房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叶张敏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4期   作者:叶张敏
[导读] 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十分迅速,房建施工项目越来越多。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十分迅速,房建施工项目越来越多。房建工程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只有全面确保建筑施工技术到位,才能全面实现高品质要求。在各类建筑过程中,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建设精品工程,才是房建工程至关重要的内容。文章阐述高支模施工技术、高支模作业期间技术应用的主要特点以及应用以此,全面提高建筑施工水平,保证建筑安全稳定。
        关键词: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
        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到实际的工程中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该项技术理解难度大,利用该技术编制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按要求执行,所以在使用这项技术之前,必须要保证相关建筑施工单位对于该技术有透彻的研究和掌握,明白不同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运用这项技术来提高企业效益。
        1.高支模施工技术
        高支模技术主要是在具有一定高度的建筑物内,通过搭建支撑模板开展实际施工作业。这种技术是一种高空作业技术,它对施工作业的高度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所应用的混凝土模板结构类型也有要求。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 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 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 15kN/m2 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 20kN/m 及以上。超过以上规模就可以使用高支模技术完成整体高支模施工的设计、测量以及安装等工作内容。最后,再使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来将混凝土构件与建筑主体结构相联系。由此可以看出,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会辅助工程建设,提高房建土建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整体工程的质量,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2.高支模作业期间技术应用的主要特点
        2.1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高支模作业由于属于高空作业,对于作业人员的专业化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在进行作业之前,工程的管理人员要对作业的流程进行检测,在确认高支模作业各环节符合整体设计要求后,才能开展相关的作业。
        2.2作业具有一定的难度
        高支模在进行现场作业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适时加大安全控制的力度,一旦管控措施不到位,整个高支模作业便会造成较严重的安全事故。在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水平模板不能小于8m的高度支撑,跨度工要大于18m,垂直方向的独立支撑则需大于6m。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还要根据设计要求对模板进行测算,做好相应的安全管控措施,通过科学的建设方案合理的组织作业,从而保证高支模作业的整体安全性能。
        3.房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建议
        3.1高支模检查
        在高支模施工之前,必须要做好前期的检查工作,这也是必要的准备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后期的施工更加的顺畅,介绍安全问题以及质量问题的发生。检查工作需要由专门的人员来进行。在检查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根据高支模施工规范来进行,对实际的项目开展环境、建筑的结构以及现有的施工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检查工作必须要全面,不能放过任何细节问题,这样可以在后续的施工中,减少各种问题的发生。检查人员要重点的关注稿高支模的平整程度,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高支模的平整度比较差,要及时地进行更换,以免给后期的施工带来影响。
        3.2高支模安装
        (1)为了避免施工质量带来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要尽快分层压实支顶基础上的回填土,防止下沉现象的发生。
        (2)严格把控高支模工程中使用材料的质量,坚决抵制使用有严重腐蚀问题或变形弯曲现象的钢管。还要确保钢管的各项参数和规格是否符合高支模工程实施要求。
        (3)定期检查高支模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对存在松动或不稳定现象的钢管及时进行检测,实施相应的加固措施。防止因支架的稳定性发生的安全事故。
        (4)企业需要加大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力度,定期对有关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保证其操作的规范性进而确保支架的稳定性。
        (6)确保高支模承力部件的质量,才能保证高支模整体的承载力。所以需要重视对于承力部件的管理工作,检测并严格把控木枋、扣件和钢管等部件的质量问题,确保其复合施工标准才可以投入工程使用。


        3.3混凝土施工
        模板施工作业中,最为主要的是混凝土浇筑施工,一定要严格控制好时间顺序,保证施工整体进行,要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根据不同的作业点做好施工设计,确保顺序合理科学。施工前,需要全面做好混凝土浇筑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实现各作业点的整体安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保证质量控制。进行高支模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现场,做好施工方案审定,一般情况下,墙柱混凝土和梁板混凝土需要分开浇筑,当墙柱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再做好梁板混凝土浇筑作业。严格把握好各技术要点,确保工程建设品质达标,墙柱混凝土需要进行分层浇筑,一般情况下,各层浇筑厚度500mm,要严格施工顺序,确保上层混凝土达到凝结标准后,才能做好下层混凝土施工。柱混凝土需要做好2次浇筑,避免一次性完成,全面保证凝结强度。梁和板混凝土可以同时做好浇筑,梁的各层混凝土浇筑厚度小于400mm;施工过程中,要全面保证施工整体安全,避免各工种的聚焦,容易出现局部超载偏心,导致安全责任事故。
        3.4高支模验收环节
        高支模支架设计规划工作对于技术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必须保证相关设计规划人员的专业性和工作经验,同时还需要做好与相关施工人员的商讨,在遵循标准规范和经验的基础上,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加准确科学的规划设计。验收工作的开展也直接关系着工程的具体进度,出现问题时,必须进行处理和修整,这就会导致工期延长,所以必须尽快在项目完成后做好对相关项目的验收,及时排查和处理问题,减少在这一方面的影响和损失,同时还需要结合具体设计方案来明确相关标准规范,为质量检验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参考,保证检验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3.5高支模拆除作业
        在房建工程主体完成之后,作业人员要在规定时间及时对高支模开展拆除作业,拆除的支架会进行下一阶段的作业,加强高支模支架应用的效能,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整个工程生产成本的投入,从而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相比于一般的模板拆除,高支模拆除要对时间有精准的把握,根据房建工程建设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有序的进行拆除作业。在进行高支模拆作业之前,需要对模板周围环境进行清理,在特定位置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避免在拆除期间发生安全事故。
        4.施工措施研究
        4.1提高支模施工技术设计水平
        由于高触摸技术的难度较高,对于施工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因而,工程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房建土建工程的施工现场环境以及施工作业环节,对所采用的使用方法技术进行系统分析,这样才能够设计出优质的施工设计方案,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工程设计技术水平与当前施工工人的专业水平相匹配。
        4.2安全控制
        为保证高支模施工安全,工程针对性编制了模板方案并明确了安全控制要点,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严格的持证上岗制度落实、高空作业专业人员的身体检查等。在安装和拆除模板的过程中,作业人员需系上安全带、穿上防滑鞋、戴上安全帽;安装模板前需对扣件等部件进行严格检查,配件及模板的合格证明书检查也不容忽视;模板工程施工需严格遵循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要求,各环节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也不容忽视,技术交底的自查应在作业班组层面开展;施工过程需重点检查立杆下的垫木、立柱下基础土层、立杆规格与尺寸、立杆下底座的定位准确性、脚手架支撑杆件牢固程度、安全网等防护措施的规范性;模板高处安拆作业需保证防护栏杆、脚手架、安全网的布置规范性,警示牌的针对性设立及专人看管也不容忽视;作业过程不得出现随意放置配件及模板情况,并在指定定点放置连接件,操作平台和脚手架的荷载设计值需得到重点关注;模板拆除过程需关注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的贯彻、突发荷载的规避、技术负责人的审核通过、科学严格的计算、工具的针对性检查、专业技术人员的指挥、安全地带作业。
        5.结语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当前房建工程中重要的技术,只有全面保证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实现安全施工目标,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全面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科学设计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做好规范操作,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推动工程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张晓峰.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中对安全和质量的有效把控[J].建材与装饰,2020(05):137-138.
        [2]张彬,李爱玲,赵忠保.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施工中的运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164.
        [3]乔兴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1):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