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企业应该重视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总结相关经验,按照混凝土浇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科学地应用浇筑技术,发挥分层分段浇筑技术、振捣施工技术的积极作用,在确保整体结构浇筑质量的情况下,如果发现有裂缝问题,必须要合理地进行处理,以达到预期的施工技术应用目标。本文基于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混凝土技术被应用在了实际的土木项目施工环节,其中,混凝土浇筑工作就是实际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技术类型之一,我国有关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已经历了数年的时间。就混凝土浇筑技术来说,通常情况下,是一种由水泥、凝胶、砂石等材料所组成的复合型材料组成,能在为土木建筑提供更好的可塑性,同时优化土木结构的抗震、抗暴等能力。截至到目前,这一施工技术凭借其在以往土木建设工作中的良好性能优势越发地被我国建筑工作者们所接受,所以,针对其浇筑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研究,针对性的保障其后续施工质量就成为了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关注的重点。
1混凝土浇筑技术特点分析
混凝土浇筑施工是一项比较繁琐、复杂、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因为混凝土由多种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混合而成,这就决定了其浇筑施工必须遵照一定的技术规则与规律进行,尤其对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怎么防止出现裂缝、麻面等问题,对如何正确掌握和合理认识混凝图浇筑的施工技术特点,所以对混凝土的现场浇筑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分段分层技术、混凝土分层浇筑技术、以及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等等,对于不同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具有自身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在实际浇筑过程中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操作技术,对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能达到高品质、高质量。
2前期准备工作,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是各种材料混合在一起的,原材料的质量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因此,要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得到最好的发挥,就应该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制作,需要沙、水泥、石子以及混凝土外加剂等材料的使用,这些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以及项目建筑施工的具体标准,才能够真正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另外,在整个准备过程中,也应该对这些原材料以及施工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工作的开展顺利。在检查过程中,可以通过抽查、监督等有效方式进行控制,同时还需要从建筑图纸的个性化要求出发,保证建筑材料是符合建筑要求的,从而加强建筑工程质量。
3混凝土的制作
在混凝土的级配配置前,应根据施工单位事先提供的现场浇筑混凝土级配要求与设计标准,进行混凝土的级配等级的配置工作,要严格地控制好混凝土中的水、砂石、水泥和其他外加剂的配合比例。特别重要的时在配置过程中应注意原材料添加的先后顺序,这是对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制与搅拌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控制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在混凝土完成级配配制后,要及时地对配制好的混凝土成品进行质量检测工作,检测的主要项目包括混凝土中的材料成分的组成、混凝土中各原材料成分的配合比的比例、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以及掺量粉煤灰与砂石等材料的质量,应保证混凝土检测误差不得高于百分之五,若混凝土的检测误差大于百分之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剪力墙与桩基浇筑技术
①剪力墙属于建筑框架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在混凝土浇筑工作中,应该合理使用分段分层技术进行施工,通过流水作业的浇筑方式,在保证准确操作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提升浇筑的严密性与稳定性,确保其强度符合标准。剪力墙浇筑工作中,应该重点关注板结构、框架、梁柱部位的浇筑质量,准确地开展浇筑施工,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②桩基结构浇筑施工中,应该积极采用先进的浇筑施工技术,将平仓、振捣、独立性施工作为主要原则,安排专业人员开展工作。首先,使用定型模板之前,应该在其中合理地涂刷脱模剂,确保表面的光滑性与清洁度,反复性地进行模板边线的检查,保证其符合具体的施工技术要求;其次,对于关键性的部位,应该严格进行浇筑强度与速度的控制,细化工艺技术,编制出较为完善的工艺技术方案,在科学施工的前提下,勇于创新工艺技术,提升浇筑施工的技术水平;最后,还需对现场的温度、湿度进行合理控制,根据标准要求施工,合理采用冷却通水的方式进行处理,从根本上预防因内、外部温差过大出现裂缝问题。
5梁、板混凝土浇筑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肋形楼板梁板应当同时完成浇筑,应当在一端选择赶浆法作为浇筑方法逐渐推进,要将梁分层浇筑,呈现阶梯形,在达到楼板位置时,再与板层的混凝土共同进行浇筑。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当稍大于板厚,振捣作业要用平板振动器去完成,要沿着垂直浇筑方向去完成振捣,同时适当移动标志,进而达成控制混凝土板厚度的目标。在确保振捣紧实之后,要利用拖板及刮尺等工具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保证平整。在浇筑连接墙与柱间的梁板时,应当注意的是完成一次浇筑后,应当停歇,停歇的目标是要确保混凝土有充足的时间去沉实,为下次浇筑打好基础。对于施工缝的浇筑要依照次梁方向去完成,要事先在次梁跨度1/3的范围内留出施工缝,保证次梁梁轴与施工缝呈现垂直状态。
6施工与养护温度控制
如果在炎热的天气下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可以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去完成,每层浇筑厚度要控制在法规限定的范围之内,不可过厚,这样才能够确保浇筑物的整体散热能力,防治出现裂缝,同时可以借助预埋水管的方式去降温。对于拆模的时间也要合理调整,如果出现急剧降温的情况,为了避免温差过大,需要做好表面保温。养护的主要目标便是为了防止出现裂缝,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外部的覆盖物,可选择稻草袋或者是塑料膜等等,覆盖层温度需要依照科学的方式去完成计算,不能凭借主观经验去进行调整。一言蔽之针对温度的控制无论是在施工过程中亦或是养护过程中都应当落实到位,贯穿全过程,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
结束语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水平。因此,对于建筑施工项目来说,我们要牢牢控制施工项目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根据项目的情况以及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严格控制影响因素,站在全局性角度,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把控。总之,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应该随着时间以及项目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才能够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在施工技术中,受到影响因素较多,也应该对其进行合理控制,才能够真正的发挥混凝土浇筑技术在项目工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杰.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门窗,2019(24):128.
[2]王彦卓.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居业,2019(12):115-116.
[3]张敏.探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门窗,2019(23):49-50.
[4]王萌.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特点与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高新科技,2019(24):38-40.
[5]程绪宇.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9,16(35):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