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不仅需要推广人员的不懈努力,同时,也需要广大农户的积极配合以及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在新时代、新背景下,以农业科技为主流发展方向的农业生产格局逐步成型,因此,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应以此为契机,夯实专业基础、不断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将更多的实用型、高效型农业新型科技传递给广大农户,为现代农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发展思路;对策
1导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的科技在各个领域中大放异彩,我国作为国际上的农业大国,近些年来在农业科技创新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率却不高,面对目前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与落地,本文展开了相关问题的分析。
2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2.1接受能力较差,需求导向偏移
由于广大农户的文化修养参差不齐,考虑问题往往着眼于当下,而忽略了长远利益,导致部分农户对农业科技的认知度不高,认为现有的农业生产模式完全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进而在传统观念的禁锢下,不愿向前迈出一步。此外,虽然农业科技的科学技术含量较高,能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但是,一些新型的农业科技与当地的实际情况不相匹配,甚至不会给当地农户带来真正实惠,使得部分农户不愿接受新思想与新模式。
2.2人力资源匮乏,财力资源不足
部分农业推广部门组织结构极为简化,人员构成极为简单,甚至农业推广人员数量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以至于在实际工作当中,人力资源难以调配,需要农业新型科技的乡村得不到及时推广,这就严重打击了当地农户的积极性。另外,部分地区的农业主管部门将关注焦点完全放在农产品的产出效益上面,而忽略了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性,导致农业推广所需资金出现缺口,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推广工作流程。
2.3推广人员态度消极,个人职业素养偏低
由于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工作环境恶劣,工资待遇较低,使得一些对口院校的毕业生在毕业后直接选择了其它专业的工作,这就造成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数量严重不足,部分农业推广部门为了完成推广任务,临时抱佛脚,将一些个人素质差、工作态度不积极的边外人员安插到推广人员队伍当中,导致在开展推广工作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推广工作形成虚设。
3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3.1科技推广人员配备不健全
纵观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科技推广人员的配置还不科学,科技推广人员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在科技推广人员队伍中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比较严重,农业推广的高素质技术人员比较少,在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中具有高学历和专业技术的推广人员只占据小部分,这无法为基层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有效的人员指导。另一方面,现有的技术人员队伍知识老化的现象也都比较严重,对于农业技术的水产养殖、经济作物的培育以及园艺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储备量明显不足,现有的技术理念和思想也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无法为现代化畜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的发展提供技术咨询。
3.2市场投入力度不高
在农业科技农村的基层推广上,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整体的市场投入力度还不高,整体的推广经费明显不足,给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带来很大束缚。一方面,农业科技推广经费大多都是受财政拨款来控制,每年所给予农业科技推广的经费比较有限,让很多农村地区无法真正的落实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人员队伍整体的薪资待遇和水平也都比较低,这很难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农业科技推广的质量和效果。
4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思路
4.1以优质服务为先导
农业推广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而不能急于求成,在实际工作当中,推广人员面对的是广大农户,因此,必须始终将农户的满意率放在心里,用优质高效服务带动农户积极性,推广人员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与新型的社交方式,与农户之间建立一种长期往来关系,及时了解农户所需,向农户提供精准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使广大农户能够接受新型的农业科学技术。
4.2以市场化道路为指向
为了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推广的实效性,推广人员应当紧密结合当下的农产品市场,对市场上亟需的稀缺农产品进行收集与整理,并采取“对症下药”的方式,对口宣传和推广农业科技,使农户能够收获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4.3以多元化收益为目标
如果以牺牲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势必会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因此,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应始终围绕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为着眼点,在保证广大农户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使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构建一个和谐、长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
5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优化方法
5.1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
农业科技体制建设的本质就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以落实到农业科技工作中为目标,要打破固有的管理体制,与时俱进,完善农业科技的创新机制,还要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健全完善的科学创新机制。同时还要进行各个部门与农村基层的多边协作。例如农业科技承包、推广、评估等内容都要完善。从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入手,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通过新项目的开发为纽带,融入课题当中,对于科技难点实现多方联动突破。明确产、学、研之间的联合项目,政府应对各个部门给予支持,鼓励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对企业或者社会开放。在对项目组的管理上,实行动态管理,对于科研成果要强化保护、大力推行,真正地落实到基层。对于科研人员的聘用,要实行公开招聘,遵循公平、公开的原则,实现良性的人才招聘。同时要对岗位进行业绩和职责划分,完善农业科创团队的基础建设。
5.2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建立良好的推广体系,本质在于让农业科技的创新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也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实践操作。打造产、学、研为一体的创新机制,是能够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实际结合的最优方法,也是农业推广平台的核心支柱。通过培养农业科技当中的领头人、培养领队企业,逐步优化分支,铺盖起完整的农业科技体系。同时,进一步发挥各大院校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当中的作用,充分重视专业院校与科研部门的优势,强化对其扶植。
5.3加大农业的基础研究投入
政府部门要重视农业的基础研究工作,以此来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产量,要研发出更有突破性的高档品种。将以实践为基础的农业基础研究放在首位,关注农业等院校的投入,确保科研费用有稳定的投入,加大科研研发力度,注重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真正落实到实处,优化实践生产能力。未来,国家建设要以创新型建设为重点,政府部门也要做好牵头,强化科研金融的投资,完善政策体系,进一步调动社会热情,开展市场化研究,科学研究根据前瞻性和原始创新能力。要想实现农业科技的优化创新,首先就要明确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目标,农业科技要紧跟时代的脚步,明确以人为核心的发展思路,落实于推广。针对目前我国农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以及研究上出现的瓶颈,要回溯整体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建立产、学、研为一体的农业创新思路,可以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6结语
农业科技主要涉及农作物种植、畜牧业养殖、化肥农药使用以及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等内容,是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元素,但是,要想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转变广大农户的思想观念,使农业科技推广及应用无死角、全覆盖,则需要一段长期而艰难的行程。
参考文献
[1]信金艳.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思考与探究[J].植物医生,2018,31(12):33-34.
[2]张滔,杨晓妮.科技创新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意义[J].现代农业研究,2018(12):13-14+26.
[3]李辉.浅析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及创新[J].种子科技,2018,36(11):27+31.
[4]王海山.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乡村科技,2018(3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