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直接打破原有生态平衡,影响生态环境与气候条件,进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对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
前言: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就是生态环境。自然与生态融合的复杂系统就是植物系统,其可以有效调节地区的气候与土壤。近年来,生态环境在我国自然环境的破坏下,较为脆弱,经常发生自然灾害,比如沙尘暴、沙化以及泥石流等。因此,为了满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我国应完善相关机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并进行宏观战略调控,加大对农业科研技术开发的力度,有效开展植物保护工作,从而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1、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业问题事关国家安全及社会的稳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力增强,经济发展,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做好植物保护,保护生态平衡,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强植保,对于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发生有十分明显的效果,也可减少农药的残留,保证农产品达到无污染、绿色、有机的生产目标,植物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做好植保工作,有利于农业生态的平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的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农产品的要求必然朝着更高的标准发展,绿色、有机、无农药残留是未来农产品的基本要求,而高标准的农产品产出,必然要求以绿色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为基础,食品的安全诉求,促使对农业的有效利用及保护工作日渐提上日程,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才能确保农业生产在高标准下进行,所以重视生态平衡,加强植保工作与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促进了植保工作的不断深入,病虫害防治体系不断完善。病虫害监测工作日益加强,往往在病虫害未发生之时就提前进行防控,大大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对于绿色农产品的产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效缓解了农业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的破坏。植保工作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也促进植保工作的不断加强。
2、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
2.1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农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造成农业环境受到影响,农业生产中污染物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存在随意排放的现象。而在农业生产中,农民的不当行为也会对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植物保护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在农业发展中要注重植物保护,为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基础。植物生长的农田土壤被污染,和化学品的过量使用有关。化肥和农药等化学品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许多化学品最终会残留在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虽然可以通过土壤的自净化减少,但是如果存在过量的污染物,超过土壤的处理能力,会导致土壤被污染。因此,需要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以发挥保护植物的作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2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植物保护的有效手段
为了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稳步推进,我国在农业领域投入科技的力度不断提升,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我国农业各项资源也得到了合理的应用,极大的减少了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效的保障了植物的安全性。因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植物保护的过程,既能提高我国农业产能,又能够实现对环境的良好保护,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措施
3.1农业发展中要树立生态环保理念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要注重植物保护,农业生产要树立生态环保理念,要注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变过去农业增产增效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的方式。在农业发展中,要基于对植物的保护,将植物保护融入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植物保护受到影响的现状制订确实可行的措施,尽可能消除农业生产对区域植物造成的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要明确植物保护的具体方式。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技术还相对滞后,农业生产中仍然依赖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若不注重强化植物保护,农业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影响[4]。所以农业生产要改变原有的方式,要树立生态环保理念,注重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的有效方式,要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在保护植物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3.2增强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性
实现植物保护,关键是农民思想认识的改变和保护意识的建立,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性。所以政府有关部门要注重在农村地区大力宣传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农民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这有利于植物保护的实现。要有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以改变种植环境。在原有的农业生产中,许多农民缺乏植物保护意识,没有意识到植物对农业环境的重要作用,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使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植物保护难以实现。而通过宣传教育可以使广大农民掌握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有利于植物保护的实现。此外,我国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植物保护方案要结合地区与农作物的特点,保护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植物保护才能真正实现。
3.3注重推广使用农业生产新技术
当前农业生产中由于过量使用化学药剂对植物保护产生影响。而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注重推广使用农业生产新技术。虽然从当前来看使用化学农药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但是会破坏周边植物与生态环境,污染农田土壤、水源等,背离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初衷。所以在农业生产中要注重发挥技术的引导作用,合理使用药剂,建立综合防控措施防治病虫害,尽量降低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4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核心理念是实现生态和经济发展有效融合,生态农业有利于实现植物保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从当前国内的情况来看,环境问题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此外,环境的持续恶化,已严重影响到植物保护,所以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建设生态农业,建立有助于植物保护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真正落实植物保护。此外,结合植物保护强化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和应用,形成合理的生态发展模式,为植物保护提供必要的环境,确保生态环境持续发展。
结语:总之,通过完善的管理措施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现代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加快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降低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和植物植被的破坏。通过先进生产力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转型,相关职能部门需要依据农业发展内容加强生态环保基本理念的宣传,提高社会群众环保意识,更好地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信永祥.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究[J].南方农业,2018,12(03):54.
[2]梁佩瑶.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02):122.
[3]张志赋.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J].乡村科技,2017(05):129-130.
[4]齐霞,何静,韩旭海.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探究[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9(09):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