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刘建现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4期   作者:刘建现
[导读] 实现公共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区别于以往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建设的新模式
        摘要:实现公共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区别于以往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建设的新模式,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原则,实现景观环境与公共建筑的和谐融合,应面向绿色城市环境建设要求,改变以往公共建筑环境规划设计思路,优化公共空间的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融合。
        关键词:公共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设计;融合;和谐
        引言
        人口城市化导致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实现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是保证城市绿化的有效方法,也是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向。要想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就需要合理调整布局,对城市建设进行重新规划,在传统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融入更多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因素。
        1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容及意义
        1.1内容
        在城市建设中融入园林因素的出发点在于解决城市建筑用地的扩张与城市绿化不足的矛盾。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用地和绿化用地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合理的绿化也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着力点。二者的合理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居民幸福感。反之规划不科学、设计不合理反而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阻碍。因此,二者有机统一的基础在于共融。
        1.2意义
        实现二者的共融的意义有以下两点:从使用的角度而言,这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建筑景观的使用需求;从景观环境的角度而言,这是探索绿色城市的重要出路。在建筑规划中尽可能的融入景观园林因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再盲目追求经济发展,而是将人们的居住体验感放在首位。实现基础建设与城市景观园林的一体化能够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研究证明城市绿化率降低更容易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环境自我净化能力也就更差,这将不利于城市的发展。目前,我国建筑高密集的城市就已经存在城市污染问题,要想实现城市的健康绿色发展就必须做到城市绿化与基础建设的同步发展。
        2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
        2.1景观设计是公共建筑整体规划设计重要内容
        建筑园林景观设计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展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属于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建筑园林景观设计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合作关系,区域内的公共建筑园林景观设计也可体现该地区人们的价值观,展示人们的世界观。城市山地公园中现代设备与环境的完美融合,让人们能更好地放松与休闲。处于高速经济发展背景下,建筑园林景观设计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在于建筑生态规划,旨在为人们创造一个高度人性化的环境。伴随着人均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发展至一定阶段后居住环境的人本要求势必会不断提升,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公共建筑规划属于时代发展趋势。
        2.2有机整合公共建筑规划理念与园林景观设计
        设计园林景观过程中需要将建筑规划理念与实际需求进行有机整合,依据当前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公共建筑规划要采取节能减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加入可再生能源设计利用,将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能源消耗降至最低,实现节能减排设计目标。当前公共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两者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意识逐渐提升,设计过程中遵循建筑生态设计原则,实现最大的景观设计效果。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于建筑规划而言,属于重要的设计方面,同时对于公共建筑规划整体设计效果而言影响重大,具体到园林设计中,做好绿色建筑相关配合要求,采用绿色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挑选合适的生态植物,利用植物的特点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实现建筑与景观的完美融合。


        2.3景观设计丰富公共建筑设计的功能特色
        纵观我国大多数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不协调的现象较为常见,表现为园林景观设计未较好地满足建筑设计在周边环境方面的要求,建筑设计未充分考虑建筑和园林景观的和谐性。
        因此我们在建筑及景观设计中要立足于整体景观规划基础下对环境进行的全面分析,从而确定特定区域,明确人行动线,进一步完善建筑与景观的空间结构,最终确定其具体位置及互相之间的关系。功能分区应基于封闭与开放、动静相结合的原则。所以,应全面论证与分析建筑周边景观,立足于园林景观建筑经济性、环境生态性及施工技术性等一系列因素,并根据项目的人文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综合设计,利用合理的景观布局弥补建筑与室外的不协调空间,合理的设计分区对设计方案科学的优化和改进,促使园林景观设计效果满足城市整体规划布局的要求。
        2.4植物搭配丰富公共建筑设计的空间特色
        完善植物季节性、美观性的搭配对建筑景观环境的改善意义重大。在现代建筑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其地方植物特色,科学选择绿化植物,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还需要将地被植物的作用全面展现出来,并且与常绿植物与落叶乔灌木的配合运用,能形成独特的四季景观,让建筑因适当的搭配更显特色。
        2.5将园林设计与建筑特色和人文理念相结合
        园林设计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情感表达,只有当园林设计与人的情感发生共鸣,符合社会需要的时候,才具备与建筑契合的相关因素。园林设计应当同区域文化特色相结合,这样能够有效突出景观及建筑的地区特色,使不同地区的建筑景观具备地域风格。在园林设计的同时,不仅仅要注重共性,地区特色也就是设计个性必不可少。
        2.6汲取先进的国外设计经验
        我国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行业发展相对落后,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当注重向国外学习,学习城市设计及景观设计上的优势,同时也应当注重同国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借鉴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优势。中国在园林设计上有很深的造诣,值得发扬和推广,让园林设计和城市建设相互交融,注重园林设计与建筑设计相融合。
        结语
        随着城市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倾向于去园林景观中亲近自然以缓解压力,园林景观空间逐渐成为城市重要场所,对于人们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基于此,在进行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将公共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进行融合。此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建筑与园林景观设计必须符合生态理念,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特点,创造优秀的建筑景观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林瞳.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J].住宅与房地产,2019(04):36.
        [2]解维威.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39.
        [3]牛东伟.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J].建材与装饰,2018(19):53.
        [4]范文韬.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3):63-64.
        [5]吴莎莎.对现代设施园艺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6):79-80.
        [6]韩雨晴.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16(12):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