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建工程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土建工程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建筑的更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土建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土建结构工程设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土建结构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可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鉴于此,本文对优化技术在土建结构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优化技术;土建结构;工程设计
引言
优化技术对于土建结构工程设计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保证土建结构工程设计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需要工作人员正确认识优化技术,从而充分发挥优化技术的优势,为土建工程设计与施工建设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1优化技术在土建结构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利润最大化是每个建设单位的目标,希望减少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收益。在土建工程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应用优化技术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成本投入,还可以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最终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近年来,优化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技术概念上比传统设计技术有了很大的突破,在工程质量和安全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此外,将优化技术应用于土木结构工程,进一步优化了设计方案,保证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因此,优化技术土木结构工程的有效应用至关重要。
2应用原则
土建结构工程应用优化技术进行处理时要遵循相应原则,这样才能将优化技术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见表1)。1)在土建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应用较为先进的设计理念,同时不应该只是追求满足荷载强度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使用年限需求问题、综合规划问题以及设计问题等进行分析与研究。2)对于土建结构的耐久性问题要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因为实际土建工程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例如风雨、交通和人为等,使得材料结构性能降低。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这一情况出现,要考虑耐久性问题,使结构质量得到保障。
3土建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
3.1工作人员能力较低
从我国土木结构设计事业来看,有很多能力低的职员,限制了事业进展。在特定工作中,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不足,在实际使用中,设计方案经常出现问题。这个问题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发生得更多,主要原因是对员工所在地区的理解程度不足,所以节目设计上主管比较多,因此企业要提高对员工能力的重视,在进行工作的时候选择能力强的员工。
3.2间距设计不规范
土木工程设计中需要设计伸缩缝,如果屋顶没有隔热层,其间距不能超过0.5米,但很多设计人员在这个方案的设计上出现了分歧。根据我国设计情况,很多设计师在工作中安装了伸缩缝,但部分墙体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材料和结构因温差问题而被拉伸,因此很多设计师没有按照具体标准计算伸缩缝间距。
4具体应用策略
4.1加强对土建结构耐久性问题的关注
影响建筑土木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很多,在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会影响土木结构的耐久性,建筑环境也会影响土木结构的耐久性。地震等自然灾害也会影响土木结构的耐久性。因此,在土木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综合考虑了人的因素、环境因素等,避免了设计优化的应用,降低了建筑土木结构的耐久性。
4.2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
我国实行市场化经济体制,企业之间的竞争很激烈。特别是在建筑业,人才作为企业的一部分,培养人才的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要在日常工作中教育员工,在教育过程中提高人才的能力,使工作人员能够满足土木设计的要求。
管理员在日常工作部署中参加定期培训工作,培训工作人员的土木结构设计能力,在培训完成后对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评估,提高培训效率。
4.3采取保护层厚度优化措施
混凝土的强度和建筑物保护层的厚度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对工程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建筑物结构基础和水接触的地方,在具体工程中增加混凝土的厚度。此外,建筑基础保护层的厚度也应相应增加,但增加的厚度应根据特定项目的实际控制不超过5mm。
4.4加深对土建结构使用期限的理解
要从我国的土木工程设计概念逐渐改变原来的设计理念,把原来的设计图从以设计原则为原则的土木工程设计改为不仅要提高荷载,还要提高使用期限的设计原则,使土木工程设计不仅要调整到荷载,还要调整到使用期限的高水平。利用优化技术加深对土木结构使用期限的理解,研究土木结构对使用期限的影响。确定使用期限的方法比较简单,但可靠性比较低,通常需要通过很多模拟实验进行验证,只有确定使用期限,才能全面考虑土木结构的设计和计划,通过土木结构的设计延长建筑物的使用期限。
4.5联系工程造价管理
在土建结构工程设计中,造价管理是其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意识到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作用。发挥优化技术作用,要与工程造价管理相结合。在进行造价管理过程中,需要设置专门的造价管理部门,在该部门中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与工作能力,对造价管理工作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在进行造价管理工作前,做好各类数据信息的收集工作,同时对不同的信息内容进行有效对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与工作情况,确保工程造价合理性[4]。在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构建管理制度的方式,在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构建中,要积极鼓励工作人员参与到其中,发表自身的见解与看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
4.6加强框架结构柱设计
框架结构柱设计是土建结构工程设计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框架结构柱设计工作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加强重视程度。具体设计工作的展开要注意以下3个问题。1)对抗震性能进行充分考虑,严格按照相应的抗震设计要求进行加密工程操作。2)要将低于柱高区范围要求作为工作标准,通过加密方式,保护楼梯、角柱间梯柱、框架柱。3)框架结构柱截面部分应该满足1、2、3级抗震标准,此时截面边长要超过的40cm。如果土建结构设计的抗震标准达到4级,那么截面边长要超过30cm。这样才能保证土建结构工程设计合理性,保证后续土建工程的使用安全。
4.7强化对细节的优化
设计者不仅要对整个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还要关注优化设计,甚至细致的部分,进一步细化土木结构工程设计。例如,设计地震性能时,应尽量增加地震接缝的宽度,以避免地震发生时地震接缝两侧的碰撞。例如,在设计连续梁、悬臂梁时,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设计,以便更好地减少悬臂梁接口的应力。
结束语
在土木工程设计中执行优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的人员、物力、财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确保土木工程的安全。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建施工性能,提高土建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率,必须从工程结构设计方面开始分析,加强优化技术的应用效果,提高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于洋.土建工程结构设计的优化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4):91+94.
[2]彭纯茜.土建工程施工的基础结构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7):174.
[3]吴峥.结构优化设计理念在土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1):218.
[4]赵文东.土建工程结构设计的优化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73+75.
[5]刘翰宇.土建工程施工的基础结构设计[J].南方农机,2018,49(2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