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加快了市政道路工程的发展进步,也为市政道路工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现代市政道路路面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工程施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质量。相比与其他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在道路桥梁的建设中是基础中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文主要探讨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和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其中市政道路工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一批新技术的出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作为市政道路工程中最常用的技术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对市政道路建设带来很大困难。重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市政道路建设的施工效率,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降低管理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结合经济和科技发展速度来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首选。
1、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常见问题
1.1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问题
在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路面裂缝的问题。路面裂缝一旦出现就会破坏路面的整体性结构,使降水在长期的作用下渗入沥青内部,软化腐蚀沥青,导致沥青的损坏。
常见的路面裂缝有两种,一种是横向裂缝,一种是纵向裂缝。横向裂缝一般而言是指由于受热胀冷缩影响或化学作用导致的内部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横向裂缝。针对横向裂缝的处置措施通常采用设置人工裂缝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沥青混凝土所受到的热胀冷缩和化学作用的影响,从而减少路面横向裂缝。当横向裂缝出现之后,有平缝和斜缝两种方法进行解决和补救,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平缝连续性差,短时间内就会再次开裂,优点是比较美观。斜缝比平缝的连续性好,但是操作困难,技术水平不够的情况下一经使用就会出现鼓包。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道路施工单位会采用人工置缝的方法,也叫切缝。沥青混凝土道路上经常见到的规律性的路面横向裂缝就是切缝。切缝相对来说操作简单,效果比较好,而且比较美观,被道路施工单位普遍采用。纵向裂缝一般是由于路基严重变形导致,处置方法只有对路基进行处理才能解决。路基处理好之后对沥青混凝土层进行热接缝处理,处理时应清理干净裂缝边缘,将接缝紧密压实,防止再次出现纵向裂缝。
1.2沥青混凝土路面太光滑
有些施工单位配置的沥青混凝土中掺杂的玄武岩比例不够,容易造成路面太光滑的情况。路面过于光滑对于交通来说是个相当大的问题,容易导致行人车辆打滑现象,造成交通事故。处理措施是控制玄武岩在沥青混凝土中的比例合理,增大摩擦力,保证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人车辆通行安全。
1.3路面车轮碾压问题
路面车轮碾压问题通常来说就是车辙,正常使用道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道路维修部门会定期对道路进行监测检修。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天气过热或者过冷再加上车辆载重过大导致的,长期的碾压会使路面出现车辙或者是路基两侧鼓起变形。
1.4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水损害情况
市政道路工程有些地方因为长时间被水侵蚀,路面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路面表层脱落。车辆通行对路面的碾压会导致沥青混凝土松散,形成一个个大坑,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2、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问题防治措施
2.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设计阶段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并不复杂,但对于路面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该从设计阶段开始防治。道路的设计应该尽量选择平坦的地方,并且尽量减少弯道,减少水的积聚和路面受到的张力。在材料选择方面,应选择能将水快速排出的材料,减少水对路面的侵蚀。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增加透层,增加路面的抗渗透性,减少表层水的渗透,保护路基。选择耐重量高、抗水性能好的材料建造路面。施工设计中应加入排水层,隔绝地下水的侵蚀也能加快地表水的排出。
2.2沥青混凝土的搅制与运输
沥青混凝土的搅制与运输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基础。沥青混合料的搅制有两种选择,热拌热铺和热拌冷铺,其中热拌热铺效果更好,应用比较普遍。沥青混合料的搅拌要求比较高,必须符合规定的温度才能使用,如果出厂温度过高,应视作废料处理。搅制完成的沥青混合料检测要求比较严格,需要达到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粗细料离析结块现象,不符合要求的试做废料处理。沥青混合料的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运输。为了防止混合料黏到汽车地板上,要求在装料前车槽内刷一层植物油清洗剂,并且车厢底部不能有残留积液。装料时应该按照前后中的顺序来回移动,避免出现混合料离析现象。对于混合料温度的控制要求相当严格,运料车装满料之后,为了防止混合料温度降低过快,应该立即用篷布覆盖并捆扎,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控制在120~150℃。卸料时由专人负责指挥,在此之前不能随意揭开篷布。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为了保障混合料摊铺过程不间断,保障路面平整性,混合料的供应必须充足,需要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
2.3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工程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道路的平整性。道路的平整性不仅关系到交通出行的效率,也关系到行人车辆的安全,坑坑洼洼或者有起伏的道路使用寿命肯定受到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施工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一是铺路机作业过程中不得在路中间停顿,以免路面受力不均匀,影响道路的连续性。二是铺路机与运料车保持合适的距离,保证施工过程的合理性连续性。三是尽量避免宽路面的全幅施工,保证施工质量。摊铺过程中,现场设置测量组,检测横坡和高程,有异常发生时及时处理。摊铺好的路面没有压实前严禁任何人进入踩踏。如果发生了特殊情况,可以人工进行找补或者更换混合料。如果缺陷严重的情况下,直接铲除,并且调整摊铺机,或者直接改进摊铺方式。
2.4沥青混凝土路面表层施工的防治措施
材料的选择决定了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应先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性能检测,检测合格后再进行施工,并且施工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材料的更改,材料的配比一旦确定必须严格按照配比来进行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配比出来的沥青混凝土性能稳定,路面受力均匀,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
2.5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后的检测
市政道路工程与其他建筑工程相比,验收检查更加严格。路面的检测全面详细,包括:路面的平整度是否达到要求;路面的厚度、宽度是否符合标准;路面的排水性是否达到要求等。验收的各项结果与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如果没有问题就进行归档处理,所有文件存放起来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
结束语:
这些新的理念和形式、技术等对传统的技术形成了冲击,也对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更高的要求。与此有关的施工人员、施工单位等,都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寻找和创新施工技术方法,使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路面施工技术更加科学有效率,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贾劲松.市政道路中修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注意事项[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15(12):167-168+171.
[2]刘美辉.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9(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