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油离心泵的运行效率,是原油管道运输过程中实际消耗的输出能量和总输入能量之间的比值,是衡量能量输出量的关键参数之一。输油离心泵投用前的选配阶段,以及投用运行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输油离心泵的运行效率,降低输油离心泵的运行质量。基于此,本文对输油离心泵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进行研究,作出以下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输油离心泵运行效率;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引言
与其他类型的泵相比之下,离心泵具有多种特征,主要包括效率较高、容易调节、出水量均匀、稳定稳定、难以磨损以及构造不复杂等等,所以其在石油企业普遍应用。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离心泵维护和检修问题,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确保提高离心泵的使用效率,为石油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离心泵工作原理
离心泵属于众多泵式结构的一种,具体隶属为叶片式泵,顾名思义,其工作原理需要借助于叶轮设备辅助进行,而叶轮在离心泵的工作过程中,主要承担输液的任务,具体来说,离心泵运行中所需的离心力是由叶轮运动所产生的,继而通过这种离心力对泵内液体造成一种压力,最终实现液体倒流,以此输液任务才算正式完成,离心泵的运行过程就是如此。但是,在离心泵正式工作前,需要提前做好液体的输入工作,并且液体存放的泵内环境必须是真空状态,以防对液体造成污染。另外,叶轮作为离心泵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液体输送所需压力的重要来源,工作人员在启动离心泵之前,必须充分检查叶轮设备,确保叶轮可以正常运转,防患于未然,以免影响离心泵的正常工作。
2输油离心泵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2.1弹性元件失效的故障
此种故障主要表现出失弹或者断裂的故障,其中前者主要是由于元件的缝隙中出现结垢的问题,或者是在高温的作用下、焊接作业中热处理等原因而形成的,因此就需要针对此部分元件的缝隙通过软化水或者封油清洗等方式进行处理,或者是对元件的材质或者波形设计进行改善来有效处理和预防。而针对后者,也就是断裂故障来说,主要就是因为在泵的运行中会表现出较大的振动现象或者抽空状况,这样就会导致弹性元件在受到载荷交变作用下增加出现断裂的概率,还可能会由于出现了焊接不牢、热处理不当等原因而引起,此时就需要对断裂的弹性元件进行及时更换。
2.2轴承腐蚀
轴承的腐蚀一般由三种原因造成:(1)润滑油水分和湿气的化学腐蚀;(2)轴承表面间有较大电流通过时使表面产生电腐蚀;(3)由于轴承圈座在基座孔中或轴颈上有微小的相对运动,容易产生微振腐蚀。产生轴承腐蚀可能是由于润滑油中掺水,因此生产中选用优质且合适的润滑油十分重要,同时还应注意做好轴承的防腐工作。
2.3电机类故障
一是表现出转子失衡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转子部件的质量偏离中心或者出现缺陷等故障引起的,是在离心泵运行中比较常见的故障。这主要是由于转子部分通常由轴和多个轮盘组成,而在其中的轮盘中则在运行中则容易出现质点的质量偏心合成矢量等问题,因此而会引起转子失衡的问题。二是偏心转子故障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转子和定子不同心的现象,这不仅会导致频率振动的问题,而且还增加了出现流体失衡而导致叶轮叶片通过频率倍频出现振动的概率。而且此问题在出现之后会表现出其激振力与负荷具有较大联系的现象,但是通常不会与转速产生直接的联系。针对此问题,这就需要对负荷进行适当调整,然后在对比测试之后对故障原因进行确定。
2.4电机输入电压电流不稳定
与输油泵相匹配的电机,运行电压或者电流不稳定,造成电机输出轴运转不平稳,进而影响到离心泵的运行,产生振动问题。为此,应该定期检测维护电气设备,确保电机输入电压电流正常稳定。
3保障与维护输油离心泵运行效率的措施
3.1装配阶段的防治措施
在输油离心泵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加强输油管道铺设距离,管道沿线地质、气象气候、建筑等条件的考察,结合实际情况对输油离心泵的各项参数进行合理设计,确保设计方案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外,还必须严格控制装配质量,通过提高装配过程的监督力度,确保输油离心泵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装配,全面保障输油离心泵完成装配后在既定的参数设置内稳定、高效运行。
3.2离心泵抗腐蚀性维护
伴随着流体的不断增加,离心泵抗腐蚀性能就越来越少,为了可以确保离心泵的使用期限,必须要对石油企业离心泵加强维护。离心泵要避免出现泄漏的现象,选择填料密封时尽可能使用油浸石棉填料。如果对密封泄漏有相当高的要求,必须要采用机械密封方法,通过机械密封可以为离心泵应用选择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通常,当离心泵附近摩擦偏大时,结合各种流体特性出现各种汽化现象,这样给容易造成密封效果不显著。相应的PV值也很有可能在静状态以及动状态下存在各种材料配比。一般硫酸分子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而盐酸也有较强的腐蚀性,金属会结合自身的各种特征在其表面形成一种抗腐蚀性薄膜,该膜化可以对传输介质起到保护的作用。
3.3严密监控运行状况
输油离心泵持续运行期间应时刻保持对其运行状况进行严密监控,若某一参数值超出或偏离设计值,一经发现必须及时进行预警,相关人员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纠正、调整。输油离心泵运行监控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①对输送油的流量进行监测,确保流量平稳且满足输送能力范围内稳定运行;②对离心泵进出口压力及压力差进行监测,确保其处于设计要求范围,避免发生气蚀问题;③对机泵的润滑情况进行监测,检测润滑油质量是否合格以及油量是否达标等;④对机泵温度及振动情况进行监测,检测噪声轴承的跳动量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以及是否出现密封泄漏问题等。一旦检测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造成输油离心泵系统的损坏。
3.3故障后维修
故障后维修是一种重要的维修方法。一旦机械设备出现显著的故障,有效的维修策略是及时拆换出现故障的设备零部件。故障后维修过程中只要企业生产设备出现故障,必须要及时安排专业的检修人员维修这种设备。该维修方法的成本相当高,而且更换机械设备设备零部件需要一定的费用,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减少企业生产水平。伴随着维修技术的不断发展,故障后维修要求维修部门必须要准确与设备有关的零部件,以便于应付突发的抢修费用,还必须要有一定的维修人员,有效解决突发故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离心泵是输油系统的重要设备,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较高的运行效率。实际生产中,存在诸多影响输油离心泵运行效率的因素,必须基于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制定并落实保障输油离心泵运行效率的措施。参考文献
[1]王洋洋.提高离心泵高效化运行措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24):191-192.
[2]油燕龙.浅析影响输油离心泵运行效率的因素及处理措施[J].化工管理,2017(02):38.
[3]牛仕庶.离心泵运行影响因素与提高效率措施[J].化工管理,2016(17):23.
[4]邵大伟,吕星辰,闫继伟.影响输油离心泵运行效率的因素及降耗对策研究[J].化工管理,2016(02):7-8.
[5]樊斌,雷红星.离心泵高效率运行的方法与措施探讨[J].化工管理,201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