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何东海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4期   作者:何东海
[导读] 对于每一个工程来说,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摘要:对于每一个工程来说,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想要将工程造价进行精细化管理并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就要对其技术进行提升。通过相应的技术保障来使工程造价精细化,运行更加顺利可行。本文提供的技术是BIM技术,它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处理技术相互协作为一体的新型技术。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探讨
        引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近年来,各地区积极推广应用BIM技术,为建筑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应用的意义
        BIM技术最早被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应用,其本质就是对三维的仿真运算技术。我国一开始使用BIM主要是在航天和军工领域,但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复杂化,BIM技术凭借着自身在难度较高、较为复杂的项目中拥有出色地工作效率表现出十分突出的特点,逐渐被应用到各类建筑工程当中。通过BIM技术可以对整个工程过程中的造价进行整合管理,进行科学地规划提升资金的利用率,从而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时提升工程质量,最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2 BIM技术优点
        BIM技术具有可视化的特点,通过此特点,可以将抽象数据理论进行具体化,各方面人员可以更清晰明了地对工程进行了解。通过建立3D效果图和模拟建造,可以使建设内容更加具体化,使设计方案的传达更加准确化,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了解设计者的理念。通过对BIM技术的使用,还可以加强各细节处和各种难点处的可视化水平。通过对BIM技术进行解剖,可以使其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起到重要作用,从而使工程造价得以管理,达到降低工程建设风险的目的,从各方面减少问题的产生。既减少不必要支出的产生,又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作用。通过该技术可以更好地对工程造价的精细处进行处理,保障工程造价控制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此外,BIM技术在信息处理方面具有高效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可以对于各种构建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构建数据来建立相应的模型。利用BIM技术,可以将各种数据导入模型,对模型进行可视化操作,并且对于模型的控制比较精准化。按照一定比例缩放即可符合设计方案中实际的数据,形成完全一致的效果。BIM技术还可以对项目中的已存技术进行实时更新,只要对数据进行更改,BIM技术的整体情况将会改变,实现最佳的建设效果和目的。通过对于该建筑特点以及各种数据的导入,还可以对工程的成本等各方面的造价进行预估计算,使工程造价计算更加简便化、准确化,方便了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工作。通过该技术可以对工程内部各种项目进行统计和计算,有利于工程造价的预算和控制。通过BIM模型建设的应用,还可以将已经完成的工程各阶段的资料进行统计。根据该方面的建设数据和指标的录入,可以得到该建筑的具体相关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建立电子图纸,为接下来的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利用,可以将电子图纸在信息网络空间进行公式化,使各部门的施工人员可以及时了解信息并掌握它,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使各方面人员在进行工作时能够更好地配合彼此。除此之外,还可以更好地调节工程建设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此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风险的目的。
        3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的优化措施
        3.1政府加大相应的扶持力度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提升了企业得效益,其对成本地把控也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所以国家应该进一步进行推广和扶持,从而使得更多的建筑企业使用BIM技术,共同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3.2完善BIM技术相关法律、制定相关标准
        BIM技术缺乏相对应的法律进行约束和保护,也缺乏统一的标准进行要求,这使得BIM技术的应用质量参差不齐,从而导致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使用了BIM技术后造价并未得到良好的控制的现象。同时由于法律的缺失使得很多企业和从业者的相关权益无法得到彻底的保障,进而威胁到企业和相关工作者的利益。
        3.3通过BIM构建造价数据库
        在进行工程造价时,企业可以将相关材料的价格录入到BIM的数据库中,从而通过BIM获得总体的数据。除了材料价格外还可以将相关的人工、施工器械的信息和费用进行录用,使得工程开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根据真实的造价和施工状态对BIM系统中的造价参数进行实时调整时更加方便快捷。BIM数据库信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可以动态变化,一个项目的施工过程往往较长,各个材料的价格大多会发生变化,且变化幅度并不小,所以信息的动态变化十分重要,其可以切实保证造价管理一直基于实际。同时利用BIM技术还可以将相关数据共享化、检测工程设计质量等。
        3.4造价集中化管理
        传统造价管理工作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数据难以共享,然而引入BIM技术,基于软件的功能可以实现造价的动态化管理,同时可以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问题,比如信息共享难的问题;提高了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水平;同时有效增强了市场的透明度。保障工程量计算结果精准性的同时,提高了计算的效率。使用专业的算量软件,通过3D运算以及实体扣减,保证了工程量计算结果的精准性。对于生成的计算结果,可以直接制作成为电子文档,进而为造价管理工作人员提供需要的数据与信息。结合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构建的模型进行调整,不需要再次进行模型的构建,减少了数据的再次录入次数,保证了各个专业之间的紧密性,进而提高了造价管理的水平。
        3.5应用于施工环节
        施工环节的造价控制主要是围绕“人、机、材”因素开展。通过实现对质量安全以及进度的有效把控达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在施工质量与安全管控方面。采用BIM技术,利用模型提供的数据与信息,进行技术交底以及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为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数据信息支撑。在整个施工建造过程当中,采取动态化监控的方式,及时发现质量隐患以及安全事故等,减少问题的发生,进而实现对成本的有效节约。在材料管理方面,根据软件生成的工程量清单,计算需要的材料数据,实施材料限额领料制度,并且进行材料使用的动态分析,及时发现材料使用浪费问题,进而实现对成本的节约。对于进度的控制,根据设计的进度目标,搜集工程施工进度信息,开展动态化分析,及时发现进度超出问题,调整施工进度方案,减少成本超出额。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BIM技术对于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有着很好地研究效果和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利用BIM技术的各种优点如信息表达、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等多方面来对建设工程造价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目标。通过对于流程的优化,可以在未来提高对BIM技术的应用水平,使工程利益再创新高。
        参考文献
        [1]李晴.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建材与装饰,2017,36(17):168-169.
        [2]孙震.基于BIM技术的轨道交通工程精细化管理——以青岛地铁8号线工程为例[J].工程建设,2019(2):70-73.
        [3]李修强.BIM技术应用下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10):50-52.
        [4]谢融.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价值及作用[J].城市建筑,2017(2):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