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李波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2月4期   作者:李波
[导读] 市政道路对地区的生产以及资源调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 要:市政道路对地区的生产以及资源调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对市政道路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对其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结合以往的管理经验和实际施工情况,加强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管理,根据地区的条件来编制出一套符合该地区施工的市政道路施工方案,有利于市政道路在施工完成后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能够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市政道路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与招投标管理机制,从交通规划的角度来合理的开展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并且还要根据现场道路施工的情况,合理的调整道路施工的方案,对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的提出解决措施进行规避,使得市政道路施工能够有序的进行。
         1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是市政工程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与改善民生和市民的生活、出行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对市政道路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加强市政道路质量管理工作不仅能确保市政道路的质量,还能尽可能地减少市政道路的工期,可以尽早恢复城市道路的通畅。有效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还有着控制工程资金的作用,在确保市政道路质量的同时合理的节约工程成本。目前的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内容有:施工人员管理、施工进程管理、施工物料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等,包含了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这样保证市政道路的质量,有效地减少了市政道路往后的维修次数,可以减少因为道路问题而引起的交通事故,从而为城市的安全发展添砖加瓦。
         2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整个项目建设中的作用极为关键,可从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资源调配不合理
         市政道路施工应根据施工进度、施工条件编制出一套完善的资源调配方案,如此才能确保道路施工有组织、有层次性的开展。但在实际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并未意识到资源调配的重要性,对于资源的调配过于被动与盲目,这造成一定的人力、物力损失。由于资源调配不合理,可能会造成材料缺失,进而阻碍道路施工的顺利开展。在此情况下,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期,施工单位会不断提高施工进度,这将无法有效确保施工质量
         2.2 管理者思想认识不深入,管理水平不高
         道路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道路建设的质量则是保证其作用发挥的关键,这就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管理者要深入现场,做好各项管理工作,保障项目的质量。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管理者对于项目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思想上对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入,导致工作中出现散漫的情况。疏于管理,诱发的质量问题数见不鲜。施工队伍中,管理者的综合水平不高,对于存在的一些质量隐患看不出来,管理无从下手。
         2.3质量管理制度的缺失
         管理制度缺失和松散,是目前市政道路项目建设中质量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要想保障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则必须要有科学完善、系统全面的管理制度,并保障制度的贯彻和执行。可以目前施工队伍内部,管理制度过于松散,并没有形成管理体系,如管理责任制、管理奖惩机制等只是流于形式,很难发挥其功效。
         2.4 市政道路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不完善,也影响到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市政道路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全面系统,是否细致可行,关系到项目质量的优劣,从当前的项目建设状况来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并不完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并没有将施工中的问题放在首位,对于工程的后备量情况没有认真分析,工程设计和施工存在分离的现象,影响到质量管理工作的进行。加之工程招投标过程中违规舞弊的现象时有发生,也会影响到质量管理的效果。


         3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提升人员专业素质,强化施工环节管理
         道路工程的施工期间会涉及众多人员,不同职工的工作类型、专业技能和工作态度也有很大的不同,人事管理也较为困难。工程质量与员工素质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提升人员专业素质。首先,应建立健全相应的责任体系,将责任有效地分配给各位职工,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力,加强人事管理。其次,改善工作环境,重视施工安全,增强工人的归属感,从而提高其对工作的热情,加强人心管理。最后,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此外,施工方还应制定预防和应对意外的标准,承担起监理责任。如此才能完成符合国标、高质量的科学施工,顺利完成道路工程建设。
         3.2端正态度,提升管理水平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其他人,都需要将质量作为工程建设的首要因素,要不遗余力的采取措施提升市政道路建设质量,确保道路能够发挥其效果,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此,作为管理者,要端正态度,充分的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要具有前瞻眼光,能够从施工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对策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针对当前管理人员水平不高的现状,作为施工单位,要定期对其进行培训,使其掌握道路施工各个程序的规定,提升专业知识储备量,增加管理经验,这样在深入现场开展实际管理工作时才能够及时的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作为管理者自身,则要不断提升自我,进行自我完善,力求能够胜任这一工作。
         3.3健全质量管理机制,改变落后松散的状态
         施工单位要从施工实际出发,结合项目建设要求,制定出具体可行且系统全面的管理制度,使管理者在制度的约束下更好的开展工作,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首先,要完善管理责任制,细化具体的管理工作,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其次,建立奖惩机制。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要根据每个人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结果进行奖惩,如果出现错误,必须要给与一定的惩罚,防止其今后再犯,对于表现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要给与奖励,以调动起工作的热情,在今后更好的投身到工作当中;再次,要完善现场监管责任制,管理者必须要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管理,而不是坐在办公室中凭借自己的经验做工作,要注重细节工程和隐蔽性工程的质量管理,防止任何的疏漏;最后,要完善动态监管机制,管理者必须要做到动态监管,并将管理的结果及时的发布到相关的平台,让每个人都能够知道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隐患。
         3.4重点加大现场监管力度
         施工质量的现场控制是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必须要充分的做好现场监管工作。现场管理中,涉及到的环节较多,内容繁杂,无论是施工材料设备,还是施工技术的管理,都需要面面俱到,谨慎细致,防止各种疏漏。例如在对施工现场材料进行管理的时候,首先需要从材料的采购关开始,保证质优价廉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道路施工中,会用到混凝土,质量管理人员就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搅拌、运输等操作流程就进行管理,在施工完成之后,还必须要做好养护管理工作。现场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关键,相关人员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结束语
         本文在简要分析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中施工质量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和有效措施。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管理中,应把质量和安全贯穿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施工人员、施工材料等内容严格进行有效的监督。市政道路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全面实施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保证市政道路质量和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 温慧君.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江西建材,2019(5):155-156.
         [2] 朱伟贤.分析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管理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19(5):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