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工程中主要组成成分,其施工质量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影响比较大,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对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非常重视,并以表明为提高道路桥梁隧道施工质量从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给予全力支持。本文通过对灌浆法在道路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与探讨,并对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裂缝等施工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提高施工质量给予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隧道;施工过程;灌浆法;应用
1灌浆法加固技术概述
灌浆技术,又称为灌浆加固技术,是在桥梁隧道工程出现裂缝、凹洞以及空隙等质量问题的时候,运用液压技术以及气压等方式,将搅拌好的浆液浇注到出现裂缝的地方,实现裂缝弥合的目的。灌浆施工并不是简单的将浆液灌注到裂缝、空隙当中。在进行灌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灌浆的技术标准与操作规范进行。如果不按照要求与规范来,是很难保证浆液灌注的顺利进行,裂缝、空隙的弥补效果就不能够达到质量标准,对桥梁隧道加固的目的也就很难达到。因此,为了进一步的保证浆液能够顺利的进入桥梁建筑的裂缝与空隙当中,就需要对其增加一定的压力,一般包括液压与气压两种方式,充分运用化学远离,实现对桥梁隧道基础工程的加固,提高整个工程的承载力。
2道路桥梁隧道工程中的裂缝问题
2.1裂缝产生的原因
施工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地质条件等因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使得道路桥梁隧道内部结构不稳定,外在表现便是出现裂缝;凝土在整个浇筑过程中会产生温度裂缝以及收缩裂缝,造成外部出现裂缝;道路桥梁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混凝土骨料不符合相关规定,含泥沙量过大等,或者混凝土自身强度如果不足、不密实,也会导致裂缝的出现。
2.2主要表现
砌浆脱落在道路、桥梁、隧道工程中都存在。在道路桥梁隧道工程之中,砌浆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砌浆可以加固墙体,并且可以提高墙面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美化墙体。如果出现砌浆脱落现象的时候,整个墙体便会失去加固的作用,不仅降低了工程的稳定性,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的安全系数。砌石松动也是随着道路桥梁隧道工程中裂缝问题产生的。主要表现在道路、桥梁、隧道表面上的砌石产生了松动甚至脱落,使得道路、桥梁、隧道表面的承重力降低,极易造成道路桥梁隧道的坍塌。墩台裂缝主要存在桥梁施工以及跨越式道路施工中,在隧道施工中主要是存在隧道内部的柱体支撑中。主要表现在支撑道路的墩台以及支撑隧道的柱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
2.3灌浆法加固桥梁隧道基础方案设计
2.2.1灌浆施工控制标准
(1)灌浆强度控制标准:灌浆后,要求杂填土的承载力标准值达到130kPa,淤泥或淤质泥的承载力标准值达到80kPa以上,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要达到130kPa以上。(2)灌浆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灌浆施工的质量控制标准应视桥梁隧道工程施工设计要求和施工控制标准而定,对于桥梁基础的加固施工没有特定的施工质量衡量标准,由于不同工程桥梁基础的均一性、裂缝数量、裂缝程度和理论耗浆都不相同,因而对桥梁墩台灌浆施工效果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从而保障灌浆加固施工的有效开展。
2.2.2灌浆施工段的选择
结合桥梁隧道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程度、裂缝等病害的范围和严重程度选择灌浆加固施工段,本工程主要对墩台基础四周进行加固。
3灌浆法在道路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3.1工程概况。本文在研究中以具体的某工程为例,分析了灌浆法在桥梁隧道施工技术中的应用方式。
某桥梁工程主要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的主要结构形式,具有49.0+4×60.0+50.0m的体桥梁结构跨度,工程布置在河堤两边位置,跨越了河堤,结合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因素,在中心位置处设置4个桥墩,选择在河堤两岸的桥墩上下游100m位置处,在对桥梁结构进行防渗处理过程中采用了压密灌浆法进行处理,促进此次桥梁工程的施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灌浆法在桥梁隧道施工技术中的应用流程包括布孔、布置地质钻机、钻孔、安装注浆管、喷射灌浆、回填浆液、冲洗、移位设备等多个步骤。
3.2布孔。在设置过程中结合工程中的钻孔位置选择放线方式与方式,选择合适的最佳位置确定钻孔,同时将钢筋设置其中,并对其位置进行有效标记,为了便于施工,对孔位进行有效地编号,在对尺寸偏差的控制上要求低于2cm[3]。
3.3布置地质钻机。将地质钻机按照施工图纸中的相应要求布置在钻孔处,在布置过程中应当注意务必使得钻孔中心与钻机转杆处于同一水平线之中。
3.4钻孔。本次桥梁施工中选择的钻机为XVL-50地质钻机,泥浆护壁的合金钻头钻孔设置100.0mm的直径大小。在钻孔之前,需要确定孔位,之后在预先制定的孔位上放置钻机,并结合工程施工的需要及时调整钻机,要求钻孔误差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要求孔中心线与钻杆位于一个直线之上,并且将其中的误差控制不超过50.0mm。
3.5安装注浆管。此次工程施工过程中结合桥梁施工目的与施工的具体要求安装注浆管,按照预定的地层深度将注浆管插入其中,要求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到由于射水的影响而导致喷嘴被泥沙堵住而影响工程施工正常进行的现象。
3.6喷射灌浆。在进行高压摆喷时要求充分结合设计要求进行,此次施工中设置0.2m的侧孔厚度、1.5m的侧孔距离。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结合桩底高度以及实际的钻孔实际要求将钻入深度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要求在喷射过程中能够充分保证其方向上的准确性,充分考虑到系统中的气压与水压等值,要求其能够处于合理的限度之内。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检查管路是否畅通,是否出现堵住的现象,一旦发现及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在将设备开启之后,并完成浆液返浆工作之后,结合工程开展的具体实际情况可以适当提升速度。在将空气与水压缩之前,要求喷管能够达到一定的深度,符合工程开展的要求。此时可以向内侧灌入浆体,并将喷杆提升,在预订的位置之上放置喷嘴,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保证孔口回浆比例高于1.25,泵压能够上升到规定数值,此时可以暂停喷射[4]。
3.7回填浆液。在完成高压喷射之后,回填其内部结构,同时需要析出底层浆液,在这一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土体上方中不能产生空缺现象,这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3.8冲洗。喷射作业要求能够达到相应的标高位置,之后应当停止喷射,同时可以对喷射设备运用注浆管冲洗,及时清理干净管内的泥浆,避免其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堵塞现象,影响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3.9移位设备。在灌浆法作业过程中,要求在接受桩位灌浆工作之后,将设备移至下一个需要灌浆的孔洞之中,按照本文所述的操作流程与操作作業规范进行灌浆作业。
3.10加强质量控制。在工程作业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施工质量,要求对工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严格试验和检查喷灌工作的各项指标,能够切实符合各项要求。在完成作业之后及时洗刷钻孔,确保其处于干净状态。一旦完成喷灌,或者是在短暂的喷灌停留过程中均应当及时拔出管子,避免其由于灌浆液凝固而出现管子无法拔出的现象。
结束语
桥梁隧道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现象,要求加强对其的有效处理与解决,灌浆技术的运用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其中要求进行布孔、布置地质钻机、钻孔、安装注浆管、喷射灌浆、回填浆液、冲洗、移位设备等流程,要求按照施工操作规范严格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峰. 灌浆法在道路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 价值工程, 2018, 7(15):190-192.
[2]刘福军, 谭立彪, 李万川. 浅析灌浆法在桥梁隧道施工技术中的应用[J]. 建筑技术开发,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