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成伟伟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对电能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供电企业供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盐城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盐都分公司  224000
        摘要:随着人们对电能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供电企业供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将电力的持续性和可靠性供应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为了避免电力系统检修时给人们带来的停电影响,当前在配网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应用配网带电技术对设备进行带电检修,保证用户持续性的用电要求。配网带电作业危险性较大,对专业技术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做好配网带电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配网带电作业的安全。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配电带电作业;安全;影响
        为了能够保证配电网建设的整体质量,对其电力输送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进行提高,这样便需要将其配电自动化的技术实际的应用到网络架构中,使其可以促进配电网能够实现自愈控制和信息交流,最终更好的保障配电网运行时候的稳定。与此同时通过利用这项技术也可以有效的去提高配电网的管理水平,从而及时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减少故障出现的概率,最终保证其用户可以正常的用电。
        1 配电网基本案例的分析
        在电力企业迅速的发展,电网建设也在不断更新,一些地区电网就已形成220kv的环网,还有110kv的电网大多是备用供电格局,其电网网架的结构十分坚强,使得电网供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该地区配电网主要是架空电缆混合网,在变电站中,10kv母线通常是以单母线分段为主的,10kv则是采用了不接方式,主要接线的方式有三种:第一,单幅射接线的方式,第二,单联络接线的方式,第三,两联络接线的方式,很少有线路使用三联络接线的方式。在其线路中,电缆线路则是使用了单环网,一些线路使用多联络接线的方式。在城市发展中,其区域大多处在核心的位置,因为位于经济走廊中心,可以有效发挥出其方案研究的地理位置,选择在核心的地带。
        2配电带电作业的作用
        在进行配电带电作业时,由于配电网络的电压较低,就使得三项导线之间的距离较短,且配电设备的密度相对较大,进而缩短了作业的范围,导致在工作中国,员工很容易触碰到电力设施,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为此,在进行配电带电作业时,工作人员都是带着全套的绝缘防护装备进行工作的,但这无疑就会加大工作人员的负担。另外,配电网中线路规划比较复杂,工作的空间范围有比较狭窄,且很多的作业都是在高空中进行的,工作人员很难不触碰到其他的电力设备,造成危险的发生。但是使用配电自动化技术则可以有效的对配电网进行优化和改造工作,降低了作业中危险发生的概率,提升了带电作业的效率,并为用户的正常用电提供了保障。
        3配网自动化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
        3.1购买安全设备
        在市场选择电气安全设备时,首先必须要注意的是要选择质量得到有关部门保障的制造商生产的产品,并且有质量合格保证书。如何判断是否符合基本的安全标准,其根本方法就是必须首先通过国家权威检测部门的认可。另外在购买时需要询问厂家从而了解有关电气设备的性能,最后根据自己实际需要购买电气安全设备,避免资金的浪费。
        3.2安全设备的维护
        电气安全设备不仅仅可以帮助配网带电作业的完成,还可以保证配网带电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为了能从根本上确定配网带电作业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首先有关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安全维护保养。并且在即将投入施工现场之前,操作员要检查设备绝缘保护设备的耐压性。


        3.3安全设备的选择
        安全设备是确保电气工人安全的必要保护设备。它是每个电气工人的安全防护装置,因此安全设备的选择非常重要。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安全工具不仅应具有较高的电气绝缘强度,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防潮性和耐久性,并能在不妨碍工作人员工作的情况下确保安全。
        3.4绝缘屏蔽罩的选择
        绝缘屏蔽一般是指的由绝缘材料组成的电气设备的保护外壳盖,电气设备存在类似这种的绝缘保护壳是为了屏蔽不带电或者带电的导体。在具体的带电作业工作的过程中,设备的外壳盖不可以作为主要的绝缘体,只有当配网带电作业的工作人员发生安全施工或者电路发生意外短路时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绝缘保护的目的。所以在选择各种各样的绝缘材料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耐腐蚀,耐老化,有弹性并且材料柔软的绝缘材料。另外在选择制造商时要保证其具有生产许可证,其生产的质量必须过关的优良制造商。
        4如何有效保证配网带电作业的安全
        4.1进行馈线自动化建设
        (1)对于不投入重合闸的架空以及电缆混合线路等电缆线路可以使用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方式进行建设。(2)对于用户侧馈线可以使用分界开关将用户故障隔离,以免出现其他事情影响主干线路的正常运行。(3)对于架空分支线可以使用具有着通信功能的故障指示器方式,从而准确辨别故障点的位置。当配电主站系统检测出配电终端中的故障问题时,会及时根据变电站、环网柜、智能开关以及开关分闸等其他运行信息对故障问题进行判断,并结合故障问题的根源来实施故障处理程序,并分析故障的基本类型和准确区域,然后隔离故障区域,再恢复非故障区域。
        4.2岗位培训。现场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高水平的技术质量。加快一线技术人员的培训,适应高频率的现场工作,加强“曝光系统”和岗位培训,完善岗位培训标准和考核体系,注重扎实基础,提高技能,加快员工在管理,技术和技能方面的管理。发展渠道建设,优化人才结构,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4.3分界开关安装技术
        电网系统整体具有联动性,当故障发生时会影响电网的整体配电功能。为此,可通过在用户区两侧加设分界开关的方式,最大化降低故障区对于整体电网的影响。当用电户发生线路短路时,位于变电站的出线断路器可以及时的监测出电路上参数的变化,确定其发生短路故障后,迅速自动化分闸,避免短路故障影响的扩大。当出线断路闸起作用前,相应电网负荷开关就会预先断开,实现故障点的有效隔离。此外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开关,加强故障分离效果。而当用电户发生接地故障(单向)时,分解开关自身的智能化系统根据数据参数的变化实现自动分闸。其中分界负荷开关在感知到参数的不正常变化后,直接将故障分界,减少故障区对主干线的配电影响,避免对其他用户产生影响,以便将故障发生后对于电网的整体影响降至最低。
        5结语
        近年来,随着配电自动化功能的实现,促进了配电网络接入方式的变化。不仅如此,配电网络接入设备的元件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此过程中,需要重新评估新的配电网,尤其是要加强对原有配电网知识的梳理,包括对配电作业操作方法以及操作程序的梳理,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型配电网运行的要求。在新的配电网当中,为了确保带电作业的安全性,还需要更改配电网的接入方式以及相关的接入设备,更好地发挥供电可靠性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温渡江.配电线路作业技术与安全1000问[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09).
        [2]彭先胜.对影响配网带电作业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