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达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很多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都逐渐认识到完善改进工程管理方法才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根本途径。另外,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促使着很多新技术应用到其他行业领域中去,比如将智能化技术融入到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可以方便进行建筑工程的管理,拓展管理范围,对管理方法进行新的尝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了更有力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促进了建筑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智能化技术;管理方法;分析
因为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内容很多,管理中要顾及到质量、安全、成本控制和施工进度等等,而且整个建筑工程中的各个工种交叉施工界面较多,工作内容复杂,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由于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应用到了很多行业中,对各个行业的施工效率、管理方法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改变了原有的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加强了对工程的控制,对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都有一定的改善,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对智能化技术和建筑工程管理进行更好的融合、完善,对智能化管理制度进行一定的完善,建立出一个先进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在项目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提供有力的保障,严格控制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1.目前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物的质量达不到标准
建筑物的质量跟很多因素有关,但是关系最密切的主要为以下两点:(1)监督管理工作是否到位;(2)施工方案和管理中将重心放在进度和效益上而忽略了施工质量。前者是因为,对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划分不明确,造成部分工作无人监督管理。在工程施工时,有的项目负责人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能并没有明确的划分,对管理范围的划分界限模糊,有的工作就缺乏管理,质量难以保证。还有的管理人员不能很好的履行职责,对工程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对某些问题的整改没有跟进落实,某些工作验收马虎,这些都是造成建筑质量差的一大原因。后者是目前很多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有些建设单位追求效益,对原有的设计进行改动,材料更改,压缩工期,偷工减料,最终工程的成本大大降低,但是工程的质量也会存在很多问题,最终导致建筑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建筑在使用中也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最终还会影响企业形象,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1]。
1.2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方法,还是缺乏科学性,一方面是智能化程度不高,对信息不能灵活处理,大量工作还是需要人工完成。虽然目前很多新技术、新设备已经应用到了建筑管理中,但是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统计或者计算工作,具体操作还是通过人工操作来进行的,对数据的处理也不够完善,后续的工作还是需要人工去完成。另一方面是智能化软件在应用时,难以发挥其独特优势和效果,对管理方法的科学性提升有限,在进行信息管理工作的收集、统计和保存时,实效性很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1.3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目前有很多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管理意识薄弱,这直接影响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施工的直接参与者,管理人员是对整个工程进行管理控制的直接负责人,他们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情况的人员,但是很多企业对工程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就开始进入工程的管理工作中,这就造成很多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专业知识水平不足,对工作岗位的职责也认识的不够深入,缺乏责任意识,这就造成了管理工作中的很多漏洞,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工序不够规范,标准无法统一,这给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都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有的工程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对国家规范和当地的标准没有足够的了解,对国家和公司的管理制度也了解的不多,他们对工程的管理系统、质量控制系统都没有全面的认识,造成了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疏忽,某些工作就缺乏管理,这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都有很大的影响,最终会严重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2]。
2.目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方法
2.1人员方面
依前文所述,管理人员是进行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工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主要负责人,所以管理工作的进行一定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上,要加强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将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作为工程管理工作的重心,一切管理工作都要以此为前提才能更好的开展。施工企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管理人员工作能力进行培养,对其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全面提升他们的能力水平和专业素养。另外,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监督,加强沟通,保证工程施工中的每道工序和每个环节都能牢牢掌握在可控范围内,保证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对于一些特种作业人员,如塔吊司机、电梯司机、架子工、电工等都需要有相应的证件才能上岗工作,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督管理[3]。
2.2施工材料方面
施工材料作为施工所必需的“人材机”三大要素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施工材料的质量,是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所以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施工材料很大程度上与工程成本挂钩,所以要避免施工成本的增加,获取更高的效益,加强对材料的管理也是必要条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材料的采购途径进行严格的控制,一定要选择信誉良好、正规且材料合格的生产厂家,保证材料质量同时保证材料能够持续并及时的供应,避免由于材料质量差或进场延迟造成整个工程质量差和进度的落后。在材料进场时,一定要检查材料有无相应的合格证及其他证明材料才能允许进场,并且要对材料进行检测,在得到证明质量和规格合格的检测报告后才能开始用于施工,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一个前提条件[4]。
2.3施工操作方面
在实际施工时,施工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是质量是否能够合格的一个前提,所以在工程施工时一定要加强对施工操作的监督工作,对操作不规范的行为进行改正,要有全面的监督管理系统,严格把控工程的每道工序,增强施工人员的意识和规范性,避免出现施工问题。另外,对施工操作要有一定的标准要求,需要有专门的操作流程和工艺说明,帮助施工人员来学习相关的施工技术,并且要对施工完成情况进行统一标准,这是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时的依据,也是监督人员检查的一个标尺。施工操作技术标准和指导要求要根据国家规范和当地的标准要求,结合工程类型,工程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不仅要保证施工质量过关,还要考虑施工难度和可行性,尽可能的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时间。通过对施工操作标准进行统一要求,并且在实际施工时能够按标准来进行监督工作,能够有效减少施工中的一些错误,避免返工,一方面提高了效率,防止施工人员做无用功,另一方面对施工质量也有了一定的保证。
2.4施工技术方面
要成功将智能化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是关系到工程能否正常进行,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的基础,所以一定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审查,结合图纸和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对施工中的相关工艺和施工流程进行严格检查,可以运用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如3D建模技术,能够直观的反映出施工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另外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交底,要让他们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有足够的了解,明确施工中要注意的关键点,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还可以在无线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运用电脑网络人脸识别技术,对进出场地人员实名制管理和职业健康分析,避免现场工作人员带病或者宿醉未醒工作而发生安全隐患,通过现场“全方位、立体式、无缝隙”视屏实时监控,实现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包含:作业面监控系统;便携巡检系统;远程协作系统;智慧图纸等系统),通过软件分析系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违规操作行为,实现远程巡检、隐检、预检并留存佐证记录,在网络信号全覆盖下,信号更广传输速度更快,避免施工过程中经常更新的施工方案带来推倒重来的风险,保证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各施其职,确保工程质量的层层把关。另外,施工工艺在不断的发展,新的工艺在不断创新,所以要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学习,优化施工管理[5]。
3.建筑工程智能化应用分析
3.1建立智能化管理制度
要成功将智能化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就一定要建立智能化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要高效,这样才能发挥出智能化技术的优势。另外智能化管理制度要保证权责统一,让管理人员清楚自己可以拥有的管理权限和对应的责任,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方便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对其管理的任务进行考察,促进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发挥其积极性,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一个全面完善的智能化管理制度是保证管理系统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并且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一个前提条件,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对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不断完善改进,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创新调整。
3.2施工过程管理智能化
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对施工操作、施工材料和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过程管理的智能化,一定要有施工部门和施工人员的配合和协调,如在对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上进行管理时,可以先利用BIM技术建立工程的模型,并分析在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确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确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操作,避免由于考虑不周或者对工程实际的认识不足而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时,要加强对材料进场后安置场地的管理,保证材料有序进场、合理堆放,规划好材料的位置,避免材料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同时要对材料出库和入库做好记录,避免材料随意使用,保证入场材料能够合理的用在需要的地方。对出库和入库的材料要进行质量检查,保证材料质量合格,避免某些材料采购人员偷梁换柱,使用劣质材料,损害公司利益。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工作,提升其专业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和质量责任意识,保证他们有能力也有意识的去做好施工工作,能够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技术来应对相应的工作。在招聘相关人员时,要注意拟定选拔标准,注意人才的引进,尽量招聘一些有经验、专业知识水平高的人员,保证在工作中能够精准的把握每个施工要点,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6]。
3.3对企业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企业信息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部分,在工程的整个过程中,从工程开工、施工到验收完成归档的所有阶段中,都有大量的工程信息,这些信息对工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统一管理。因为工程中的信息很多且繁杂,所以在整理时一定要有条理,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来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整理,这些信息是企业后期进行成本管理计划制定的依据,一定程度上与成本管理计划是否科学有效有关系,并且也是一些指导性管理制度完善和其他施工管理计划和措施制定的依据,对企业了解工程实际情况和信息有很大帮助,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工程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合前文所述,在建筑工程的进行管理时,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正确的使用智能化技术来对工程进行管理,适应时代的发展。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是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目前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所以要加强智能化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防全.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分析与智能化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4):149-150.
[2]陈文俊.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探讨[J].地产,2019(23):112.
[3]余杰.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管理控制的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20(09):105.
[4]吴操.新时代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J].门窗,2019(20):38+40.
[5]俞伟明,沈迢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98.
[6]黄戈.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0):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