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线路是我国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配电线路设备故障严重影响电力运行质量。本文对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线路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运行故障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网运行;线路故障;检测技术
前言:
对于配电系统来说,线路的正常运行时整个运行环节中的关键所在,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配电线路在配电系统当中的运行环境特点具备的特点是:区域面广,分布地点多,分布的区域大。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可靠运行稳定性对于系统的安全运行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用户日常用电的基础条件。
1、电网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原因分析
1.1线路接地发生异常
电力线路布置过程中经常会进行接地操作,一方面是为了线路更好地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出于保护为前提进行接地操作。如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接地故障,检修工作进行过程总一定要保障工作人员的环境相对安全,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为了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应用装置、安全运行等就需要实现保护接地的操作。电线杆塔实现接地操作是为了保证金属外壳的回路更加简化,实现连接线的功能。电力运行设备接地是为了将运行过程中的静电荷更好地传送至地表深处。中性点接地能够实现三相系统的稳定运行,平衡运行电压,保护设备运行,这种接地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居民家庭中应用十分普遍,能够有效防止人们无意间触碰到金属外壳产生的安全事故现象。保护性接地能够更好地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常常会忽视保护接地的操作,经常出现不接或者是漏掉接地的工作,这就会为日后的工作应用产生较大的隐患,上述的多种接地方式具有各自的应用特点,优势也不尽相同。
1.2输电线路出现短路现象
经过笔者的多年工作经验发现,电路出现短路这一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大的发生率,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组成,第一种: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我国大部分的电网线路都采用架空措施,某些深山树林或者是偏远的荒山原野等地区的输电线路就会极其容易受到自然线路的影响,常见自然灾害都会引发线路出现断裂或者是被击穿的现象,这都是造成线路发生短路的主要原因。第二点:候鸟灾害的影响,许多鸟类在飞行过程中喜欢在电线上停留驻足,有的甚至直接将鸟巢建在线路非常密集的地区,这也能够引发线路出现短路故障,出现电路跳闸的情况。第三点:人为破坏因素。人类在活动过程中不注意就会对电线造成损伤现象。有些车辆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不慎撞到电线杆或者刮擦电线、对树木滥砍乱伐,等都会导致树枝或者是电线杆触碰到电线发生短路的情况。
1.3管理制度不严格
配电网络在运行过程中都离不开设备的检修及管理工作,这是保障线路运行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只有定期对线路进行检修工作才能够保障运行安全及设备的完整性,如果线路运行、管理设备出现漏洞现象都会导致设备的故障问题,严重者能够大大损坏线路的安全运行。如果工作人员无法定期对线路实行检查及管理工作就不能够及时发现运行中的故障问题。近年来我国的电力相关设备更新速度较快,但是却跟不上线路的实际运行需求,这也是引发故障问题的主要原因,也会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严重者会产生重大安全事故。
2、配网线路故障检测技术方法
2.1主动定位故障方法
对于配网线路故障检测而言,主动定位故障方法中比较常用的是S注入法,其具有高精准度、定位高效的特点,并可以对故障位置进行实时、动态定位,并逐渐锁定故障点。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该方法无法实现故障的在线定位。同时,主动定位故障方法还可以采用交直流综合注入法,其具有主动定位的特点,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无法对故障位置给予高效、精准地检测,并存在某种隐患性因素。
2.2监测定位法
其主要是围绕线路中发生率比较高的故障区来进行监测,以更好地发现故障频发点、支点等信息,在此基础上来确保第一时间找到故障位置,为线路的维护与检修提供良好的条件。实际上,线路参数是重点监测的目标和对象,如果线路参数出现异常时,监测系统可以对其进行自行记录,并发出警示性信号,以确保检修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达到现场,并高效地完成故障检修工作,以确保故障路段顺利恢复正常运行。
2.3绝缘遥测法
如今,在配网线路故障检测过程中,绝缘遥测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借助2500V兆欧表来对线路绝缘电阻的大小进行检测,从而有效确定故障的位置,提高故障的检修效率。绝缘遥测法具有方便实用、监测效率较高等优势,其在多分段、多分支的配网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绝缘遥测法应用的前提是配网系统不存在逆向供电和感应电流现象,只有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基础上,才可以使用绝缘遥测法,将所测得的各区段两端的电阻值进行对比,较低的一段则可以判断为故障段,然后就可以对其进行检修。在配网故障检测过程中,该方法还能够对检测距离给予有效的控制,其主要是通过对一个长线路实施多线路、多区段检测,以实现对检测距离的有效控制,在降低检测工作量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缩小检测范围,提高故障检测工作效率,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3、常用的几种检测技术
3.1检测接地故障产生的具体流程
一旦线路运行过程中出现接地故障,工作人员立即进行处理。如果发生线路单项接地障碍时,首先要想音响复归原位置,及时做好记录工作,经由当值的工作人员下达命令之后向事故地点出发找出障碍点。还应该仔细检查所有的电气设备,如果发现有一环节出现故障则应该将这个隐患立即排除,如果难以找到可以采用接地的寻找方式进行探查。线路的母线分开进行单独运作,每一个变压器也要详细分开,这样便于工作人员更加准确地判断事故区域,以改变供电的实际运行方式来寻找故障原因。还可以采用一拉一合的综合形式进行寻找,如果拉动中发现某条线路出现故障,接地线路现象瞬间消失,则这条线路就是引发故障的“罪魁祸首”,注意不要落下开关。日常线路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定期检查,加强排查力度,才能够尽可能缩短检查周期,尽可能避免线路出现故障。
3.2短路故障的检修技术
当电路发生短路时,能使导体温度迅速升高,绝缘破坏,甚至使导体发红,熔化,导致设备损坏。高压电网的短路故障可引起电网瓦解。短路产生的电弧、火花可引发火灾、爆炸、电伤等恶性事故。对此建议进行有效预防短路故障的措施:a.做好短路电流的计算工作,正确选择以及校验相关设备,保证设备的额定电压与线路的额定电压相符合;b.正确选择继电保护的整定值和熔体的额定电流,采用速断保护装置,以便发生短路时能快速切断短路电流,减少短路电流持续时间,减少短路所造成的损失;c.禁止带负荷拉刀闸、带电合接地刀闸。线路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拆除接地线。要经常对线路、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缺陷,迅速进行检修。带电安装和检修电气设备时,要防止误接线、误操作,在距带电部位距离较近的部位工作,要采取防止短路的措施。
3.3加强管理、优化检修工作
线路与自然界接触的时间较长,极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也无形中增加了配电网络运行的设备压力。为了尽可能的降低运行设备出现故障,日常工作时技术人员需要细化检查工作,争取快速的找出问题所在,预防事故多发的情况。目前线路运行过程中,如果一旦设备发生异常,可以采用定位的技术进行应用,采用分段法进行准确排除。目前自动化配网水平的应用也十分普遍,因此我们也需要不断革新新的检测技术,这样才能够保证高效的检测效率。
4、结语
配电线路是整个电路系统的关键所在,是连接电力企业和用电客户的重要桥梁纽带,是关系国家生产与人民生活的能源命脉。配电线路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为了确保配电线路的安全及稳定,应该仔细分析故障原因,从而更好的解决故障。
参考文献:
[1]叶德芳,叶德忠.高压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信息化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8(34)
[2]叶永圳.配电线路运行故障问题及检修措施分析[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