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军事职业在线教育的发展,制约学习效果的时间和空间壁垒逐渐被打破。建设一门面向军士的专业基础理论提升课程,为岗前培训、等级晋升提供一套涵盖车辆中的轮系、发动机配气机构、离合器、变速器、联轴器、转向机构、制动器、传动装置等知识的MOOC课程对于基层官兵来说迫在眉睫。
关键词:军事职业在线教育 专业基础 机械基础课程
0引言
军事职业教育,是特指面向全军官兵在岗有组织的、自主的现代继续教育,发展军事职业教育是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决策部署。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群体性迸发态势,军事职业教育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走进军营。人民军队是为战而生、向战而行的,军事职业教育的也必须为战而教、为战而学,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因此,面向军事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在方向设定上,要瞄准战斗力最根本、最重要和最急需的内容,不断向打赢要求对表看齐。要瞄准岗位需求学。我校调整改革后,岗位专业性更强,对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要求更高更严。对于军事职业在线教育的课程而言,通过针对性的课程设置,真正让官兵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断提升履职能力,瞄准战场实际学。促进战斗力提升是军事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我校专业实际,统筹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重点突出对装备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及技能的学习,切实做到打仗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打赢最缺什么就补什么。
1 机械基础课程建设预期及功能
开展军事职业教育要创新教学形式。“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军事职业教育中仍然适用,且在具体实施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我们要变革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开展教学,尤其是要依托强互联网渠道拓展军事职业教育的外延,打造覆盖全域全员的学习教育平台,最终实现官兵“自助式”、“互动式”学习,充分激发官兵学习兴趣。
通过前期调研和我校多年教学实践来看,作为《车辆底盘维修》、《车辆发动机维修》等专业课程的预修课程,《机械基础》课程构建了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际装备之间的桥梁。因此《机械基础》在线课程定位为:使学习者掌握车辆装备所涉及的机械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解决学习者在学习专业课程中基本机械原理与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因此需将机械基本原理知识与实际装备紧密结合,建设一套涵盖车辆中的轮系、发动机配气机构、离合器、变速器、联轴器、转向机构、制动器、传动装置等知识的教学视频,及配套PPT课件、电子教案、随堂测试题和课外辅导资料。
课程建设的功能定位为:通过本课程系统学习,能够夯实初中级士官专业基础理论,提升对于车辆装备中机械零部件、传动机构和机械传动的认知;通过本课程在线教学,能够打破空间限制,拓宽学习渠道,获取内容丰富、时效性好的学习资源,便利碎片化、个性化自主学习,促进部队学习型军营建设;通过本课程开发建设,能够促进本专业教员对接实战、了解部队、熟悉装备,提高教学训练针对性,达到院校教育与军事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互促相长的目的。
2机械基础课程体系
本课程以车辆装备为载体,介绍车辆中涉及到的典型机械零部件、传动机构和机械传动。课程内容选取上紧密结合任职岗位对操作、维护人员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需求,从军事职业教育的实际要求出发,注重科学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对于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需、适用、够用为度, 突出重点,简明扼要。课程建设思路是以构件的力学分析为基础,以常用传动机构和通用零件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传动方式为主线,具体内容入下。
1.汽车常用构件力学分析。主要讲述力学分析的基础知识, 介绍车辆常用构件(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和物体的平衡条件,构件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以及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 失效破坏的规律及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
2.车辆常用机构传动。主要阐述汽车机械中常用的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类型、运动特点和设计方法、选用原则和方法、一般使用维护知识,并简单介绍了机械动力学的有关知识
课程旨在对车辆机械方面的一般知识作较系统的介绍,并不要求学习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进行复杂设计计算的能力。但是, 课程在内容上又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章节测试题编排、虚拟体验、实验上也经过精心设计,以使学习者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为贴合学习者学习基础,课程所讲解的设计方法和选用的计算方法基本上都经过了简化, 用它们可以解决一般的装备维护、保养等实际问题,但对于重要和复杂的机械,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整个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结论、静力学基础、构件承载能力分析、构件动力分析、连杆传动、凸轮传动机构、带传动和链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系和其他常用传动机构。为提高、检验教学效果每章均有练习题与思考题,用以巩固所学知识,训练学习者动手实践及分析、解决同题的能力。
3结束语
随着军事职业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针对军士的专业基础课程建设需要与时俱进。目前来看,一方面士官学习者的需要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面越来越广,另一方面教学目标又有了较大提升。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可能是广大教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从我校近年来的课程建设实践来看,积极响应学习者需求,以 “聚焦实战、注重网络、资源整合”的思路,将极大提高学习者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继延.中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制度改革比较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2] 徐颖盾.军事职业教育理论基础[M]. 空军军事职业教育部,2010.
[3] 邹玉清,王丹.汽车机械基础[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