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群众开始对精神生活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各地的群众文化生活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群众的文化活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主要从群众文化活动类型、活动场地、参与者、扶持力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希望能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类型;参与者;支持力度
引言
结合我国新时期的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现状来看,人们的精神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并且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文化是展现民族精神最直观的途径,因此针对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而言,只有对其不断进行优化与创新,才能有效提高民族的精气神,才能使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不断提升。
1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
1.1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重视不足
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开展,应当以广大群众为根基与核心,开展多元文化活动,大力提高基层群众文化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引导地方群众文化思想政治及文化素质的提升,帮助基层群众健全人格的实现,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全及完善。我国的发展是以基层群众为核心,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应当立足于为人民服务,提高群众的社会满意度,树立并完善基层群众的精神世界。现阶段,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存在活动普及度不高、群众参与性不足、未能充分响应时代发展诉求等不足,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及有效性不足,需要有效拓展基层文化活动范围,提高文化活动质量。另外,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做好正面文化的宣导与传播,更好地帮助基层群众提升文化素养。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建设过于形式化的问题是其主要问题之一。个别地区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特点明显,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对于基层群众文化不够重视,未能充分认识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作用,在组织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时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做做“样子工程”,这种工作方式本身并不能起到应有的群众文化建设作用,而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质量。
1.2群众文化活动参与者的年龄段过于单一
各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参与者的年龄段来看,普遍以老年人居多,少年、青年和中年人相对较少,这就表现出了群众文化活动参与者年龄结构的不合理,也可以说,群众文化活动在其他年龄段的组织与策划力度还远远不够,这也没有体现出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拥有和谐社会的文化氛围。我国社会目前正步入老龄化阶段,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平均寿命也在逐步增长,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的群体,在全国人口中也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退休后的老年人,空闲的时间大大增加,群众的集体文化活动成为他们解除孤独,消遣娱乐的主要方式。这也正是目前群众文化活动参与者主要以老年人居多的主要原因。与之相对比的是中年人和青少年阶段,中年人由于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承受一定的压力,所以相对的空闲时间并不是很多,而青年人大多数都处于刚步入社会工作打拼阶段,忙碌的时间可能还要高于中年阶层。少年由于在学业上会承受一定的压力,所以能够留给文化活动的时间也是很有限。从这样来分析,老年人的文化活动时间相对充裕,无论工作日与周末,都可以组织活动。而其他年龄段的群众大多数只能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的时间才可能有参加文化活动的机会。这样,参加文化活动的人群以老年人居多,所以活动的种类以侧重老年人的审美为主,这样更加忽视了中年、青年、少年群众的审美偏好,导致他们更少有兴趣参加群众的文化活动。以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只有老年人愿意积极参与活动,形成了群众文化活动参与者年龄的单一化。
构成群众文化活动参与者年龄段单一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流动人口问题。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会带来大量的外来人口流动,而这些外来人口大多数来于农村,他们的整体文化素养相对较低,城市中的群众文化活动除了广场舞还有部分外来人口能接受以外,大多数人对其他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并没有太多的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低。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是流失了大量人口外出工作,导致留守的老年人和青少年较多,他们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概念更是知之甚少,也缺乏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者,能够参与其中的群众更是凤毛麟角。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群众文化活动参与者年龄段单一的原因。
2基层群众文化的优化策略
2.1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基于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应当有针对性地探索基层群众文化的优化策略与建设方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应当充分明确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地位及重要价值,明确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对于我国文化建设工作的意义,并做好统筹全局、优化决策等工作,减少以往群众文化工作过于敷衍的现象。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应当强化群众文化的积极影响,上级领导部门应当逐渐帮助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人员形成对于群众文化的正确认知,强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质量。如上所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人才作为基础支撑,专业人才也是影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关键性因素。出于有效提高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质量的需求,在实际的文化建设工作中,应当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强化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工作,比如基层文化建设部门与当地高校等文化机构达成合作关系,广泛吸收专业性人才。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时,应当从现有文化人才的培养方面入手,重视对于先进知识与文化技能的培养,充分提升当地人才队伍的工作水平,提高群众文化质量。
2.2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支持
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应该发挥出新疆各城市和乡镇地方政府机构的组织和引导作用,结合新疆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实际情况构建文化建设制度,指导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当然新疆的相关政府机构要积极调动起地方企业和做好招商引资,引导地方力量参与到本省的基层文化建设中来,以此来解决经费投资不足的问题。
2.3注重吸引优秀文艺人才,提供优质实践平台
想要切实推进我国群众文化工作,首先需要打造一批高水准的文艺人才队伍。因此,各个文化组织机构应该重视文艺人才的引进,要从思想上尊重文艺人才,在日常文化工作中要学会利用文艺人才,除此之外,还应该在开展实际文艺工作过程中,将文艺人才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建设者[2]。具体实行方式如下,首先,想要积极引进优秀文艺人才,那么相关文化部门应该积极培育文艺人才,促进文艺人才的成长,除此之外,相关文化部门应该与地区文化高校进行产学研的合作,从而使文艺工作者的队伍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在此基础上,相关文化部门还要积极创新自身人才引进制度,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艺人能够积极踊跃地参加到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中。各地文化主管机构还应该为各类文艺工作人员提供实践平台与实践机会,从而促进文艺工作人员不断成长。
结语
总之,我国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建设,还需要基层文化部门更加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充分了解群众诉求,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及活动方法,大力拓展文化建设资金渠道,有效提升基层文化活动质量,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水平,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及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苗丽萍.浅谈如何提高基层群众文化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5).
[2]黄育奇.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基层文化馆的作用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8(05).
[3]殷绍雯.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创新策略研究[J].丝路视野,2017(1):44.
[4]丘文赞.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思路[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3):19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