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学优秀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挫折承受能力差,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要准确分析、认真研究,运用先进的方法和科学的对策,让优秀生更优秀,让优秀生更健康更全面地成长。
关键词:中学优秀生 挫折承受问题 必要性 方法 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育工作者对培养学生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大家对后进生的培养方面研究较多,但对优秀生的培养却往往略有忽视。
实际上,这些家长、老师、同学眼中的优秀生尽管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比其他学生优秀,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被发现并消除,必将大大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对优秀生的培养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的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般的优秀生从小就生活在顺境中,在家受父母的疼爱,在校受老师的关心、同学们的羡慕。由于他们一直生活在顺境中,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一遇到挫折,如偶然的考试失误,在音乐、体育等比赛中输给他人等,就惶恐不安,甚至丧失信心、悲观失望。
而且这些学生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各方面都没有完全定型,特别是在这大变革的年代,社会上五花八门的东西像冲击波一样阵阵冲击并非世外桃源的校园,他们觉得什么都新奇,什么都想接触、学习。喜欢在头脑中编织顺利到达理想彼岸的梦幻,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却考虑得不多,所以当困难挫折出现时,就形成了与成年人不同的特点。
一、对优秀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1、挫折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无曲折的路。”人的成长道路上由于各种原因,如自然界天灾人祸、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及个人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总免不了会遭遇挫折,诚如周恩来同志所说的:“青少年没有不栽筋斗的,没有不碰几个钉子的。”栽了筋斗要爬起来,就必须有战胜挫折的方法,这就离不开挫折教育。
2、对优秀生进行挫折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当前,教育面临一个转型期,即由原来以考试为主的应试教育转向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主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挫折承受能力则是学生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全的个性和较高的情商,就必须提供一个十分重要的后天环境条件,比构建完备的文化科学知识结构和培养造就优秀个性更为重要的是构建完备的思想基础和信念体系。即通常所说的正确完备的人生观,宇宙观和社会历史观以及完备的哲学和宗教信念体系。
3、当今优秀生的挫折承受能力不容乐观。
而当今优秀生有很大一部分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具体表现在:
(1)作业不顺利或偶然的考试失利就心灰意冷;
(2)受不起批评:老师批评后悲观失望,家长教育后灰心丧气;
(3)容易进入感情的泥潭,不能自拔;
(4)班集体中人际关系不协调而怨天尤人,言论或行为过激;
(5)在音乐、体育等比赛中输给他人就惶恐不安,甚至丧失信心、悲观失望。
(6)对其他各种社会问题及天灾人祸的不适应等。
上述情况表明,教育工作者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了。
二、对优秀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方法和对策。
1、认真组织正确引导团结合作是保证学校挫折教育成功的前提。
挫折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这就离不开学生生活的基本单位——班级,各班班主任对挫折教育的宣传、动员、组织实施以及正确引导便成为中学挫折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2、班主任要有耐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是优秀生的挫折承受能力的增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特别是挫折教育实施过程烦琐而复杂,这就决定了挫折教育的长期、曲折和复杂性。因此,作为学校,特别是班主任要有耐心,把挫折教育作为一个长时期的事情来抓。
3、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挫折教育。
不同年龄阶段的中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于成熟,承受能力有所增强。挫折教育就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分阶段进行。挫折教育不宜迟,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在入学教育阶段便可以施以少量挫折,如让他自己办入学手续、自己洗衣服、叠被子等,在其幼小的心灵深处树立一种观念。
4、正反结合,以正面教育为主。
挫折太多,缺乏正面成就感,学生就有可能对为人处世失去自信,甚至悲观厌世。在挫折教育实施过程中,不能为挫折而“挫折”,应该把挫折教育与正面教育结合起来,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挫折教育为辅的原则。
5、针对学生的不同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优秀生的气质是有差异的,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气质特点。因此,实施挫折教育,首先要搞好调查研究,弄清学生的气质类型,根据不同气质类型学生对同一挫折承受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挫。
6、争取家长或监护人的配合。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教育的强大后方,学校教育应该紧密团结并依靠家庭进行。在挫折教育实施过程中,应不间断地与家长保持联系,根据家庭反馈的信息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这样多方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挫折教育的顺利进行。
7、注重挫折之后的正确引导,争取预期效果。
挫折教育要求引导过程中首先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语言亲切,态度和蔼,以利于引导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关心学生疾苦,把引导与为学生办实事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安全感。
8、培养优秀生正确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
挫折教育不是要打垮学生,而是要让学生从挫折中重新站起来,获得新生,即树立正确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和归宿。
9、提高广大教师的自身素质。
作为挫折教育实施者的中学教育工作者,应有充实的理论基础。教育者要出色地完成挫折教育的任务,必须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夯实理论功底,这样工作起来才会游刃有余。
10、改变家庭教育的现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父母的素质。
教育孩子父母要首先接受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父母自身的素质。另外,父母无论多么忙,也要抽出时间和子女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倾听他们的心声,这对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有很大的帮助。
只要认真研究每一个优秀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运用先进的方法和科学的对策,对症下药,那么优秀生在人生道路上就会更优秀、更健康、更全面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