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背井离乡进入城市打工赚钱,由于种种限制他们的孩子被留在农村成了“留守儿童”。本文通过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提出从教师层面采取措施,帮助留守儿童消除亲子关系缺失带来的消极情绪,促使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师爱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背井离乡进入城市打工,但由于户籍制度改革未能同步匹配、城市生活成本高、工作忙碌无暇照看等原因,他们中的大部分把孩子留在农村,“留守儿童”成了这个时代的孤儿。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心理健康发育的重要阶段,因为长时间缺少家庭的关爱与教育,孩子的性格易孤僻自卑,易产生逆反心理。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封闭、孤独和无助,刻不容缓。
一、建立倾诉空间 让孩子打开心扉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为其祖父祖母,故普遍存在沟通障碍大、缺少家庭关爱、孤独和挫折无处诉说等问题。打开孩子的心扉,鼓励孩子学会倾诉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第一步。农村教师是孩子们在白天生活中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应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关心他们的生活,根据孩子的感情需要适时展开心理辅导,进行正确的情感引导。
班里的留守儿童小C,入学初常常在教室里忽然大叫或者大声哭泣。起初,我找她了解情况,她闭口不提原因,但总是马上认错,跟我道歉。察觉到她敏感的心理后,我更加关注她了,每天一早走进教室,我的目光总是先跟她相遇,然后对她微笑。我常常牵她的手、拍她的肩,跟她聊聊她的日常生活。时间久了,只要我找她聊天,她都会显得特别开心。后来在一次聊天中,她告诉我,她的爸爸外出打工了,很久才回一趟家,她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不让她开口说话,只要她一哭、一说话等待她的就是一顿毒打。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听不懂普通话,而在语言学校学会说话的她听不懂爷爷奶奶说的方言。我终于明白了她说话含糊不清,常常情绪突然失控的原因。我告诉她,家人是爱她的,爸爸外出打工是为了给她更好的生活。或许可以尝试跟我做一个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孩子开口对我说出了心中的心结,我的存在对于她来说,已经是一个安全可靠的倾诉空间。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虽然她还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突然暴风般哭泣的次数已在慢慢减少。
打开孩子的心扉,给孩子一个倾诉的空间,用最真诚最细微的关怀一定能触碰到孩子内心最细腻的地方。虽不一定能彻底解决孩子的问题,但一定能在孩子的心中照进光亮,让她更有勇气在“留守之路”上前行。
二、营造氛围温暖的班集体 让孩子拥有归属感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农村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劣势转变为优势。留守儿童更渴望得到爱,更容易接受他人的示好。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塑造团结友爱的班集体,营造轻松、温暖的学习氛围,在更大程度上消除孩子的孤独感。
例如,可以开展各种有价值的班集体活动,让孩子们一起参与、合作,通过从中获得的成就感、愉悦感来取代亲子关系缺失带来的封闭情绪,通过从中获得的友情弥补亲情的缺失。
三、走进农耕实践活动 让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农村学校依山傍地,山清水秀,实践资源丰富。面对美好的自然世界,留守儿童的眼却是黯淡无光的。教师应该教育孩子发现美好,与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一起拓展有意思、有意义的生命,打开一片新的天地,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校处于离城区35公里的偏远山村,是一所典型的留守儿童学校。学校有一个占地2亩地农耕实践园。春天来的时候老师们会带着孩子种植简单易成活的蔬菜,如萝卜、小青菜等。夏天到了,又会带着孩子们采摘桑葚、枇杷、水蜜桃等水果。春夏秋冬,孩子们总能在农耕园中找到一块承载自己心血的土地。2019年4月,我带着孩子们开垦出了一块花圃,孩子们除草的、检石子的、翻土的,劲头十足,撒下一袋波斯菊的种子,孩子们认真地给花圃取了满意名字。然后每一天放学都能看见孩子们从教室里一涌而出,拿着喷壶、脸盆、水杯在花圃边围着争着给波斯菊浇水。过了几天,我远远看见那块空无一物的黑土地上似乎有一块白纸,走进一看,是一张套了塑料套的白纸插在地里,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请勿踩踏小生命——202中队。我的心头一暖,在这片大自然中他们也有了牵挂和寄托。波斯菊开始长出细细碎碎的芽,孩子们还是坚持着每天去给花圃浇水,每周一都能在花圃边听到孩子们在讶异“波斯菊又长大了”、“波斯菊已经长到跟我的大腿一样高了”、“花圃里开出了第一朵波斯菊”、“波斯菊的颜色怎么那么多呀”……孩子们面对这平凡的波斯菊脸上满是敬畏和自豪。因此,我开始大量的引入农耕实践活动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让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认真观察、主动表达,走进自然界走出孤独。我带领孩子们在农耕园采摘枇杷叶,他们通过清洗、蒸煮,为全校师生送上暖心的凉茶。我带领孩子们种植油菜花,他们送给我一篇篇的观察日记。我在班级专门开辟了一块“小小森林”主题区域,孩子们种植了琳琅满目的水培植物、多肉植物。在忙碌的课余农耕实际活动中,孩子们的热情愈发高涨,他们开始变得主动,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探究,说起植物,似乎能跟我谈上三天三夜。
回顾实践活动的过程以及孩子们的点滴变化,我发现孩子们不仅对自然界有了多一点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子们的心间仿佛被种下了奇妙的种子,他们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他们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结束语:
如果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农村教师一定是留守儿童在黑暗中行走遇见的点点星光。只要你愿闪光,他们就能打开心扉,找到前行的方向。愿你能持续闪光,点亮闪烁星空,指引他们走出黑暗的“留守之路”,遇到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文献:
【1】张玉.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探究 [J].学周刊.2019(14)
【2】高亚兵.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