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教学中,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挖掘专业课的思政元素、渗透思政理念,提升医学生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价值观念、文化自信,职业道德操守,培养仁爱之心,进行珍爱生命教育。
关键词:高职教育、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德是才的根本。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颁布,在“职教20条”中提到: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强调德能精进、学技双修,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
一、课程思政是高职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一)贯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习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坚持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学校要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课育人的三全育人目标。
(二)课程思政是教育理念变革的需要
“课程思政”这一新兴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改变思政教育单打一的做法,打破思政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间的界限,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找到契合点把二者有机地融合。
二、挖掘临床医学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政元素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 德智体美劳是一个育人整体,但德育为先。深度挖掘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政元素,采取以下方法和策略。
(一)围绕医者仁心树信念
在专业课教学设计中,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效对接。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讲述《黄帝内经》的成书过程、神农尝百草、扁鹊三兄弟等故事,向医学生传授先贤们医者仁心、造福人类的伟大功绩,激励学生学好本领、学会做人,继承前人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精神,树立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信念,做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国好医生。
(二)利用入学教育树己任
利用入学教育活动,新生集体诵读“医学生誓言”: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为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当学生步入神圣医学殿堂的时刻,宣誓时澎湃的心情永生难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激励他们把人类健康为己任,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不辞辛苦、砥砺前行。
(三)通过实训教学提素养
临床医学类专业课具有很强实践性。《内科学》实训课前,带领学生先诵读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的《大医精诚》:“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如此可为苍生大医”,这是对医生职业道德修养最好的解读和诠释。在诵读中让先贤的医德医风入脑、入心。
(三)倾听感人故事升情怀
科学家夏良才,在我国口腔医学发展史上创建三个第一:创建口腔颌面外科病房;主编口腔颌面外科教材;培养口腔颌面外科骨干,把一生都献给口腔医学事业。他常说:“病人首先是人,医生必须像对待家人一样关爱病人”、“医生有星期日,而疾病却不会有星期日”。通过鲜活例子和经典语句,让学生领悟医者仁心的深刻含义,为大爱无私、大医精诚精神感动,升华爱国情怀。
(四)透过医学病例学知识
在讲授高职口腔医学专业课《口腔预防医学》时,如:古代皇帝乾隆,诗人陆游和韩愈;现代总统和黎民百姓,都受到口腔疾病困扰。透过名人轶事引经据典,通过典型病例激发兴趣、启发思考。结合病例传授知识,和学生一起分析病因、诊疗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围绕生命教育显价值
在临床医学专业课教学中,引入生命体验式教育。通过观看临终病人录像、影片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医学教育有其特殊人文性,通过开展生命体验式教育,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其具有仁爱之心,珍爱生命之感,形成开朗乐观的积极心态、健全人格,主动学习,彰显个性发展。
三、结束语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核心和本质。在新时代背景下,秉承全面思政、立体思政、创新思政的大思政理念,挖掘高职临床医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医学生培养成卓越、有担当、有仁爱之心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傅民魁,李世俊. 《牙科博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09
2. 徐艳兵,王淑蓉. 生命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杂志:教育工作 2011.01
3. 徐瑞哲.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全覆盖[N].解放日报, 2018-01-15(1).
4. http://www.sxqzy.cn/tie/publicxi/publicb.html?id=87&nav=843&cate=844&xnews=1515 2019-07-1
5. 唐秀荣,黄坤等. 实施模拟教学 优化教学软环境.杂志:才智?中旬,2015-05
作者简介:
唐秀荣,女,1966.05,汉族,吉林农安,副教授,本科,临床医学教研
作者通讯地址:黑龙江省加格达奇光明街道和谐家园西区 165000
单位:黑龙江省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医学系
电话:13846599285
邮箱:10430396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