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爱指父亲给予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温暖。父亲给予孩子坚强,自立,自强,自信,宽容,使孩子能感觉到与母爱不同的爱。父爱是严肃、刚强的、博大精深的。
关键词:父爱 温暖 心灵
父爱指父亲给予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温暖。父爱是严肃、刚强的、博大精深的。父爱同母爱一样伟大,只是父亲表达爱的方式不同已。
一、背景:
我班有一名男孩子的父亲去世后有一周没有到校上课,老师在没有了解清楚具体实情的情况下批评了他,他因此留下悲伤的泪水。有一名女孩子的父母离异后父亲不在身边,和母亲单独生活在一起。由于家庭情况的影响经常回家不完成家庭作业,老师批评她后,她心里特别委屈,由于失去父爱,心里也比较自卑。由此,在全班进行了统计:一共37名小朋友中,父母离异的有4人,占全班的10.81%,父母再婚的有3人,占8.11%,父亲去世的有1人,占全班的2.7%,父亲没在家(打工)的有1人,占2.7%,其余正常的28人,占75.68%。综上所述,因父亲原因受到影响的孩子占据了四分之一,由于缺少父爱,孩子的学习、生活、心里等受到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伤害很大,作为孩子的班主任,应该用父亲般的温暖去关爱这些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温暖、家庭的幸福。
二、孩子缺乏父爱的表现:
1、性格缺陷。主要体现在:害羞胆怯、缺乏自信、沉默寡言、过于内向、不喜交际。
2、心里影响。主要体现在:焦虑、抑郁、恐惧、胆小、敏感。
三、开展父爱教育的方法:
(一)、关爱学习。1、要求孩子上课专心听讲。听明白老师讲的内容,该做什么,怎么做。2、规范孩子认真作业。在完成作业时,先要搞清楚作业的要求,再按照要求完成,书写规范、整洁。3、引导孩子多读书。除了读背课内的书,还应该多读课外的书,丰富自己的知识。4、培养孩子不耻下问。由于孩子胆小、信心差,有问题不敢问老师或同学,所以老师要经常帮助、鼓励孩子有问题就要问老师、同学,养成不耻下问的良好习惯。
(二)、关爱生活。1、关爱饮食。随时关注孩子吃饭,学校的饭菜好不好吃?吃饱了吗?在家里吃些什么?2、关爱个人卫生。平时留意头发是否较长,是否勤洗头洗澡。发现有做的不好的及时指导学生改正,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3、关爱衣着。给学生讲我们的衣着要干净、整洁。4、关注日常行为。时刻关注孩子日常的言行举止,是否存在不良行为,着重从文明礼貌进行教育指导,对人要有礼貌,懂得尊老爱幼,建立父爱的亲情感。
(三)、心理疏导。1、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在心里方面存在什么问题。2、结合孩子的表现分析原因。3、谈心。班主任要像父亲一样坐下来和孩子和蔼可亲的说说心里话,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对症下药,解除心里阴影。4、树立自信。在进行心理疏导后要及时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只要孩子有了自信心,就能对生活充满希望,感受到父亲的温暖,心里乐滋滋的,学习就有动力。
一名教师可能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快乐、希望,让每一个孩子在父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