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下家校互动的有效途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期   作者:刘彩嫦
[导读] 如今进入到了全媒体时代,给学校组织家校合作和互动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摘要:如今进入到了全媒体时代,给学校组织家校合作和互动提供了更大的便利,能够有效增强家校合作效果。结合初中具体情况,分析了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全媒体时代”下有效组织家校互动途径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可以给各初中开展家校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全媒体;家校合作;家校互动
        学生的成长中,家庭和学校对其影响最大。家校间有效互动,能够形成教育合力,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家校互动会受到地域、时间、载体等因素制约,应用网络媒体可以建设良好的家校沟通平台,尤其是全媒体时代,可以应用全媒体增强家校沟通质量,对家校互动有重要作用。
        1、家校沟通具有的问题
        1.1社会方面的问题
        老师和家长都认可素质教育,可是具体操作中还会受应试教育及社会功利思想等影响,进而过渡重视学生成绩,社会媒体也大力宣传考试,进而增强了分数至上思想[1]。教育主管部门不重视家校互动,不对家校互动提供指导方法和意见,学校各自为战,进而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1.2家庭方面的问题
        家长参与家校互动的积极性不高。不少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所以不关注家长学校、家访等学校开展的活动,同时也会因为时间、路程等原因抵触学校统一召开家长会及举办家长学校等活动。家长不能和学校更好的互动,导致部分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方法及理念不能准确理解,在学校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及学生情况反馈和交流时,有些家长对学校的意思产生曲解,进而导致家长、学生、老师间会产生隔阂,进而影响教育。
        1.3学校方面的问题
        学校重视升学,为在升学竞争中取得好成绩,而忽视家校互动活动。并且,传统方式的家校联系很多都是报告会、集中形式的家长会,家长和学校的交流具有整体性和单向性,家长的表达机会少,也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另外,学校的信息缺乏针对性,对家长想要了解自己孩子具体情况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家长不能产生共鸣,家庭教育比较被动。
        2、“全媒体时代”有效组织家校互动的方法和途径
        2.1国家政府要对全媒体应用进行重视,并在物质及制度上进行保证
        国家政府有关人员要对网络媒体的发展进行正确认识,了解到应用全媒体可以建设良好的家校合作平台,能够拓宽家校互动渠道,进而让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交流[2]。所以,政府要对学校投入相应专项资金,解决相应人员及硬件设施问题,同时根据地方具体情况制定网络家校互动制度,给学校提供相应规范化指导意见,并把网络家校互动定为德育工作中的内容,加入到职称、奖励等评选中,进而确保老师积极参与。
        2.2建设全媒体家校互动制度
        学校是进行学生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全媒体背景下开展家校互动,学校要起到主导作用。第一,设置多媒体融合的网络互动平台。全媒体时代中的各媒体间相互交融,学校要有效利用和发挥出QQ群、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钉钉群、短信平台、博客微博、人人通、校讯通等优势,以多元互动平台组织家长和学校的交流。

比如,一些信息和通知可以利用短信平台发布,一些教育案例、心得可以在博客中分享,并利用QQ群、微信群实施实时交流互动,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人机互动,使家长可以便利地获得各种教育信息。第二,进行培训提高家长的媒介素养。家长因教育经历的影响,对新技术不了解不会用,学校可以组织线上线下培训,让家长学习到有关知识,并能够及时回答家长的一些问题。
        2.3以移动终端APP进行资源共享
        学校可以利用移动终端APP,让老师、家长、学生登陆,进而进行学校相关信息查询,比如成绩、出勤、奖惩等内容,也可以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查找相应微课,利用人机互动开展自主学习和进行查漏补缺。老师与家长能够利用APP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时间进行了解,能跟踪学生学习,并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等,可以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和处理。同时,老师可以通过移动终端APP对班级课堂进行实时直播,家长能够通过各类的APP参与课堂讨论。比如,老师组织青春期主题班会,在全媒体时代,老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然后讨论的方法,可以应用全媒体技术让家长通过电脑或手机APP观看班会直播。家长也可以利用手机APP以文字、语音、视频等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老师有选择的在班级分享。学生也对父母道的青春趣事、经历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青春期困惑,老师和家长可以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了解,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应用全媒体技术,老师可以把学生的课间活动、就餐情况、宿舍生活等通过手机APP 转播,使家长可以便捷地了解到学生在校生活情况;也可以利用手机APP,实现家长、老师、学生进行视频对话,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进行家访,进而获得良好的家校互动效果。
        2.4家校互动需要家长的参与
        家校互动必须有家长的参与,才会让学校了解社会及家庭信息,进而让学校教育和社会衔接紧密,同时对学校的教育改进和完善进行有效监督[3]。所以,一定要确保家长参与率。利用网络媒介,能够增强家长参与质量,家校互动中,家长的地位更趋于平等。另外,家长要明确自身及学校的权利和义务,接受和吸收学校的建议,表达自己的正确观点。同时,要进行提升自我,增强媒介及教育素质,进而促进教育的有校开展。
        2.5学生要参与家校互动
        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开展家校互动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引导和鼓励,让其参与到家校互动中,进而使其抵触心理有效降低,同时激发学生的智慧,给相应教育活动做出贡献。使全媒体平台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真实反映,引导学生在网络表达真实想法,可以匿名发表观点,进而实现平等交流,进而使学生体会到网路的好处,进而拥护网络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媒体时代”下开展家校互动,是现代教书育人的新途径,通过实践证明能够获得良好效果。教学老师要重视家校合作和互动,对开展和组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行有效解决。有效利用全媒体技术,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实现学校、家长、学生平等交流。网络平台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对学生的各学科教育、生活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并不断更新教育思想,促进家校互动的顺利实施,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晓兰. 浅谈信息化时代职业院校的家校互动[J]. 新校园:阅读版, 2018(1):37-37.
[2]马华平. 基于“微时代”视野下的家校互动的策略研究[J]. 好家长, 2019(16):203-203.
[3]刘洁[1]. 优化策略 当好新媒体时代的班主任[J]. 散文选刊:中旬刊, 2019(3):259-2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