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一项教学活动。本文通过论述小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增强自信和自我管理能力、引导良性竞争,力争双赢等,找到与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中的“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契合点,从而论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组合作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
所谓核心素养,即是 “个体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 朱明光. 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G].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及其对核心素养落实的作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一项教学活动[王攀峰,张天宝.小组合作学习: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J].教育学术月刊,2008,09:13-16.]。它以集体成绩作为评价依据,体现集体的智慧和个人合作交流能力,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学习的目的。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丁敏.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J].现代教育科学,2010,06:72-73.
]。
(二)小组合作学习对落实核心素养的作用
合作学习之所以能被引入课堂,是因为其本身存在很多优势:形式上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模式上能注重学生间的沟通交流,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机制上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其在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双赢,不断拓展学习空间。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核心素养落实中有哪些优越性呢?
1、合作意识和责任感——社会参与
在新时代,学生不仅要学会独立学习,还要善于合作。在学习上,笔者不倡导个人英雄主义,学会协作才是王道。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影响,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包容学习”的心态和协作学习的经验。
为此,我们要经常性地开展小组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兼容大度”的品格,消除对人对事的偏见,正视自身的不足,接受他人的意见,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
核心素养的“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每一个学习小组可以看成一个社会的缩影,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中,学生在组内各司其职,能够增强其责任感和合作意识,以至于为走进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增强自信和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发展
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习惯主导课堂,用讲授的方式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兴趣下降,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合作学习的引入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一起预习、复习、巩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增强自信心[神惠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教师角色与学习评价[J].中国大学教学,2016,02:94-96.]。这样的学习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重担,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机会,让他们轮流走上讲台讲解难题、呈现预习情况,收获不同的学习体验。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首先要尊重人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存在性,因而要求学生能够发展身体、心理学习等方面的素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也就是说每一个小组的同学性格、兴趣、特长具有差异。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中,他们可以各显其能,激发其潜质,从而培养他们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的心理品质,并且在小组任务的驱动下,为了不给小组拖后腿,他们也会具有自制力,调节和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提高抗挫折能力。
3、良性竞争,力争双赢——健全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这一主题的实质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有一个问题必须正面回答: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有浓厚的竞争色彩。学生都视学校是一个竞争的场所,每个人都想胜过他人。这种竞争教育把一个人的成功建立在其他人失败的基础之上,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学生们养成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应的利己行为。这将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合作学习避免不了竞争,重要的是要排除恶性竞争,让良性竞争推动学生的合作学习,鼓励其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其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常模参照评价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邓仕民,黄晓辉,熊元红.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冲突与调适[J].教育探索,2015,06:24-26.]。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集体意识,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努力,极大地发挥个人力量,最后实现双赢。
三、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核心素养的落实确实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并为其在未来的社会参与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在认真研读教材、在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内选取合适的教法,切实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