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突破传统的单向传授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刻不容缓。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针对如何打造小学低年级语文“趣活实”的课堂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情引趣;教法灵活;回归文本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突显“趣、活、实”的课堂教学特点,正如贾志敏老师所说:“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打造充满活力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自主参与,让学生在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与成长。
一、激情引趣,乐学不疲
教师高超的教学技巧及生动、幽默、煽情的语言,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整个课堂书声琅琅,动静有致,高潮迭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则会因言语的交锋及思想的碰撞而产生智慧的火花和情感的升华。
(一)利用优美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直观、具体、形象的事物,可以让注意力更持久,更集中,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在学习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的时候,学生品读到“荷叶是什么样子时”,我在大屏幕上展示了几幅美美的荷叶图。孩子们看着那一幅幅碧绿的荷叶图,顿时惊喜得“哗”声一片,他们愉快地仿佛置身于荷塘之中。纷纷兴趣盎然地读起了句子“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而且读得有滋有味,对荷叶也有了更具体,更形象的认识和感触。
(二)注重情境教学,增强感染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情,可以通过多媒体或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打造“趣味”新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化枯燥为乐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年级下册的《羿射九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神话故事,我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播放了这个故事的动画视频,学生马上就被吸引住了,随着情境动画认真倾听课文范读。因为对这样的学习活动产生了兴趣,从而表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又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的“字词句运用”时,我通过一些表情图引导学生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这些表示心情的词语之后,让学生亲自演一演各种表情,只见孩子们马上变成了小小表演家,把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当时的心情表演得淋漓尽致,而且乐在其中。像这种生动活泼而又轻松的学习情境,还可以是游戏、竞赛、动手操作、角色表演等等,都可以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三)语言幽默风趣,营造愉悦氛围
教师的语言是课堂的调和剂,灵活运用幽默风趣的话语去引导学生,能让整个课堂变得愉悦而有趣,给学生美的享受。如教学二年级《狐假虎威》这篇课文,在理解文本内容时,师生可以模仿不同的动物说话的样子,特别是狐狸和老虎说话的语调和语气,要夸张一点。
充满童趣,生动的语言很自然地创设了一个童话般的小情境,让学生在视觉的感受中渗透了快乐的情绪,放飞自己的想象,仿佛就是课文中的主人公。
二、教法灵活,启发求知
(一)朗读形式多样,活跃课堂气氛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书声琅琅才是语文课的本色,那么如何才能让读书活跃起来呢?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读的方式方法要丰富多彩、面面俱到,才能点燃学生的朗读热情,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根据课文特点,可以借助的朗读方式有:范读、领读、动画配乐读、齐读、指名读、轮读、师生合作读、带动作表演读、男女生对比读、分角色读等等。教师精心设计的一场别具一格的朗读,可以做到以读悟情、以读代讲、以声传情、以情动情的效果。
(二)合作探究学习,活跃学生思维
传统的教学是单向传授,缺乏激情,无法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积极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尊重个性的发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更能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好最佳的时机,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师生对话,小组合作,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学生在互动中,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观点,既活跃了思维,又让他们感受到分享和学习的快乐。
(三)运用儿歌教学,增强课堂活力
儿歌的特点是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把儿歌带进语文课堂,特别容易满足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模仿欲望。我在教学二年级的《葡萄沟》这篇课文时,就编了一首《数葡萄》的儿歌,同时配上了《数鸭子》的音乐,在学习完第二自然段之后就教学生唱一唱这首儿歌。不仅让课堂活跃起来,还能加强学生对课文的记忆。而我在教看图写话时,以《植树》为例,就根据写话的方法和技巧又编了一首儿歌,用的也是《数鸭子》的音乐,歌词如下:“看图写话,我最顶呱呱。快来快来听我说,写作好方法,看图看图,先来读题呀,从远到近,从上到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什么时候有谁在哪里?谁在那里干什么?干呀干什么?人物动作神态和语言,我要把句子写具体,我要把标点写清楚。看图写话,我最顶呱呱,小小作家我真棒!我真棒!”通过这首儿歌,消除了孩子对写话的恐惧心理,也培养了他们对写话的兴趣,让他们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中,轻轻松松就掌握了看图写话的技巧。
三、回归文本,简单实用
小学语文的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在低年级,字词句的教学是重点,扎扎实实学好字、词是阅读教学的基础。首先,在讲授新课的时候,要通过图片、实物、情境等多种方法和形式的训练,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快乐识字、轻松识词,加深学生对字词的记忆和理解。其次,随文学习时进行句式的训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如“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抓住了荷叶的形状和颜色进行描写,教师可以结合课后练习:苹果、西瓜、香蕉等是什么样的呢?孩子们通过观察图片,就能描述出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并且说出完整的句子。再次,适时拓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学完《蜘蛛开店》这篇课文之后,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教师引导学生将文本向文外拓展,给学生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
结语:
“趣活实”的新课堂,和谐的氛围和平等的师生关系,让老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