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期   作者:黄志祥
[导读] 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学生对教学课堂的反馈,成为教师提高课堂质量、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摘要] 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学生对教学课堂的反馈,成为教师提高课堂质量、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课堂上,要注重师生互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学会思考,有创新学习的欲望。因此,重视课堂互动可以有效地改善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二年级;语文;师生互动
前言
一、师生互动的含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学的互动是师生之间意义表达和接受的过程[1]。互动方式的差异,就会使对意义的接受理解有区别,无意义的相互交流会让对意义的理解不正确,对于学生的学习没有好处。同时,只有一个方面的意义交流,比如对学生表达教学意义,这样的独白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也会使一方的疲劳和厌恶。双方意思的明确表达对于双方的接受和互相交流有好处,提高每个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师生互动是双方意思的表达。通过各种肢体语言、口头语和各种感官信息的交流,实现对方的信息互通。二年级的学生与其他高年级相比来说,他们的心理发育还不够完善,不能把心思完全用在课堂上。所以,课堂互动对学生专注于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上课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二、提高师生互动质量的策略
         在课堂上,尤其是课文介绍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主题设计中的大问题,为学生创造足够的参与空间。所谓“大问题”,是指问题更具包容性,不仅限于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回答,特别是用发散性思维来处理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一是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来处理问题,学生还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探究其他可能的答案;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学生需要摆脱刻板的思维;三是,问题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接触到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看似茫然的情况下,通过思考找到一条光明的道路。第四,我们可以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只是一种思维和语文学习[2]。大问题的设计可以有效地传播学生的思维,拓展师生互动的空间。

        
三、设置开放问题,预留互动平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职责,而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作为参与者融入其中,提高课堂互动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了解这一内涵,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当中只能通过老师设计好的几个问题来确定,或者增加几个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的心思吸引到课堂上来。其实学生本身的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在我们的教学设计当中,应该通过教学内容精心安排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来让学生进行思考,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来。

比如,使用探索式教学法,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内心观点,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对他们进行鼓励,在适合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引导,不管他们表达的观点是否正确,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好知识,而且还能让他们对语文课保持长久的兴趣。

四、重视重难点的点拨,为互动加力
         课堂是旧知识的消化吸收,是新知识的学习,是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学习整合[3]。当课堂互动遇到困难时,很容易打断学生的互动。如果老师不给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就会降低。然后,当学生遇到新知识时,具体来说,首先,教师的指导必须及时,不能耽搁太久;其次,教师要注意指导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而不是等待答案;最后,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忽略。互动不仅是通过口语表达进行的,而且是通过各种动作和行为进行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听讲,还要观察学生的行为,使他们的互动不受干扰。教师要充分分析学习中的困难,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找出知识的共同点,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能最大程度地运用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外部环境与自身学习的互相交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对重点和难点的引导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把所有学到的知识都能用到我们今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当中。


五、一个都不能少,全班参与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不可能能让每一位同学都跟上教师的节奏。究其原因有很多:一是学生性格不同,有的开朗,有的腼腆。外向型的学生更容易参与课堂,而内向型的学生则不太可能相互交流。其次,有些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由于自己的叙述,很少引起班上师生的注意,参与度低。第三,它是由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决定的。二年级学生长时间不能集中注意力,偶尔的游荡会使学生很难跟上后续的学习,也容易导致学生心思不在课堂上。事实上,这类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被老师忽视,他们会更加关注积极参与的孩子。因此,为了使这样的事情不出现,教师在教学互动时要注意观察学生,首先教师对那些总能积极与教师互动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要让他们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他们不应该忽视那些不积极跟随的学生,对于不同的学生,在适当的时候调动他们的兴趣,最终提高他们的水平,鼓励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之一[4]。教师对平时可以参加一些互动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提出一些他们能回答的问题,最后可以使全班同学都乐于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中来。
结语
         小学语文特别是较低层次的语文教学要重视师生的友好互动,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不同点,以合理的提问指导学生,给学生足够的表达自己的互动平台,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营造温馨的师生互动的气氛,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白丽萍.浅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明日,2018,000(032):P.188-188.
[2]鞠群芳.浅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魅力中国,2019,(23):212.
[3]李艳.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读与写,2019,16(8):72.
[4]苏明金.浅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语文课内外,2018,(34):37. DOI:10.3969/j.issn.1672-1896.2018.34.0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