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探讨 黄文联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黄文联
[导读] 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电网运行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为保证电力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发挥作用,各类先进技术被融合应用到系统建设当中,自动化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可以很好的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但是安全控制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
        广西博阳电力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市  530000
        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电网运行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为保证电力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发挥作用,各类先进技术被融合应用到系统建设当中,自动化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可以很好的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但是安全控制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研究有鲜明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控制
        引言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与电力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且这一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电力,这就需要加强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保证技术能力不断提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企业为提高综合效益,实现持久发展,就要积极应用自动化系统。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正在逐步推广电力自动化系统,力求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在应用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控制对策。
        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安全控制问题
        1.1设计水平不高
        尽管说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管理活动中,相关设备发展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不过电力设备水平始终会给整个系统的安全管理造成困扰,特别是在用电量急速增加时,难免会导致设备运转负荷的加大。一旦说有关技术人员未能实时性更新和维修电力设备,时间久了,则会令设备出现严重老化,难以承担过大负荷的输出电量,进而令电力系统催生更严重的故障。除此之外,在这部分安全管理活动中,对于设备的要求也相对严苛一些,一旦说设备难以满足整体的技术规范标准,将不足以落实预设的安全工作目标,严重时更会直接引发一系列事故,令电力系统陷入大规模的故障危机。
        1.2系统与设备的质量不完善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存在许多故障,诱发故障的原因比较多,其中,电力设备的质量问题占据较高比例。设备性能不完善,质量存在安全隐患,会给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带来许多风险,而这主要就是由于设备的生产技术不过关造成的。一些设备生产商为了降低成本,就会采用不过关的生产技术;没有对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即使设备的质量存在安全隐患,也没有及时被发现,当设备投入使用后,问题就会显现出来,从而影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正常运行。还有一些生产商没有考虑到设计规范的严谨性,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生产后的设备与相关规范要求差异较大。企业在选择和采购电力设备时比较粗心大意,没有考虑到设备的实际情况,忽视对设备的检查,设备虽然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但其质量却无法得到保障。一部分工作人员在操作电力设备时,没有完全掌握相应要求,操作存在不规范之处,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不到位,同样会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尽管在进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设计时会不断完善设备的功能,但设备质量却无法保证。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安全控制优化措施
        2.1优化设计方案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案,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当前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以及电网的连接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为所用电力设备的类型较为复杂,电网的发展速度不均衡。因此需要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优化,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自动化程度。在具体的设计中,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思路进行设计。第一是加强分布式设计方法的应用。分布式设计方法是指对电网中的每个单元进行单独设计,比如测量单元、保护单元和警报单元等,从而防止不同单元之间的相互干扰,提升安全性能。第二是简化电力系统设备。加强对多功能继电器的应用,减少二次接线,对主控系统与开关柜采取分布式设计,能简化操作流程,降低由于操作原因造成的安全问题。第三是提升电力系统的兼容性,使电力系统能充分满足不同环境下的需求。
        2.2加大投入力度保证设备质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离不开设备的支持,要保证设备安全、可靠,才能保证安全控制工作顺利进行。


        (1)要加大对设备的投入,不能只为降低成本而选择廉价、质量不过关的设备。在选择设备时,要做到货比三家,严格保障设备的质量。
        (2)要加大对设备的审查,坚决杜绝不合格的设备混入其中,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安全系数。
        (3)加强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将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确保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设备安全可靠。此外,还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使其能够对安全控制与管理工作充满责任感,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测试,使其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在培训时,要为管理人员讲解电力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使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
        2.3采用线路编码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安全控制需要从自动化系统整体进行考虑,遥控系统作为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对于数据细信息精度的要求较高,一般来说,系统运行时,信息点与主站线路之上的数字相互对应就可以保证信息传递质量,这就要求在信息采集之后,对信号点进行精准编号,并且需要对断路器进行控制。线路编码的方法刚好可以达到以上目的。线路编码又会被称之为是信道编码,不仅可以减少信号传输中的直流分量,而其可以减少低频分量。常见的方法有扰码二进制、字变换码、插入型码。其中扰码二进制方法应用较为广泛。扰码的目的是抑制线路码中的长连“0”和长连“1”,便于从线路信号中提取时钟信号。由于线路信号仅通过扰码,所以SDH的线路信号速率与SDH电口标准信号速率相一致,这样就不会增加发端激光器的光功率代价。
        2.4提升遥信取样电压
        遥信系统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电力系统电磁影响,则主要是因为遥信系统为弱电系统,并且通常情况下RTU电压被限定在24V。针对此种问题,本文建议可以才采用提升遥信取样电压的方法降低电力系统电磁影响。具体而言,将RTU电源电压由24V提升到220V或者是增加180V,不仅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可以降低外界电磁影响。就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安全控制情况而言,此种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可以很好的避免数据错误。
        2.5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工作人员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时主要的一部分,所以,要从现实的情况为出发点,建立一个工作能力和素质过硬的团队,这也保证了安全管理的工作。现在人们的生活也逐渐走进科技社会,这也是将信息的技术与人们的生活相结合,也要融入到生产当中。在进行工作作业的时候,运用下面几种方法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第一,根据电力公司的发展出发,让员工了解每一项工作的职责,在工作的时候,要学习新的知识,达到企业的要求,员工还要调整好自己对每项知识的了解。第二,设计出合理的培训任务,经过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可以让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得到加强,还会提高综合的工作能力,这样做可以更准确的完成对应的工作需求。第三,建立轻松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管理人员在企业中对工作的积极性。
        结语
        总的来说,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网的正常运行有很主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要保证电力网可以合理的工作,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要知道相应的技术手段,提高员工在管理时的各方面能力,与此同时,在这个基础之上,规划一份有效的管理方式,保证电力系统可以稳定的进行工作,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惠晴,宋靖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和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9):179+181.
        [2]谈小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6):135-136.
        [3]周洪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和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2):190-191.
        [4]范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问题分析[J].科技风,2018(31):160+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