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期   作者:赵玉莲
[导读] 习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摘要:习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针对目前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基于"生活教育"思想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促进习作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生活教育、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探讨。
前言:
小学语文教学最注重的就是阅读能力,为此有的写作教学就相对没有跟上。传统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往往都采取的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和观念,让学生只训练写作给他们既定的主题。这就给学生带来了问题,他们往往会对写作丧失兴趣,还可能会对语文阅读产生疲劳。主要就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没有与时俱进,让学生在写作中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为此本文就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进行探讨,让教师注重对学生自身的关怀,从根本上进行解决。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观念与方式的落后
         学生对于语文习作教学不喜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教育的观念和方式落后,造成了习作教学的问题。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大部分学校还都是年迈的老师,他们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笔试成绩,应试教育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对于学生采取的还是灌输式教授。对他们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填鸭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主动性,还提不起来兴趣。这样不仅让学生在习作教学上的效率降低,还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上产生枯燥无聊感。为此习作教学中,教师的问题占据很大部分,他们采取的传统教学方式就是进行习作批改,文字留言这样对于学生来说会很影响他们的写作兴趣,这样就丧失了写作效率。
(二)失去学习兴趣,
学生对写作教学丧失学习兴趣才是最大的问题,当前,许多小学生对于写作都是敷衍的态度,他们将老师布置的写作当成一种任务来完成,不顾质量和效率,只顾速度和任务。他们没有对写作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加上教师在课堂教育上忽略了学生本身的感受,这就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语言发挥,没有东西写出来,他们都依赖着交上去的习作有老师进行批改,习惯性的依靠老师。这就让学生丧失了自我能力,他们没有关注更多的写作素材导致自身的眼界不宽阔,此外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没有学会引导他们对事情进行关注的能力,导致学生丧失一定的观察力,这就影响了她们积累素材,即使生活里有再多的素材也都是过眼云烟。
(三)学习态度不端正,抄袭网上作文
有更严重的学生会产生应付心理,不认真写作,为了完成任务在网上进行抄袭,直接完成上交作业。

教师往往为了达到课堂效果,会给学生布置很多的写作内容,这就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教师注重任务的数量,学生也保证不了习作的质量,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让他们直接捡现成的抄袭,再加上教师的直接批改掠过,给学生带来侥幸心理。
二、基于“生活教育”思想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一)充分挖掘开发教材的习作资源
要学会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考的唯一资料就是教材书,教材是在学习中他们接触的最多的书。新课标的不断改变让语文教学里的内容也越来越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教师就应该要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对教材进行讲解,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教材的理解,保证语文习作教学的效率。第一,教师对于教授的内容进行创新,在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扎实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讲解,让他们将教授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比如在进行朱自清的先生的《春》一文中就可以组织学生们出去踏青,在公园内欣赏朱自清先生描写的种种美景。在学习《荷花》的时候,可以让他们一起欣赏荷花,或者是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荷花的图片播放,让学生们实际观察然后在课堂上在进行讨论,加强它们对文章的理解,加深印象。在学生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在对文章所用的描写手法进行讲解,让学生们先模仿这写作,这样既加强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更加容易写作。其次,在进行写作的时候,教师布置作业也要学会创新,利用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可以让学生每天写日记锻炼,日记模式可以分小组进行,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写作日记的感想。还可以在习作课上进行练习,分小组练习,教师主要就是让任务发不下去,不要求数量多少,要求质量优秀。让学生们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写作的锻炼。比如在进行《动物名片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生活中见到的动物,让他们模拟或者是扮演这些动物,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力,让他们参与这一过程,来为写作进行积累,让他们学会将生活和写作结合起来。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生活知识”,在生活中观察写作素材。
(二)对校内外生活的习作素材进行挖掘
学生大多时间都是在学校内,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素材进行挖掘。教材中除了一些和生活相关的素材,教师还可以组建学生进行校园内游览,写生等,比如观察学校内开的花,或者是采摘校园内种植的水果等等,分小组进行比赛。或者是通过组建一些活动和游戏,比如进行成语接龙或者是捉迷藏等,让学生参与进来,方便他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了解自己的心情,用上自己的语言进行心情描写。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参加丰富的校园生活,在教师节,元旦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进行一些比赛。比如辩论赛,书法大赛等等,让学生们在参与这些小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过程让他们积累写作经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保证他们的写作充满生活气息,这对于提升他们的习作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结语:
最后,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探索欲和好奇心最迸发的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的爆发力,让他们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在“生活”中进行写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全方面开拓他们的思维,以此为他们健康发展作出基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并用语言去描述生活。
参考文献:
[1]何爱玲.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探讨[J].学周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