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的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张亚珍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张亚珍
[导读] 摘要:PPP模式的全称为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这种管理模式是一种将政府与社会资本融合的管理模式,被简称为PPP模式。
        中冠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PPP模式的全称为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这种管理模式是一种将政府与社会资本融合的管理模式,被简称为PPP模式。这种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将政府机构与私营企业之间的合作连接起来,通过对非公共部门的资源进行辅助使其能够获得足够的公共产品,这样能够保证不同的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公共部门职能,为私营企业带来更为良好的经济效益。就目前来说,PPP模型已经在我国地方政府的各种工程项目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在项目成本的管理中,也展现了其特殊的优势。本文中将PPP模式应用于市政园林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中,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管理路径,旨在为我国市政园林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PPP模式;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分析;管理模式
        在开展传统的成本管理中,地方政府的各项工程成本控制工作与造价控制完全相同,相较于传统的管理模型来说,PPP模型能够更为有效的对各项审批项目进行审核,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好造价管理层面上的分析;因此对于我国的市政园林工程管理来说,开展PPP模式下的造价控制分析工作,能够使我国城镇现代化建设获得长足的进步,这也是我国市政园林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PPP模式的概述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被称为PPP模式,PPP模式是2014年以来我国推广应用于市场中的一种新型资本管理模式,自从将企业的应用于市场的成本管理中这种管理模式在我国各个行业均得到了极为快速的发展。直至2019年,我国PPP综合信息项目平台上投资并注册的资本量达到了数10万亿元,其中包括PPP项目有11,000个以上,而且其中大约有50%左右是市级的PPP项目。对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来说,做好市政园林工程的造价控制是保证城市建设的主要方案,而在进行近年来的城市化建设,是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我国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理解,再进行管理时存在的问题和多样性,通过合理的成本核算来明确其中的造价风险,探讨将PPP模式应用于不同建设工程的项目成本管理中的方案,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经济状况得到有效的控制,使资本的利用度最大化的发挥。
        二、PPP模式下的市政园林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PPP模式会增加市政园林管理成本
        在开展PPP模式时,不仅包含了我国政府的基础资本也将社会中的民营资本纳入其中,并且在进行资产管理时,各项财政的分析和资金的利用依旧以私营机构执行。然而在进行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析时,政府的信用风险相较于民营部门来说明显更低,这种信用差异则导致私营部门在进行资金管理时出现了较大的财务管理成本。私营部门如果想要进行城市园林项目的正常招标,不仅需要考虑项目存在的风险以及建设完成后的整体利益表现,还需要考虑在进行项目建设时,银行的贷款利率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市园林项目的建设成本增加。
        (二)PPP模式容易导致市政园林工程发生垄断建设
        在开展市政园林工程项目的建设时,如果将PPP体质作为引导,其中的投资量较大,并且工程在建设时工期较为紧张,私营部门考虑到的一方面是资金的回报率,另一方面需要考虑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PPP模式在引导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对私营部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但这也限制了私营部门的财务管理质量,在设备和资源都不足的状况下,市政园林工程在开展时也存在较多的问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市政机构与市场中私营部门合作的选择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竞标活动的良性竞争。除此之外,在我国存在特许经营体系的背景下,这种运行模式对私营部门投资垄断空间造成了影响,大大降低了私营部门进入市场投入资金的积极性,无法使质量改进工作有效发挥。


        (三)PPP模式的合同款无法有效约束市政园林工程建设
        在开展PPP的建设时,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意识到了城市园林项目建设质量的重要性,并且在进行合同条款的规定时具有了更高的严格性,导致其中的灵活性降低。虽然合同条款的规定内容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但其中的灵活性降低则会导致合同条款无法准确处理,对未来不可预测事件的状况,在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很容易与私营部门发生纠纷。如果在项目的后期完成阶段内,出现了合同内未见规定的状况,合同没有随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就只能强行按照合同条款对整个项目的全部成本进行调整,这就导致项目较为生硬,对于私营企业的可得利益来说会受到影响,政府部门也无法获得满足要求的市政园林建设质量。两方在合同的影响下出现了双输的情况这势必会增加一部分公共使用的短期投入资本私营部门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信用度也会随之降低。
        三、市政园林工程造价的PPP模式管理方案
        (一)市政工程造价的优化
        在进行市政园林工程项目的建设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重自身的思想转变。严格做好在施工过程中不同参与单位的统一管理。例如在进行PPP模式中,政府属于项目的高级管理人员,对项目的具体运行状况进行管理,而民营部门则在运行过程中,以合作者的身份,按照政府的需求做好相应的工程建设,并且在建设时,由政府与整个项目单位承担共同的风险。所以在PPP项目的合同中,应当明确规定两者之间需要保持主体平等的关系,政府不可随意对民营部门进行打压,而民营部门也需要保证园林建设工程的质量和预算成本,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或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在成本方面,民营部门需要根据市场价格的相关标准来制定完善的成本预算,而政府也需要行使自身的权力,为民营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当做好当地城市居民的保护工作,尽可能降低市政园林工程对周围环境以及城市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在PPP模式下,为了保证市政园林工程项目能够为城市居民带来足够的社会效益,就需要做好造价项目的管理,考虑其中的成本状况。
        (二)提升PPP模式的市政工程造价管控
        在PPP模式下,需要有地方政府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分析,了解其中存在的可变性和地域特性,通过合理的调整来使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符合建设需求。尤其是在进行设计管理时,需要明确其中的设计总成本以及成本技术管理中的经济因素,通过多因素的分析来尽可能的对成本进行控制。而在工程前期的准备过程中,成本估算中的动态管理需要进行有效的加强,保证工程建设符合当地区域的建设发展特征。PPP模式在应用时能够有助于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而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政府部门和民营部门应当统一合作,采用综合统一的成本控制措施来明确项目成本,在控制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对策探讨。
        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市政园林工程建设对于我国城市化发展来说有积极意义,我国相关部门应当意识到PPP模式的重要性,并合理分析PPP模式的应用弊端,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将成本控制应用PPP模式加以约束,这样能够使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合作质量更高,通过有效的管理提高我国城市市政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文平,郭静静,刘希娟.PPP模式下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08):14-15.
        [2]王皆荣.PPP模式下的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居业,2019(12):166-167.
        [3]李连,王琴.PPP模式下的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居舍,2019(23):107.
        [4]张锘莹. D园林公司PPP业务适用会计准则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5]赵炼.PPP模式下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2):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