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罗琼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期   作者: 罗琼
[导读] 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

       摘要: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只有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才能更好的参与语文课堂知识学习,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激活小学生语文学习思维时,灵活应用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应用激活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时,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具备的意义为切入点,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全面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习思维;激活;小学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应注重激活小学生语文学习思维,有利于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给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由于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没有意识到尊重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重要性,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同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小学语文知识内容的欲望,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为了确保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不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1探究小学语文教学时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具备的意义
1.1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综合能力
         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分组,组织学生共同探讨语文课本知识内容。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思维。学生通过探究方式,可以更好的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有利于对事物充分进行认知。语文课程作为所有课程的基础学科,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由于小学生处于思维比较活跃阶段,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教师在课堂上应合理应用学生这个心理特征,引导学生不断探索语文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习的语文知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当中自主发现更多的语文知识,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意识到日常生活和语文知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习更多语文知识,有利于全面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能力。
1.2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更多的标准和要求,教师应帮助学生更好顺应多元化发展需求。小学语文作为语文教育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小学语文学习对学生之后的个人发展和语文学习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时,需要教师做好创新教育工作,创新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更好的激活小学生语文学习思维,可以有效培育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提高自身语文修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活动,同时学生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相关观点。课堂上教师应根据语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语文教材内容,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学习思维相关措施
2.1融入日常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学习语文思维
         通过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给学生融入更多语文知识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时对所学习的语文知识进行充分认知,对生活有着更深入体会,有利于更好的激活学生语文学习思维。语文教师应灵活将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引导小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抒发真实情感。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黄果树瀑布》语文知识内容时,语文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生活当中的一些情况,进行深入思考。

“哪位同学看过瀑布?”“谁去看过黄果树瀑布?有哪位同学能说一下普通瀑布和黄果树瀑布二者间存在的差异?”通过采用提问的方式,班级有位学生针对教师的问题进行回答,聊一下自己看到黄果树瀑布后的真实感受。班级其他学生通过这位同学的真实描述以后,和本篇文章进行对比,能够了解到课文记载和学生描述上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将小学语文知识点和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结合,积极培育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将学生日常生活和语文知识进行串联,能够逐渐培养和激活小学生学习思维意识,在学习时能够逐渐提升小学生的思考能力,给之后的语文知识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2.2给学生创建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第一,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全面掌握学生自身心理特征,根据班级学生具备的特征和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充分展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定位,制定完善的语文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需要教师认真听取每位学生的不同想法和观点,更多的去包容学生以及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表不同的意见,激活学生学习思维,逐渐提升学习语文主管能动性。第三,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去户外对动物和植物进行观察,能够充分认知大自然,在观察和参观过程中能够逐渐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语文知识更好的应用到生活当中,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采用开放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潜力,使学生更好展现自我,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语文信心,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综合能力。
2.3小组合作语文学习模式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避免教师采用灌输式语文教学模式。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控制,有利于全面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合理设置学习任务。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相互讨论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过程中,能够思维碰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展现出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思维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同时作为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需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做好引导者角色,注重激活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充分展现出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作用和地位。引导小学生自主参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给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更多新鲜事物,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思维,不断提升学生思维意识。不仅确保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给学生在之后的语文学习中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包根行.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学习思维[J].学周刊,2020(11):75-76.
[2]张海燕. 关于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47-148.
[3]卢友玮.“让学引思”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多视角建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5):69-71.
[4]耿亚东.巧设质疑,启动学生学习思维——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维训练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6(05):74-75.


作者简介
姓名: 罗琼
出生年月:1966.10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云南曲靖
职务/职称:副高
学历: 大专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