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032
摘要:本文基于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新建工程,分析了现阶段行业内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涉及到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隧道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的诱因,包括未落实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施工操作人员危险敏感性和安全意识欠缺、地质勘察不彻底、专业技术人员欠缺等。随后从严防浅覆土出洞坍塌事故、施工设备安全管理、隧道内施工车辆运输安全保障以及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等方面列举了促进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为促进隧道施工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上海沿江通道;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相较于常规工程施工项目,隧道施工更为复杂,这就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并能在各环节高标准作业。除此以外,隧道施工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相关人员对其各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1]。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要在整个施工进程中,发挥监督整改的作用,在保证隧道施工项目总体进度的前提下,还要确保相关施工技术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整体工程项目保质保量、进度合理、安全稳妥地向前推进[2]。
1.隧道施工常见问题
上海市作为一线城市,人口密度很大,这就对其城市通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常规路面交通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隧道交通的迅速发展,为其分担了部分出行压力[3]。我国隧道工程正蓬勃发展,但在其建设过程中,仍然会经常性出现部分安全事故,事故的产生通常会造成大的财产经济损失,从而会影响到施工进度,更有甚者会导致施工人员的伤亡。
隧道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欠缺,在施工过程中防护工作不到位。除此以外,隧道工程施工方未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也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通过结合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新建工程建设经验,发现隧道工程施工方加强针对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从源头上杜绝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减少事故的产生,保障施工群体的财产生命安全。
2.隧道施工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
根据国内外针对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经验,并结合国内外多起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本文分析了隧道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几点诱因如下:
2.1未落实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存在部分隧道项目施工方,其安全管理体系较为简单、浮于表面,仅为应付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检查,并未落实到实际工程管理中;对本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不严,对安全巡检等制度执行不到位。同样地,亦有部分监理方监督整改制度不明确,无法对施工方案及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监理,风险评估能力薄弱,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隧道施工的潜在危险程度。常见的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图如下所示:
2.2危险敏感性和安全意识欠缺
相较于常规道路工程所面临的地质条件,隧道施工需要更多地面临断层以及软岩等不良地质环境,这将大大提升隧道施工的难度。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对隧道施工方的施工作业支护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做到对施工现场地质状况实行实时监控,并按照监控结果实时调整出新的作业方案。
但在许多隧道施工案例中,常会出现施工技术人员违反原定施工方案的情况,在未经批准的前提下私自修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参数及方案,并忽视施工各项参数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偷工减料行为,将会严重影响隧道施工质量;危险性最大的是部分现场施工人员忽视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在动火或是用电操作时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偶尔的不规范操作可能不一定会带来极大的不良后果,但侥幸心理导致的危险敏感性和安全意识欠缺,最终必然会导致难以估计的损失。
2.3地质勘察不彻底
隧道施工设计方案要尽可能地全面反应地质条件状况,但实际情况中难免会出现有所遗漏,因而施工方在作业之前,仍要对现场进行全方位地地质勘察。部分施工单位为了降低勘察成本,或是为了盲目加快施工进度,仅对地表浅层象征性地简单勘察,忽略了深层地区的不良地质条件问题,导致施工方案与实际地质状况出入较大。从而引起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突泥、塌方或是突水等问题。
2.4专业技术人员欠缺
隧道施工项目往往具有劳动强度高以及工作环境恶劣等缺陷,并且针对施工人员的薪金待遇不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隧道施工一线工人大多为农民工,也有着部分临时工,在工程施工安全领域掌握的知识有限,如遇突发安全事故,往往无法准确采取自救和互救的方式,甚至有可能会因操作不当引起更为严重的二次事故。因此,隧道施工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欠缺,也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难点之一。
3.提升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严防浅覆土出洞坍塌事故
3.1.1地质状况预报与控制
施工方应针对隧道施工现场地质状况,提前做好勘察工作,在断层及地质破碎较为严重的区域,要加强地质参数实时监控,结合施工工艺和有关地质条件参数的规定,按照科学方法作出隧道施工地质状况预报,从而为后续施工步骤创造出前提条件。
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工程在盾构出洞段,其设计坡度为近3%的下坡,顶部覆土仅有7m,这就要求施工方在控制轴线的同时还要考虑顶部失稳和隧道上浮的风险。出洞阶段又面临泥浆外运中断,盾构机停止问题。最终项目施工方运用数字化手段严控正面压力、严控姿态、严控注浆及地面适当堆载等应对措施安全度过出洞段。切口压力控制在0.22MPa,泥水比重控制在1.28-1.33t/m³,推进速度控制在40mm/min。
3.1.2监控量测
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性,需要施工方落实好安全管理,针对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筛查和整改;在穿越水工构筑物及不良地质范围施工时,要对施工现场地面进行全时段监控量测,有任何的施工参数异常变化,都要上报给技术管理者,保证在可能出现施工事故时,能有有效的补救方案,并确保各类人员安全撤离出现场。
3.2施工设备安全管理
相较于常规道路施工,隧道施工项目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要求更为严格。第一,因大直径隧道施工工序多,交叉作业的区域较多。这就要求在其中进行施工的机械设备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及工期,从而防止碰撞事故的产生;第二,施工车辆运输相关材料时,要确保满足规定尺寸和限速的要求,如果有个别物料长度或者体积过大,则需安排有现场的指挥人员方可进行运输,运输时要在隧道内作业区域周边布设警示设施。第三,隧道施工时要做到人车分离,施工人员在人行通道内通行,严禁出现违规打车等现象。
3.3隧道内车辆运输安全保障
在大直径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内的进出车辆包括同步浆车、管片运输车、同步结构施工车辆、预制构件运输车等。车辆进出隧道过程中,在隧道内设置测速仪,对所有车辆进行限速15KM/h,超速者进行违章处罚。隧道内施工区域要保证作业空间,进行区域隔离,做好警示标志,安排专人指挥,以防破坏施工区域造成人员伤亡等。
3.4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隧道施工的安全责任制度,并将该制度贯穿施工技术人员、现场监督管理人员、技术指导人员以及管理决策人员。在隧道施工项目现场建立安全管理部门,全方位对现场实行安全管理。在各级设置好安全管理负责人员,并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每一项施工任务上,落实到具体个人身上。
4.结论
隧道施工工程存具有施工范围大、施工区域地质环境复杂、安全管理任务重、隐蔽风险多等特点,这也决定了其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并落实好具体的控制措施。建立安全责任制度,贯穿每一位相关人员,并贯穿隧道施工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从根本上确保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何敏.探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J].智能城市,2019,5(22):171-172.
[2]闫啸坤.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预警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30):13-14.
[3]安东阁.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预警技术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0):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