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监测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林正迎
[导读] 摘要:环境保护工作是当前全社会都要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环境保护工作是当前全社会都要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对环境监测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环境监测概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概念;作用;措施
        前言
        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需要做好一系列细节性的内容,这包括环境的调查了解、问题的监测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的采取等方面。其中,环境监测对于改善环境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为环评工作开展提供第一手资料、有利于明确环境治理目标和方向、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公共化平台并且为法律提供量刑标准,因此如何加强环境监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值得思考。
        1.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这一概念最初是随着核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由于放射性物质对人及周围环境的威胁,迫使人们对核设施进行监测,测量其强度,并可随时警报。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的频频出现,监测的含义扩大了。逐步由工业污染源监测发展到大环境的监测,即监测的对象不仅仅污染物、污染因子,还伸延到环境行为。如环境生物、生态监测等。环境监测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定量地测定环境因子及其他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环境变化,分析其环境影响过程与程度的科学活动。从执法监督的意义上说,它是用科学的方法监视和检测代表环境质量和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全过程。环境监测根据内容指标的不同可以分为物理、化学和生态指标的三种监测,从环境监测方式上讲,可采用间断性、非间断性两种方式测定环境污染物的成分、浓度,进而依靠测定数据分析环境受污染程度。
       
        图1  环境监测装置
        2.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2.1为环评工作开展提供第一手资料
        在开展环境质量评价与问题防治工作的过程中,对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监测是最为基础的一环,将监测得到的数据结论运用在环境评价指标的明确、污染状况的量化研究、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等方面,可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具体来说,加强对专业监测手段及方式的探讨,可以直接起到控制污染源的作用,对具有污染效应的物质成分及其所占比例有所认识,进而判断其造成的污染程度。在此情况下开展环境评价工作,能够直接起到明确环境治理中的主次矛盾的作用,最终针对性地选择对应的污染治理方案。
        2.2 有利于明确环境治理目标和方向
        一直以来所开展的环境治理工作,都具有无法从根源上判断造成环境污染的根因的弊端,这就使得环境治理工作缺乏明确的方向指导而带有盲目性特征。在已经着手于污染治理工作之后,才发现导致问题的原因并且对其进行治理,往往会影响治理效果,并造成不必要的资金、资源浪费。基于此,在对环境进行治理时,必须秉承“监测先行,评价为准”的基本思路与理念,对多元的环境内容做出全面的监测与评估,以此确定污染防治的要点,继而提升污染防治工作的针对性,也帮助公众更清晰明白地认识到周边环境中的污染因子。当前在国内最为严重的污染当属大气、土壤和水资源三方面,由此形成专门的环境监测和治理板块,就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环保部门可以据此形成科学的环保规划方案,指明具体的环境治理方向。
        2.3为环境治理提供公共化平台
        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给予了环保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极大的信心,公民敢于利用法律武器捍卫良好生存环境,这不但是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觉醒和进步,更是法律,尤其是生态法律的进步。各种环境监测手段及数据的公开化为公众提供了关注环境问题的平台,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参与环境治理、环境监督的平台,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兴起也推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空间。
        2.4为法律提供量刑标准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并且形成了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两者双管齐下的良好局面。而加强环境监测,就可以为环境问题的后期防治提供量化基础,有序推进生态管理的科学进程。除此之外,通过对企业单位在产品生产、业务运营等一系列工作中所用的设备、排放物等的监测,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形成正确环保意识;而借助严格的处罚和警示措施,也能对市场做进一步的规范与管控,确保各类经济和生态活动都能得到顺利推进,最终提升环境监测的精确程度,并且保证污染防治的时效性,在发现环境问题时将其遏制在摇篮中。
        3.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措施
        3.1 明确发展目的,完善执法依据
        总体来看,我国用于专门的环境监察和保护的法律体系尚且不够健全,也就无法对工作实践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与规范作用。为解决该问题,就需要在对监察法律和有关条例进行设置时,确立一个科学的、具体的目标,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企业运营过程中常见的环境问题,提出具体的环境监察方案,这样才能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具体的引导。不仅如此,相关单位尤其要细化奖惩机制,对于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不法现象进行严厉打击,从而形成一定的警示与惩戒作用。
        3.2 适当给予环境监察部门强制力
        因为国内环境监察部门建设方面固有的体制、编制问题,导致监察单位和队伍强制执行力保证,其对不法企业进行惩处还需要依靠法院等部门完成。为破除这一短板,必须增强环境监察部门的效力、赋予其更多的独立性及更高的地位,使其掌握更多的专用于环境执法的行政手段与工具,在发现污染企业存在时可以果断采取惩处措施,从而确保监察工作的时效性与质量。
        3.3 加快环境监察队伍建设完善体制
        考虑到当前国内环境监察部门存在体制问题、队伍建设不科学等问题,使得环境监察工作长期受到传统僵化模式的制约,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基于此,为体现环境监察在新时期的任务要求与职能价值,就需要首先强化监察部门内部建设工作,对检察部门的编制加以优化,对其执法范围加以调整,对其执法手段加以创新,对其执法装备加以完善,对其执法人员加以严格选拔、系统培训,进而打造一支质量优质的监察队伍,为环境监察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环境监测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作用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环境监测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措施,明确发展目的,完善执法依据,适当给予环境监察部门强制力,加快环境监察队伍建设完善体制。
        参考文献:
        [1]高明娟,陈碧涛,田华峰.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冶金管理,2019(17):161-162.
        [2]沈贤永,张丽莉.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环境与发展,2017,29(09):149-150.
        [3]庾东明.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探讨[J].清洗世界,2019,35(10):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