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飞速增长使得高层建筑施工愈加普遍,对于脚手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研发施工新工艺和新技术之外,还要重视对其的使用和推广。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出现于上世纪末,具有节约人力、操作便捷等优点,本文针对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凭借其较高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为工程施工带来便利和方便的同时,其安全性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相关企业应结合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使用细则,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加强施工技术学习和培训的力度,促使施工人员形成安全意识,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使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爬架高度共四层,总高度为19.2m,分为3片可独立提升系统组成,四周用特制钢板全封闭,初次安装在裙房屋面及6层上。架体系统由特制钢管、钢板、工字钢等各种型钢组装而成,预制构件,现场组装,先组装成单元体,再局部连成小片,最后形成大片,使工人在施工作业时如履平地,型钢材料不仅满足安全要求还要达到防火要求。独到的提升系统使爬架靠自身的动力装置提升自己,在垂直方向来去自如。
2工艺流程
一、操作平台的搭设前准备
1.根据施工方案设计的要求并认真阅读施工图纸,落实现场施工人员,对现场施工人员依照方案及图纸进行技术交底。
2.准备并核对GA15新型智能爬架搭设材料与设备的数量、规格,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要求。
3.在工地现场塔吊覆盖范围内,留出足够大空间供GA15新型智能爬架组装。
二、搭设安装平台
本工程6层开始使用GA15新型智能架,在5层顶面上(标高27.500m)悬挑工字钢作为安装平台(具体安装见图)。安装平台水平精度应满足操作平台安装精度要求,任意两点间的高差最大值不应大于20mm。同时对安装平台进行加固以承受架体压力。吊装前对原有操作平台进行加固,并进行理论计算,加固措施如下:
1.对原有操作平台的加固措施:增加操作平台与建筑拉结点数量,拉结点必须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250mm;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拉节点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必要时采用钢丝绳进行拉结。
2.GA15新型智能爬架加固措施:
a)加强与建筑物框架柱的拉结,将操作平台与之靠近的框架柱拉结。
b)在现浇板上预埋短管,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设拉结杆与操作平台拉结。
c)对原有操作平台由项目安全员进行检查观测,一旦发现变形现象,立即停工,疏散其他工种作业人员,由架子工进行加固处理。检查无误后报总包单位检查验收。
3.工字钢平面布置图
.png)
工字钢平面布置图如图所示,工字钢挑出端长度为1650mm,工字钢布置跨度为1500mm,遇到柱子处(离柱子边缘为200mm)可适当增加工字钢。
悬挑工字钢端头水平焊接2根16#工字钢作为爬架体系支座,确保架体每个支撑点均为工字钢,并将悬挑体系连成整体。工字钢间距800mm。
3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1)经过计算,落地式脚手架承载力不足,无法支撑爬架首次安装。
考虑到加固落地式脚手架费时费力,将原采用落地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改为悬挑工字钢施工方案。
本工程6层开始使用GA15新型智能架,在5层顶面上(标高27.500m)悬挑工字钢作为安装平台。安装平台水平精度应满足操作平台安装精度要求,任意两点间的高差最大值不应大于20mm。同时对安装平台进行加固以承受架体压力。吊装前对操作平台进行理论计算并加固。加固措施:增加操作平台与建筑拉结点数量,拉结点必须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250mm;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拉节点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必要时采用钢丝绳进行拉结。采用悬挑工字钢作为安装平台,解决了脚手架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2)爬架一次性组装4层,之后随主体结构的升高逐层提升,在主体结构达到一定高度后塔吊需要进行附着顶升,塔吊附着所用的扶墙臂需从爬架间穿过,影响爬架提升作业。
爬架考虑塔吊附着位置要在开始设计爬架前,首先与塔吊租赁及安装企业确定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塔吊安装及锚固的准确位置,绘制成图后做为外爬架厂家设计爬架的依据。爬架基座为爬架与主体结构连结及爬架提升的主要受力构件,连同其左右各一榀900mn~1500mm主桁架无法在使用过程中拆除,其余底部桁架均是由角钢与主桁架连结构成,可以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局部拆除并恢复。因此,要求爬架厂家在设计爬架基座的位置时要按照塔吊公司提供的锚固位置图考虑,由爬架避开塔吊附着所在位置,使塔吊附着在竖向投影位置落于底部桁架的可拆除部分内,在塔吊锚固过程中直接将塔吊附墙杆穿过爬架与主体结构连接,在爬架提升过程中若遇到爬架阻挡,只需将相应可拆除位置处爬架杆件暂时拆除,通过后立即恢复即可。
(3)爬架最内侧立杆与主体结构外边缘的距离为250mm,此处空隙如果设计狭小则如遇障碍物爬架会受阻影响安全,如缝隙较大则进行主体结构周圈与爬架之间的空隙安全防护是爬架在使用过程的安全处理重点。
爬架最底层内排架与结构外缘之间制做安装翻板,翻板一般利用钢板制做,利用标准件或自制加工的铰链连接。制做翻板时,要依照建筑结构外形,分块制作,遇滑轮组件及立杆时,制做凹槽。翻板应连续设置,拼错及与脚手板和建筑物的间隙应小于10mm,翻板水平夹角应控制在30°~60°,翻板与脚手板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翻板制做安装时间可在爬架第一次提升后。在中间层爬架与结构外缘之间挂安全网;安全网在爬架架体上固定牢固,在结构一侧利用穿墙螺栓眼或楼层甩筋拉结大眼水平兜网,在提升前只需将安全网结构侧拆除放置于外架上随着架体提升后在固定于结构侧即可。这样设置后即方便施工又可以满足爬升、安全防护等要求。
4经济效益
采用附着升降式脚手架一次性投入,整个工程都受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塔吊台班费用;并且提高施工的安全性能,降低事故风险,存在潜在经济效益。共计创造效益19.4万元。
5结束语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爬架易于出现问题进行总结,并且经过工程实践与逐步调整后,对以上问题形成了初步分析并制定了有效对策,经过对策的实际检验可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通过对爬架主要问题的研究使我们在后继爬架的安装、施工中遇到此类的同题提供帮助,逐步减少不利因素并进一步向有利于施工便于操作的方向发展,亦为今后的爬架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积累了宝贵的实际处理经验。
参考文献:
[1]陈乃平.附着升降脚手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简述[J].科技资讯,2011(02):84.
[2]吴驰飞.建筑工程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技术性能研究[J].江西建材,2015(02):51.
[3]张全胜,王晓丰.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监管探讨[J].建筑安全,2015,30(06):8-10.
[4]庄俊华.高层建筑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技术性能分析[J].江西建材,2016(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