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裕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本文的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分别从地形、植物、水体三方面要素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作用入手,对其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地形;植物;水体;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作用;应用策略
前言
在现代城市建设体系中,风景园林工程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大构成要素,而园林工程由于其内涵丰富,因此必须得到设计人员的全面统筹与精密设计。其中,地形、植物、水体作为园林工程中的核心要素,对其进行科学的运用,往往能够带给园林独具一格的天然美感,且避免了过分人工雕琢的造作感,有利于形成特色景观。因此如何对其进行设计,进而塑造良好的风景园林整体效果,值得思考。
1、地形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1风景园林建筑地形景观的主要特征
由于不同的风景园林建筑居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其地形特征不同,往往会因此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造型。因此利用地形进行园林建筑设计,就要求设计人员对工程所在空间做科学规划,借助原有的地形线条赋予园林更多的艺术美感。而地形的线条设计本身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因此能形成各种规则或者不规则形状的造型。由于地形景观本身是纯天然的、具有较强的生态性能,因此直接对其进行科学设计,便能得到浑然一体的景观效果;且与地形元素相关的植物、水流、光照等可以彼此搭配利用,进而形成空间错落有致的美。而高度较高、较低的植物在不同梯度上种植,也能形成一种和谐的精致,并且对光合作用进行充分的利用。
1.2地形景观元素的具体设计应用
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领域,对地形景观进行合理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征,因为地形本身构成了整个园林工程的基础结构,也是不同景观造型彼此衔接的重要依托。因此,在地形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对设计工作者手中可以用到的全部资源加以整合、运用,使得绿化结构、水结构等能够全面协调起来,使其通过与地形地势的搭配来丰富景观的层次感;工作人员也可以台阶式、坡式、平底式等形式营造不同的线条感,对绿化带、道路等不同功能分区进行合理布局,进而形成具有高度协调、美感的现代化风景园林工程建筑。
2、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1保证植物设计效果的观赏性
在整个风景园林建筑的建设中,植物可以说是最富有生命力与点缀、绿化效果的重要元素,也往往能起到直接提升工程美感与环保性能的目的。因此植物的设计与选择必须对其色彩、形态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使其为风景园林塑造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而植物的设计应该尽可能地自然大方,避免出现过多的人为雕琢痕迹,这样往往能给人浑然天成的感觉。
2.2保证植物设计景观搭配和谐性
为保证风景园林工程绿化作用的发挥,需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树种和花草,各地区的气候、光照、水文、风向等是基本的考虑因素。一般来说,在相对温暖湿润的南方地区,绿化芒、细叶榕、垂叶榕等是常见的植物选择种类,而在某些特殊条件下的常见树种选项则包括木麻黄、黄花槐等,前者可被栽种在环城公路发挥防风作用,后者则更多地种在风力较小的普通街区;此外,花草是起到装饰与美化作用的重要植物,一般会根据花草习性及季节变化特征,对植物进行合理选择与轮番栽种,使得花卉的花期可以轮换,打造四季皆有的花卉景观。
.png)
图1 细叶榕
2.3从局部和整体两个角度开展植物景观设计
因为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植物的设计必须兼顾全局,以免顾此失彼,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对植物进行选择与利用时要注意园林的整个主题,使得所栽种的植物能融入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体中去。当然,从局部看,则要凸显植物本身的特色,例如可将某个名贵的、造型美观、具有一定体积的植物作为视觉中心,在其周边搭配相关的小型花卉与植物加以点缀与烘托,这就可以使得风景园林工程有主有次、主体与装饰物相得益彰。
3、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1水体景观设计的重点
在风景园林内部,水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水的流动能带给园林更为充足的活力,使其呈现较强的动感。而为了使水体在园林中占据其应有的位置,就应该对水体元素进行灵活设计与利用。整体来说,水体动态景观必须与园林中的其他植物、地形等要素彼此搭配,从而实现各要素的协调、动静的彼此结合。事实上,水因为不受特定空间局限,因此其运用场景与方式也相对多样,可以将水体设计为喷泉、溪流、瀑布等多元化的景观。其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与不同的结构要素搭配,往往能形成别具一格的造型美感,例如假山与喷泉结合、溪流与地形结合、水流与植物结合等,这些都是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手法,其所形成的视觉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3.2对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进行控制
水体景观是动态景观,水是动态流动的在实际水体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对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进行控制。如果是人工造水的形式,可以采用循环用水的模式用固定的水资源进行重复循环利用,但是需要注意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污秽、有异味等现象,还需要定期进行更换新的水资源。另外,要对供水系统进行科学的安装设计,根据水体景观的结构形式,对供水的高度、水流动力强度、水流量等参数进行调控。另外更换的水资源也要充分利用起来,可以用于灌溉或者清洁工作。
3.3合理设计水体生态景观
如前文所述,因为水体本身具有一定的灵动性特征,因此将其运用到风景园林中,就应该发挥其带动作用,使得地形、建筑、植物等不同的静态元素也灵动起来,从而打造一个生机盎然的园林系统。具体来说,设计人员可以在具体的水环境内打造针对性的生态景观,在水体中存养鱼类、水草类生物;而在水体周边则可搭配以色彩鲜艳的植物、造型独特的假山、古朴典雅的凉亭等元素,从而提升景观的自然感。再者,设计人员还可以在水体景观周围生态环境中安排如松鼠等小动物的饲养,它们往往能带给园林别样的野趣;而就松鼠来讲可以在周围种植松树,为松鼠提供充分、良好的生存空间,尽量还原自然生态生存环境,从而增加风景景观设计的生动性和鲜活性。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风景园林建筑地形、植物、水体景观各自的主要特征,保证植物设计效果的观赏性及植物设计景观搭配和谐性,对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进行控制,合理设计水体生态景观,使各要素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西安城市户外公共空间植物小气候效应及其设计应用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