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错误是在授课或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教师教学效果或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负面展示,但错误并非仅仅是负面效果,将错误资源有效利用,可以对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错误的价值在
某一程度上高于正确的价值,因此,教师应注意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让教师在错误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让学生在错误中深化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研究进行研究,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研究
引言
其实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错误也是教师教学的机遇和挑战。教师要充分把握错题资源,在课堂上通过积极的引导,和学生一起探究错题,促使学生的
思维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考验。
1小学数学课堂中错误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犯错并不是一件个体特有的事情,不应当被教师和其他学生所排挤,相反,错误是一种资源,在正确的认知和规范的协调下,犯错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犯错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遍性错误,另一种是个体错误。
1.1普遍性错误
普遍性错误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是学生具有相同的不正确的认知。这种错误具有代表性,是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起来的错误资源。首先,这是一个集体性的错误,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对错误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其次,出现大面积大概率的错误,教师应当反省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出现了问题,改正可能会导致学生形成错误认知的教学方法,制定新的教学设计,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的严谨性要求它答案的唯一性。所以在小学数学中,学生出现大面积的错误,教师应当重视,并利用错误资源丰富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1.2教师缺乏对错误资源的认识
许是历史缘由,教师在教学中不容出现错误已成共识,他们怕因为自身的错误使学生误入歧途,这便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谨言慎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而学生被动地获得知识,给学生一个错误的认知:教师即真理。这使学生的批判性精神大大减弱。
1.3教师未形成正确的“错误观”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对错误资源的利用虽已引起重视,但仍不容乐观.首先,教师未形成正确的“错误观”。提及“错误”,在某种程度上讲,任何人对这个词都会有些不喜欢,因为在传统观念下,错误即未真正理解知识的概念所造成的失误,出现错误意味着学生未掌握此知识,意味着教师未尽职履行好自身的教学义务.但依现代教育观念,很多专家视教育中的错误资源为宝贵的资源,但这样的教育观念未得到普及。
2错误资源的利用
2.1利用错误,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若能充分利用错误资源便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譬如,在教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对称、旋转与平移”这一章节中的“对称轴”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向学生先展示一些基本的对称图形,如“田”字,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田”字共有四个对称轴。接下来,教师继续展示类似的图形,学生会对对称轴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在下个环节,教师给学生展示圆形,教师可提问圆形有几条对称轴,有的学生可能会马上回答:“两条.”这时,教师不要立即指出错误,而是可以分组讨论,并发放圆形卡片让学生在卡片上画下对称轴,这时,学生便会发现圆的对称轴是画不完的。
由此,学生便会知晓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教师利用错误资源促使学生大胆尝试、拓展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能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快乐。
2.2用错误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质疑、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从正面传授给学生知识,让学生得到发展以外,还要从反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时,教师要有意设置一些“错误”,让学生在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做题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算错,让学生检查。当学生发现教师的错误时,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然后,教师再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2.3应用“错误”,让学生得到发展
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学生因为生理、心理原因及认知水平的影响,回答错误或计算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首先,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分析,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讲授内容的重难点。其次,在课堂中,当有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要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出错的原因,给学生应有的尊重、理解和鼓励。教师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说敢答。最后,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在分析研究错误中,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想得到全面发展。
2.4作业让教师在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面对作业中的错题,能够明白自己哪方面的知识还没有掌握,以便能够及时回归到书本中,对基础知识再次进行复习,并且做到深刻把握。在布置作业时,如何布置?布置哪些?也是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现在,各种复习资料和作业习题纷繁复杂,很难保证其中的质量,一些家长并不能分辨出其中的优劣,一味地让学生去做,不仅耗费学生的精力,而且收到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自己严格的审查去甄选题目,其中主要的标准是题目能够反映学生对数学原理的把握程度,这要求教师能够高屋建瓴地提出相关意见,这对教师的素养要求是很高的。例如在练习册的选择中,有些优质的习题往往能紧贴教学内容。在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点的学习中,有些习题会通过举例身边的物件,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对图形有更好的把握,这样的习题才能称之为优质资源。做这些练习时出现的错题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而且这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点的复习也是关键的,有些易错的知识点通过错题的形式来复习,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把握,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成绩会有很大帮助。
2.5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错题资源的第一个价值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通常来说,错题是学生感到困难的题目,是学生不擅长的题目。但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订正,学生在今后的做题过程中可以避免犯错,很好地解决原先做错的题目。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鼓舞,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只要愿意学,愿意下功夫就能收获一个很好的成绩。学生变得自信之后,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学生就乐意去学习、去探讨、去研究。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结束语
总之,教师和学生都要好好地利用错题资源。学生通过错题提高自己的学
习能力,教师通过错题提高自己的讲解能力。每道题目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
义,错题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和学生要善于把错题的作用发挥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欧远刚.小学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40.
[2]赵晶.低段小学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N].发展导报,2019-04-26(020).
[3]李学强.小学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甘肃教育,2018(21):86.
[4]李春玲.与美丽错误同行——错误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利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99.
[5]于俊丽.小学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07):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