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学前教育中,早期阅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幼儿阅读习惯的形成和阅读技巧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其重要性得到家长与教师的高度重视。因此,在早期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应充分利用幼儿好奇心与想象力,借助相关阅读材料培养幼儿的求知欲望与探索意识,使其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本文首先分析早期阅读对于幼儿后期发展的意义,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培养策略,帮助幼儿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全面提高幼儿综合素养。
关键词:幼儿教育;早期阅读;培养策略
一、早期阅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一)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增强幼儿的想象能力和阅读能力。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所累积的阅读经验对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书籍当中的情境,幼儿可在脑海中想象一遍,有趣的人物形象吸引着幼儿,在特定的情境当中,会将自己想象成为书籍当中的人物,经过无限畅想之后获取更多快乐。
(二)促进幼儿大脑发育
大脑内获取的信息,大约八成都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因此,视觉的刺激对幼儿早期神经网络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五彩缤纷的插画等,都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相比较而言,语言理解区域的发育往往早于口语表达中枢,在早期阅读中为幼儿提供积极的视觉刺激,选择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促进幼儿大脑神经的发育,满足幼儿思维的发展。
(三)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早期阅读属于重要的途径,既能够丰富幼儿的词汇,也能够拓展幼儿的知识范围。通过早期阅读,幼儿能够在现实生活当中运用书籍当中的语言,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当幼儿听完阅读内容之后,教师可结合故事内容,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提问,这样的方式能够逐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对内容进行分析与评价。
(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还能够拉近师生逐渐的距离,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角色,对幼儿进行环境创设与讲述示范,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激发幼儿的主体意识,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行为习惯。
二、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因幼儿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教师在培养其早期阅读能力时可充分利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幼儿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影响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应对幼儿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与认知水平,选择最佳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应具备生动形象、意义明确、色彩鲜艳等特征,以绘声绘色的绘本为主。这样的阅读材料既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也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另外,将阅读材料放置在方便幼儿拿到的地方,幼儿能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体验阅读的乐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最后,教师在开展幼儿阅读教育的过程中,采取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幼儿阅读材料的内容,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第一,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幼儿能够长期对阅读保持浓厚的兴趣。
例如,可在教室内设置阅读角,放置一些种类丰富且情节有趣的阅读材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阅读区域的内容教师应定期更换,为幼儿带来新鲜感,并长期保持探索欲望。第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为幼儿播放一些电子图书,以更加直观且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幼儿展示阅读内容,拓展幼儿的阅读范围,并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对阅读形式进行丰富。例如,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使幼儿真正感受书中角色的心理变化,并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轻松的环境中展现自我。采取多元化的阅读活动,既能够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与自我表达能力。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可从不同方面进行深入探究。第一,幼儿在浏览书籍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幼儿爱护图书的意识,轻拿轻放,将看完后的书籍放回原位。还可让幼儿轮流担任“图书管理员”,培养幼儿爱护图书的责任意识。第二,在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时,单纯依靠幼儿园当中的时间是远远不够,需要家长的配合,幼儿放学回家后家长承担阅读教育的责任,可在家中设置专门的阅读区域,陪伴幼儿一起阅读,当遇到不理解的内容时家长给予耐心解答,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幼儿在家中进行阅读练习时,对阅读时间进行合理划分,避免阅读时间过长或者过短,促进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
(四)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幼儿受年龄因素的限制,对于家长与家庭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在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时,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真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教师与家长加强交流互动,使家长明确开展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并全力配合,和幼儿教师一起开展阅读教学工作,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另外,教师可与家长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阅读教学的培养过程中。借助微信、QQ等社交软件构建班级群,在群中发布家庭作业,家长与幼儿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阅读任务。教师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为家长推荐合适的好书,在幼儿园内组织阅读竞赛活动,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其中,为幼儿提供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提高阅读教学工作的时效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平日的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着重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早期阅读,教师应结合幼儿的需求,为其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家长应给予阅读工作的开展高度重视,采取“家园合作”的形式,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为今后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指导策略的研究[A]. 练雪玲,王红霞,黎世春,刘倩,孙宇丹.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二卷)[C]. 2016
[2].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指导策略的研究[A]. 郭兰侠,郭晓丽.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一卷)[C]. 2016
[3].从有声读物的开发谈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提高[A]. 王华文,陆伶俐,刁言歌.计算机与教育:新技术、新媒体的教育应用与实践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2
作者简介:颜文琼(1985-07),女,汉族,籍贯:上海,当前职务:幼儿园教师,当前职称:幼儿园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