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王文娟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5期   作者:王文娟 乔海霞
[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许多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许多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传承。通过将它们融入幼儿教育中,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继承民族精神,也可以达到从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同时还研究了将民间艺术文化渗透到幼儿教学中的合理方法。希望对提高幼儿教学质量,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 教学 艺术文化
        民间艺术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是艺术领域中的一种类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艺术文化宝藏中的瑰宝,不仅包含着中我国劳动人民的思想文化,而且还蕴含着浓郁的民族精神和艺术魅力。将这些艺术和文化内容渗透到幼儿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幼儿得以继承和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还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在幼儿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民间文化艺术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中国文化和民族文化,是华夏子女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包含了中国的发展史,而且强烈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生哲理。教书育人,教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人立于世需要的基本素质,优秀品质;。尤其是在幼儿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价值观的养成。因此,将民间艺术文化和艺术教育渗透到幼儿教育中,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学会古人的智慧,而且还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生哲理扎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民间文化艺术大多幽默,简单而有趣,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关注力。 因此,在幼儿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更能吸引小朋友们的兴趣,进而能够传授给他们更多的知识。如此一来更有利于制定出更有效合理的学习方案,让他们学到更丰富的知识。
         二、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1. 在日常教学中为幼儿构建民间艺术学习氛围
在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文化活动时,需要为幼儿学习民间艺术文化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幼儿园教室的布置上,可以引入民间艺术作为装饰。例如:让老师和学生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共同设计并完成教室的布置。充分利用民间艺术中的剪纸技术制作窗花等纹饰。还可以通过学生绘制的卡通形象来妆点教室。适宜的教学环境在培养幼儿兴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了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很好地理解民间艺术的特殊含义。使民间艺术文化转化为幼儿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事物,也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民间文化的熏陶。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儿童展示不同的民间艺术,并让学生以动态的方式感受到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将民间艺术文化和社会实践课程结合起来,并将民间艺术完全融入儿童的学习中。这样,使儿童的学习环境充满了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气息,丰富了儿童课程形式,实现了对儿童教育的创新。


2.在体验民间艺术文化的过程中设计教学
        中国民间艺术的种类有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根据孩子的学习特性选择民间艺术形式。例如,传统的折纸,黏土制作和其他操作很容易吸引孩子们。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先让幼儿观察折纸的过程,并让学生根据说明完成一些简单的折纸操作。或者采用橡皮泥来代替泥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任意制作。因为幼儿仍处于思维发散阶段,他们比较活泼好动,将流行艺术形式,引入课堂学习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新兴趣的有效途径。通过简单的动手制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在其他课程中,老师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工艺品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观察学生对民间艺术形式的喜欢程度,并根据课程的特点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新。让民间艺术更好地与儿童课程联系起来,增强民间艺术文化的方式。
        3.营造民间艺术文化环境
  俗话说,环境造就个性。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为了提高民间艺术文化在幼儿园中的传递,建立良好的民间艺术文化教学环境,对提高民间艺术文化在幼儿园中的作用极为重要。例如,幼儿园可以建立一个民间艺术文化“学习角”,展示了更多著名的文化和民间艺术作品,并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和老师讲解来来渲染一个良好的民间艺术学习环境;此外,引导学生参与是学习民间艺术文化的最有效方法。另外学校还可以创建一个学习角来展示学生的作品,指导学生参观作品展览,给学生们布置模仿作品的作业,将模仿的较好的作品摆放在学习角,以供其他同学进行参考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民间艺术学习氛围中可以最好地完成民间艺术学习目的。
        4.在师生交流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
        在进行幼儿教育和教学时,应与幼儿多进行交流。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儿童进行有效的学习,在课外还要关心幼儿的学习生活,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因此,在师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中,也可以实现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渗透,使孩子对这种文化艺术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例如,当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时,教师可以借助孔融让梨的故事来引导教育他们。使幼儿更加深了对这一故事的了解,这对培养孩子的思想素质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作为充满民族文化特征的民间艺术,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其传承下去,使我国的民间艺术文化在现代化发展中蓬勃发展。合理地教授儿童学习的民间艺术,可以扩大艺术文化的传播范围,是培养民间艺术继承人的重要措施。这不仅可以促进民间艺术教学的发展,而且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促进儿童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付宇.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
        [2] 何静. 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3] 仇晓红.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