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冠疫情凶猛而来,打乱了我们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在线讲课,孩子们居家学习,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积极投入线上教学的同时,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幼儿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价值,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把教学课堂转移到网络中,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客观理性的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冷静地思考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和完善对策。
关键词:疫情;幼儿教育;信息化;价值
疫情导致幼儿园延期开学,但是,我们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要求,将教学活动转移到线上,全部采取信息化教学方式,保证了疫情期间教学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经历此次疫情,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幼儿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在线教学教师要怎么教?幼儿要怎么学?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育信息化价值,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疫情之下幼儿教育信息化的现实意义
首先,教育信息化保证了停课不停学,有利于巩固防疫安全。疫情期间我们将教学活动转移到网络中,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停课不停学,幼儿居家学习减少了人员聚集风险,提高了防疫安全性。第二,在线教学实现了网络资源的有机整合,幼儿的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疫情期间我们不但准备了电子课件,而且还从网络中搜集优质微课,其中有关于幼儿运用健身、亲子游戏、手工制作、安全防疫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丰富在线教学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习的趣味性。第三,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网络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虽然我们平时也有信息化教学内容,但是一直是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尤其是这样长期、大规模、单一性的网络教学是前所未有的,教师在此期间不断学习,尝试使用各类教育软件,在互联网中搜索相关资源,制作电子版课件,和幼儿进行网络互动等,这些都促进了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得以提升。
二、冷静思考疫情期间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足
疫情期间不少教师都是“临危受命”承担起网络教学任务,但是对各类教学软件、各大教育平台、硬件操作、信息系统问题等缺乏了解。虽然教师在最短时间内适应了网络教学模式,但是在实操水平却远远达不到预期标准,有些教师设备出现问题后不知如何排除,或者软件操作效率低下,这些都会影响在线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硬件建设有待完善
从疫情期间家园互动情况来看,很多家庭都没有电脑,孩子一直用手机学习,手机功能有限,有时候游戏场景、活动细节展示不全。通过家长沟通我们了解到,一些家长都是把手机和电视机连接在一起,但是由于网速和设备问题,经常造成课件卡顿,幼儿学习体会不佳。
(三)信息化教学模式需优化
在信息化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教师把学习内容发送到群内,然后家长指导幼儿完成相关学习和活动任务,教师和幼儿的在线互动较少。而且每位老师所负责的幼儿数量都在15-20人左右,在短短的三十分钟内不可能跟每一个孩子互动沟通,所以,网络教学急需建立多用户互动模式,提高幼儿的专注力和在线响应能力,提高网络教学质量。
三、创新完善,发掘幼儿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价值
(一)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素养
疫情之下幼儿教育信息化的转变需要有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基础,这就需要幼儿园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育,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信息素质良好、应变能力突出的幼儿教师队伍。幼儿园可以为教师集体报名网课学习,教师每天抽出一小时时间学习如何使用各类教学软件,如何从网络平台中发掘在线教育资源,懂得各类幼儿教育APP的特点和应用优势,这样能够让教师尽快“上手”,适应网络教学的新环境,在线上教学中游刃有余。幼儿园要定期进行考核,结合教师的线上教学情况、信息化教学能力等进行评估,并将其作为教师能力评价的重要内容,以此建立长期、持续、规范的教师信息化素养培养机制,提高教师队伍人才质量。
(二)深度发掘网络资源,构建幼儿教育新生态
在线教育和师生面对面教学有很大区别,对课程的趣味性、互动性、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居家学习本身就缺乏学习氛围,所以,教师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通过有趣的内容吸引幼儿关注。在网络中蕴藏着丰富的幼儿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发掘网络资源的应用价值,将其转化为在线教学的可用资源。比如在喜马拉雅APP中,有不少儿歌、童谣以及古诗朗诵作品,教师可以将这些作品应用到课件中,以充实教学资源,幼儿跟随APP中的音乐伴奏读儿歌、念古诗,或者听故事,听绘本,在线视听功能是网络资源特有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幼儿教育优势,从而构建起在线教学的新生态。
(三)依托信息技术优化在线教学模式
针对在线教学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除了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更新外,教师更要苦练“内功”,在现有条件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优化幼儿的在线学习体验。其中,“延时互动”就是利用信息平台的存储优势弥补在线互动的不足。比如在幼儿手工活动中,家长可以把孩子手工制作的过程、作品展示等以图片的形式上传至网络平台,教师将这些图片分类整理,对幼儿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家长如何帮幼儿纠正。这些图片经过整理可以制作成微课件或美篇,集中展示孩子们的作品,教师可以在线点评,家长也可以留言、点赞、评论,这种“延时互动”的方式改变了课堂时间有限、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而且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的存储和展示优势,有利于在线教学模式的有效优化。
(四)运用大数据优化信息化教学的评价机制
幼儿教育信息化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也体现在幼儿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中,依托信息技术能够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评价机制,尤其是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幼儿教育教学评价将向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方向发展。通过大数据发掘能够看到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部痕迹,在线实践、教学内容、教育成效一览无余,而这些都是建立新型教育评价机制的基础。
结语
当前,我国疫情虽然已经控制,但是国际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我们要随时做好线上教学的准备,以此保证幼儿教育质量和效率不会滑坡。幼儿教育信息化要从资源建设、教师队伍素质建设、软件和硬件建设、教学模式重建等多个层面入手,积极面对在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弥合短板,完善在线教育模式,构建起特殊情况下信息化教育可持续发展体系,为提高幼儿教育信息化水平、助力幼儿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余胜泉.如何在疫情等极端环境下更好地组织在线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1-10.
[2]贾建国.课程视角:疫情背景下的在线教育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0(11):29-31.
[3]文青.疫情与教育[J].开放教育研究,2020,26(02):2.
作者简介:李海霞(1984-07),女,汉族,籍贯:安徽省合肥市,当前职务:幼儿教师,当前职称:二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