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软管理”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期   作者:岳夕莹
[导读] 班级是一个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单位

         摘要:班级是一个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单位,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和引领者,一个班级的整体风貌就是整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的集中体现。在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对教师教育能力的要求提升,尤其是班主任在组织班级建设和班级活动的是发展思想不断探索的影响下,对于如何进行小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策略的探究是一个班级管理方面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班级管理 自我教育 自主管理
 
         作为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是一个探索性广泛的班主任教育艺术。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在不断进步,新时代社会影响和引导下的学生的思维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及对社会的认知力都已经比数年前的同年龄段的学生意识能力图显示出极大幅度的“超前性”,学生渐渐出现自主的思想意识,不再一昧地“随师逐流”。开始产生了自己的意识和想法,是班主任面对班级管理的一大难题。针对此现象,如何进行更好的班级管理,创建优秀的班级队伍,是我们在新时期环境的教育引导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前苏联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中提到:“一个人,只有懂得自我教育,才会进行自我深度认知,才会养成好的素养。几乎可以这样说:教育就是为了自教育。”在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教育真谛即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自我教育的实现。在班里管理方面,我们作为班级的建设者,应该积极地将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进行行之有效的结合,从而产生学生自主管理。只有让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只有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才能营造一个自信、快乐、和谐、实力强大的班集体。
一.师行之以躬,事不言而信
         “行之以躬,不言而信”是欧阳修《连处士墓表》中所写的一句话,大意是:事事带头去做,虽然不说话但能取信于人。 身教重于言教,信行不信言,这是一条规律。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作为班集体的领导者和建设者,班主任这个角色是至关重要的,一言一行都渗透着教师的教育理念,要想要求学生,班主任的示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想让学生产生自主的思想,班主任在学校生活中要给予一定的行为和意识引导,在工作中,作为班主任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班级的治班条例,班主任做事严谨的态度和针对问题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不仅是一本可以深入研读的书,更是学生的学习榜样。
二.创建多样且可操作性强的班干部制
         任何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一个班级管理的好与坏往往取决于能否形成一个为全班同学所信服所拥护的班干部团队。所以在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仅仅培养班干部就能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吗?或许在一定程度上,班干部制度的建成也是极为关键的。
         说到这,我就要谈谈我所在班级的“三省六部”制度。我将班级也划分为三省--即“策划省”、“编写省”、“执行省”,顾名思义每个省别所做的班级工作分别为集思广益共同探讨、编写出文修正措辞和执行制度自主约束三个班干部团体;在这三个团体下再分别设立“六部”,即“生活考勤部”、“班级活动部”、“作业监督部”、“失物招领部”、“纪律监管部”和“意见反馈部”,与“三省”相同,“六部”也工作明确,使得管理相互制约,不偏不倚。
         通过一系列的学生自主班干部管理制度,不仅使得班级工作细化,也让学生人人有事干,可以让我们班主任从琐碎的班级是业务中释放出来,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形式主义,有章可依。

每个班级体的现状是不同的,所以就要根据班主任的智慧,创建属于自己独特的管理机制,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做班级的主人翁。
三.集群思于广益,做班级约法三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的建设过程中要依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进行对学生学校生活和行为规范的约束。从学习、纪律、卫生、礼仪等几个方面制定适合本班级的自主管理细则--《班级公约》。在学生进行编写公约时,依据细则要求做到有章可循,有条可依。针对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来对每个同学在早读、课堂纪律、课间秩序、卫生值日等各方面表现进行监督评比。坚持不懈的规矩约束,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别人的制度可以不落实执行,自己制定的条约就不可狡辩了。所以制定约法三章,是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一个有效措施。
四.以班级活动做抓手,加强学生自我教育
         班级的各项活动,是班主任进行学生德育的重要手段,也是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和引导学生思想建设的有力抓手。班级活动形势很多,最主要的还是以班会、队会、心理课程、班级校级德育活动、体育活动、班级报刊、班级公众号等形式进行体现。
         在班级活动的开展中,班主任要学会放手,把学习和创建活动的主导权让给学生,只进行辅助或者建议工作即可。在班级活动中可利用班会课让学生自己组织本组同学逐一进行每个主题的认真学习。在学生的讨论中注重引导学生的活动方法,加强学生自主教育的意识,通过扎扎实实的养成教育,可使学生有自我观念的管理意识形成。并且将整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自己转身为学习和管理的主人,无意识地逐渐地由“他律” 发展为学生的“自律”。
五.持之以恒,方可“滴水石穿”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明白任何的教育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小学阶段的班主任,所面对的学生对象有自己的特殊年龄段的特点,所以在教育上和班级管理上必须有耐心、恒心和爱心。
         在教育学生和班级管理的时候,会遇到种种的状况和问题,但是任何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策略都需要长期的执行和坚持,方可“滴水石穿”,从点滴生活入手将学习的观念和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在他们的心理烙下深深的印记,并且要做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和自我教育。要真正地明白,成功的教育要做到“润物细无声”。
          班级管理的广泛性、教育性、细致性和多样性是班级管理的特点,班级日常管理针对的对象是处在各个年龄段的中小学生,只有根据具体的班情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选择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应该记住:不论何时,在班级的管理引导过程中,都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学生的主任意识,班级管理最终追求的不是“他治”而是“自治”,最终追求的不是“他律”而是“自律”。

参考文献:
[1]李镇西. 做最好的班主任[M]. 漓江出版社,2014.
[2]周玉静. 浅谈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 000(020):187.
[3]李和玲.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 000(041):119.
[4]蒋娅. 构建学生自由的天堂——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J]. 中小学电教:下, 2010, 000(004):P.157-157.
[5]陈文华. 激活学生“隐形翅膀” 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9):39-39.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12.
[7]齐学红.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基本功[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7.
[8]张兵.班级“软管理”引动学生自主管理[N].现代教育报,2010-04-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