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期   作者: 龙凤
[导读] 在小学教育中,班级管理是其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摘要] 在小学教育中,班级管理是其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在网络化的今天,管理理念老旧、管理形式单一、管理对象繁杂这些问题都存在于农村小学的班主任工作中。要提高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必须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工具参与班级管理,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全面发展学生。
         [关键词] 网络;班级管理;农村
前言
         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发展智力、完善人格的基础阶段[1]。在这个阶段当中,学生的综合发展受班主任的价值观、办事风格以及管理理念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共同工具。在新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学会运用网络技术作为管理班级的工具,改变单一的班级管理模式,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管理理念落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班级是对学生的教育、服务和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班级中会培养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学会对别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在这其中树立价值观和人生观。农村小学存在学生管理难的情况。学生评价主要关注学生是否符合班主任的要求,教师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在班级管理中,基本上只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出勤情况和遵守纪律情况来开展工作,忽略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没有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有时甚至没有顾忌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对自己丧失信心,对于学习产生了消极的状态。
         二是管理模式单一。农村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总是墨守成规,用老旧管理方法来管理学生,纯粹地认为这样做了就能把班级管好。但由于年龄大、计算机水平低,无法利用网络工具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把学生成绩作为唯一的目的,这样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提高[2]。在高年级中,师生关系依旧不平等,班级管理还是只让班干部参与。
         三是管理对象复杂。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中充斥着游戏、暴力、色情、虚假等不良信息,对不成熟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农村地区的计算机普及程度不如城市,但学生仍然可以通过移动网络设备(如父母的手机)获取大量混杂的信息。班主任除了要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之外,还有处理因为网络造成的各种隐藏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问题变得比以往更加地繁杂,需要班主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引导。
二、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创新的建议
(一)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管理理念
         教师要从内心肯定并且善于利用网络技术,不要局限于固定的传统思维模式,要主动去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第一班主任要对师生关系有正确地认识,并且要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依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和自身需求。

尤其是只有爷爷奶奶在家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和他们沟通的方式要正确,要用爱来感化他们,尽力避免用严厉的批评方式打击学生的信心。其次,班主任要接受新事物,利用新的知识和技术来进行班级管理,让自己的工作方法能够得到创新。
(二)引导学生善用网络信息,加强班级学风建设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应该能够清楚地分辨出有利信息和有害信息,以及不同信息对小学生的影响。这一代小学生是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无法避免接触互联网。班主任不应妖魔化网络,阻止学生使用网络,而应善于引导学生识别网络信息,合理使用网络工具。比如,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关注新闻时事、科技新发展,通过网络传播工具及时记录和分享学习经验。通过在网上学习和分享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学习,降低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风险,大大增进学生在分享和互动中的相互友谊,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格。
(三)利用网络工具增加学生参与度,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随着计算机、手机等网络设备使用率的不断提高,网络教育技术环境对教师和小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3]。在用网络技术参与班级管理的情况下,班级管理由于互联网的交互性也变得容易了。学生可以使用在线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分享信息,分解和完成小组任务。此外,网络也是班级文化的展示平台,班主任或学生干部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展示班级的最新情况。学生通过浏览、评价和建议参与班级管理。固定班组长或移动“周班长”可以将自己的工作总结和经验发送到网络平台,并在学生评价中体现自己的优缺点。丰富的网络形式可以增加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学生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同时也有了成就感。
(四)利用网络通讯工具的及时性,加强家校沟通
         农村和城市相比不同的是:许多家长在外务工没有条件与学校进行沟通,或者由于文化程度低,他们的教育意识不强,根本就对家校沟通不重视。这个时候,班主任可以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及时将学校的最新发展和学生的表现发送给家长。由于网络可以传递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班主任可以多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思想品德以及行为习惯等,而不单单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甚至利用网络让家长参与班级管理。除此之外,通过实时的家校沟通,班主任还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结语
         总之,在网络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日益渗透的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应与时俱进,接受新思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创新和优化班级管理模式。不断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工具参与班级管理,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加强班级作风和学风建设,在加强家校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发展.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9,(3):220.
[2]井影,郭洁,范琳, 等.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J].科技风,2018,(4):41.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804034.
[3]陶春红.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8,000(002):P.208-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