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高中音乐生的声乐表现力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期   作者:黄慧英
[导读] 声乐表现力是衡量演唱者能力的重要标准

    摘要:声乐表现力是衡量演唱者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决定演唱者是否具有感染力的关键,高中音乐生声乐表现力的教学是高中音乐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音乐生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够培养高中音乐生的表现力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高中音乐生;声乐表现力;关键措施;

    引言:本文从培养高中音乐生声乐表现力过程中所遇到的歌唱姿势、呼吸方法、歌唱兴趣、以及歌唱能力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指出如何才能够提高高中音乐生的声乐表现力,为提高我国音乐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提高高中音乐生声乐表现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及呼吸方法
(1 )歌唱姿势
    很多高中音乐生在歌唱的时候意识不到歌唱姿势对于发声的重要性,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发声的乐器,良好的姿势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各发声器官发挥积极的作用,帮助学生们发出悠扬、婉转的歌声,尤其是对于高音的发声,唱高音不同于唱低音,是将气压成一条细线,冲击声带。当横膈膜的力量已经用到顶点,而无法加压时,就须用腰力。前面讲过,肺叶比肺尖大,也即是下面比上面大,上面的肺尖被肋骨向外扩张。用腰力,是先用手叉腰(这时不必注意腹肌,在吸气时它会自然地起作用的),把气吸到腰的四周,感觉到前后腰部膨胀起来,然后把气闭进来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你会感觉到压力压住了上颚,这就是用腰力的方法。但是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唱歌的时候都是头看着地、摇头晃脑、弯腰驼背,这对于气流的循环是非常不利的,老师们要做的,就是及时的提醒学生们,并帮助学生们改正坏习惯,引导学生们体会不同唱歌姿势对于所发出声音的影响,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的声乐表现力。【1】

(2 )呼吸方法
    呼吸是发出声音的基础,不能呼吸就不能唱歌,不能控制自己的呼吸,就不能够通过声音的节拍来准确的表达不同的情感,更不要说提高自己的声乐表现力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胸腹式呼吸法来帮助学生们展开训练,让学生们的左手放在自己的腹部,右手放在右边的肋骨上,吸气时,感受腹部的外扩和胸腔的打开,呼气时,感受小腹的平衡,但呼气时不准过深,否则使胸、腹部僵硬,影响发声的灵活和音高的准确,吸气时不要有声响,反之不仅影响歌唱的艺术效果,还会使吸气不易深沉,影响气息的支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两肋扩张,小腹微收的习惯。除了掌握正确的呼吸姿势,老师们还需要帮助学生们掌握不同呼吸频率的要点,对于低频率的呼吸,学生们可以想想自己在闻空气中的香味,慢慢吸气后,张大自己的嘴巴,使气息碰撞到硬颚处发声,对于频率稍高的发声,学生们可以想像自己受到惊吓,快速吸气后缓慢呼出,对于频率较高的发声,学生们可以用过吹气达到练习,只有反复的练习和揣摩,学生们才能够了解到不同呼吸方法对于发声的影响,也只有练好基本功才能够帮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声乐表达力,也才能够打动听众。【2】

(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及共鸣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声乐表现力,要帮助学生们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我们首先可以和学生讲解人体构造知识,歌唱发声器官的生理部位和功能,帮助学生们了解演唱发声的基本原理及如何正确的发声,其次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发声练习和演唱来进一步让学生们消化和掌握演唱方法及技巧。在平时的发声训练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们打开口腔,稳定喉头。正确的喉头位置是获得稳定的歌唱声音的关键。同时也要训练学生运用气息和进一步的控制气息,平时让学生多练习快吸慢呼,快吸快呼、叹气等方法来体会什么是气息、让气息怎样去流动。

歌唱发声练习不要急于求成,要稳扎稳打,基础要打结实。先训练学生的中音区,以中音区的训练为基础,让学生掌握好发声方法,再逐步适当扩展音域,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低、中、高三个音域的统一,加强对学生头腔共鸣的练习,训练他们如何获得高位置的头腔共鸣。提高学生们对混合共鸣腔体和发声器官的掌握力度,增强学生们的声乐表现力。
    
(三)培养学生的歌唱表现力
(1)激发学生歌唱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所以在展开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歌唱热情,让音乐连接学生们和外界世界,帮助学生们更加真切的表达自己的内心的真实情感,例如通过对《第六悲怆交响曲》及《草原小姐妹》这两部音乐作品的赏析,可以帮助学生们初步认识音乐的要素以及基本内容和艺术,此外,老师们还可以通过《阳光灿烂的日子》、《友谊花开万里香》以及《远飞的大雁》等其他歌曲来帮助学生们了解解放对于中国发展的意义,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之情。老师们还可以结合时代的发展,借助一些有水准的流行歌曲的剖析来帮助学生们学习音乐知识,既拉近学生们和音乐之间的距离,又能够借助优美的歌曲来洗涤学生们的心灵。【3】
 
(2)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的能力
    培养学生们正确唱歌的能力,除了向学生们科普知识外,还应该要求学生们多次联系,只有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们才能够掌握正确发声的方法,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形成据有个人特色的咬字方式,反复练习所形成的肌肉记忆是提高学生们声乐表现力的关键,让学生们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乐趣,帮助学生们揣摩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

(3)歌曲情感的揣摩及表达中肢体语言的运用
    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它不光需要说出来、唱出来,还需要演出来,所谓演出来,就是指在歌唱的同时,需要配合以肢体动作和情感来表现歌曲内容。正确的唱歌姿势和肢体语言是表达情感的关键,要通过肢体语言来提高自己的声乐影响力,学生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此外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在情感赋予适当的动作(如深情闭眼、低头等等),但动作要简练大方,切忌矫揉造作。坐唱的(比如吉他弹唱)姿势与站立时的要求一样,但注意臀部不要坐满整个凳面,约坐1/3的面积,两脚稍分开,自然弯曲。
    
(4)积极的心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
积极向上的歌唱情绪对于学习声乐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歌唱状态是轻松的,只有心理平静、情绪松弛了,学生才能用正确的方法和感觉来调整,使整个身体在积极协调的状态中歌唱发声。我在上课前会先和学生聊聊天,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使他们放下对上课的紧张情绪,用贴近他们生活,形象易理解的语言,将他们带入演唱的状态。在学生演唱过程遇到问题时,鼓励他们不要害怕畏缩,同时用生动、活泼的艺术语言指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对自己的歌唱就会越来越自信,在我们往后的声乐教学他们就能以积极主动的状态面对遇到的困难。

总结:提高声乐教学中学生们的艺术表现能力,首先需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应该加强学生们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们掌握正确的发声及科学的姿势,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们反复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声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表现力。

参考文献:[1]僧文莉. 浅谈声乐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 音乐天地, 000(7):41-42.
[2]张武兰. 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 明日风尚, 2018(13):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