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5期   作者:张芳霞
[导读]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讨论的热点
        摘要: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讨论的热点。本文依据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探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落实农村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方式和途径,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力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字:信息技术;农村小学生;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一、引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成为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且是教师发挥教学引导作用的重要渠道。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强化和升华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1]。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但针对当前农村小学生存在的基础差,见得少,阅读积累少,写作能力偏低,书写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等问题,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来改变这些现状,从而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普及,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高效融合合无疑是较好的方法,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技术与方法,利用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学生传达知识,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优势
         1.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
         农村小学教学手段及工具落后,导致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所以,在农村教育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够进行简单、高效的教学工作,如设计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内容、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创设虚实结合的教学情境等,实现多元化教学。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转变和升华,其摒弃了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实现了教学的简单高效化,帮助学生激发并提高语文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绚丽多彩,富有生机。
         2.信息技术能够实现知识的形象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尚待开发,学习和理解抽象事物较困难。在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层面,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始于具体形象,也就是说,在学习抽象知识时,小学生具有较低的思考能力。而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能够将复杂和抽象的教学知识,转变为视频、图像、声音、虚拟现实等具体事物,大大提高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具象思维,为其思维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3.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教学改革
         处于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就要深刻认识现代化技术为教学带来的优势。在现代农村教育中,要求教师和学生形成有效交互,才能确保课堂的高效性,提升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利用交互式白板等现代化工具,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而且有效改变了教与学方式,为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的改革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教师与学生能够在信息化教学设备中感受教学全过程,更新和发展教与学的理念。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农村教育的环境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不断鼓励、启发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一,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将学生导入课堂主体地位中,培养其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的思维基础上,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融合,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满足农村学生个性化发展。第二,教师要灵活使用信息技术,利用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直观感受[3]。在信息技术的潜移默化中,教师能够将自身情感和行为认知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感官刺激中,激发学习兴趣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充分提升。在教学《长城》一课时,由于学生并未去过长城,我就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库关于长城的视频激发学生的了解和学习长城的兴趣,并利用百度地图的实景图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数一数”感受长城经过的城市之多以及长城的“长”,课后通过分享资源库关于长城的知识链接,大大增加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伟大劳动人民智慧的敬佩之情。
         2.搭建网络共享平台,拓宽学生知识广度
         农村小学生信息获取方式较少,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交互式平台的重要性,熟悉各种现代化信息交互工具。首先,在QQ、微信等社交平台中,落实信息传达和推广,保证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与学生形成实时的信息互通,强化学生自律意识。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平台,分享和交流学习经验,表述学习体会,提高自身语文基本能力。另外,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开展平台教学,如布置线上作业、开展平台小组学习、研究讨论等。不仅能够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而且可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我们班坚持每周五在班级微信群开展线上“好书分享会”,学生用文字、视频、音频、手抄报等多形式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帮助学生丰富了课外阅读量,拓展了学生知识广度。
         3.利用教学信息库,丰富教学资源
         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课本教学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信息教学资源库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而且其丰富的学习工具和先进的交流平台为学生带来了广阔的思考空间,以丰富、优秀的文化教学资源熏陶农村小学生,帮助其形成完善的人格特征。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由于学生对汉字的演变发展接触比较少,讲起来较枯燥,所以我利用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将汉字演变发展史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清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研究兴趣,对孩子规范书写和使用汉字起到了很好地帮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巧妙地将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课程相融合,以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点,以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能力和思维品质为目标,不断创新教学形式,转变农村小学语文教与学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孟雪. 基于核心素养的部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研究[D].聊城大学,2019.
[2]黄晓琴.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