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存在地域差异和经济差异,所以我国农村地区的教学水平还远远不及城市的教学水平,农村课堂教学的基础设施不足,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比较低,而且农村的教学内容也不够科学。随着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现在,我国的农村教育也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就目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状况而言,我们必须要从多方面入手,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使城镇和农村的发展趋于协调。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1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用。无论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还是枯燥的课堂氛围,都应该被淘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急需在课堂上引入新的教学思路。这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教学方法太单一
在以往的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都采用以自我为中心的单方面讲述知识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知道一味地接收知识、毫无目标地记忆知识。在教学中,无论是讲课,还是讲解习题,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很单一,无法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这使得课堂氛围比较低迷,可能导致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低下。
1.2缺少有效的教学内容的深思
教育活动的反馈意见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是教师备课的重要途径。基于当前的教育问题,相关的解决方案改善了教学课程的组织方式。每次修改后,还应对改进的结果进行反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许多教师没有养成总结课程的习惯,无法正确理解问题。教育中,教师长时间使用相同且枯燥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缺乏对学生学习的认识。在这方面,教师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教师的认真对待。
2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2.1树立新时代教育理念
要想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其次,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树立新时代教育理念;最后,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2.2创新教学方法
2.2.1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情感发展、成熟的过渡期,还都比较活泼,喜欢观看生动、活泼的场面,喜欢阅读有配图的文字。因此,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单调地口述和讲解,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其学习兴趣不能被调动起来,甚至渐渐丧失,课堂活动就更难开展了。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和网络课程资源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背景、作者简介等内容通过大屏幕播放出来,适当配以音乐和视频,将枯燥的说教转化成学生喜欢、接受的形式。如在教小学生学习生字笔画顺序时,教师可以动画的形式展示汉字笔画顺序,让他们更容易记住。用词造句和写话是低年级学生的老大难问题。教师也可以选择素材,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内容受到激发。这样,写作就不是难事了。
2.2.2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的瓶颈比较多,发展还很不成熟,究其原因与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目标不明确直接相关。要改变这一问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正确看待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明确课程目标,充分考虑文本内容和生活实践两个因素,将传统的“灌输法”与新课改的“小组合作学习法”相结合,而不是只重其中一方。
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课题可以结合同学们的兴趣,在课外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组合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学习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教师可以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同步拓宽课上课下双渠道。课上开展科普知识小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课下组织学生春游或者秋游、参观植物园等,让学生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在自然中感受书本知识的魅力。相反地,在处理那些需要背诵和默写、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时,则可适当减少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以教师授课为主,比如学习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让学生观看天门山图片或者视频,形成感官认识激起对于古诗学习的兴趣,重点对古诗意思以及思想感情进行讲解,而不必提出问题让学生被迫参与课堂讨论。只有在适度的范围内,实现师生共同参与,增强双方的互动性,真正做到新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才能促进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
2.2.3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
小学生们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很难被集中起来。这个时候教师们就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们的兴趣和爱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进行有意义的情景教学,从而让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更加符合他们的现实生活。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花生”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他们家中都种植了什么农作物?有同学家里种花生的吗?知道怎样种植花生吗?等这样一些问题,大部分农村的孩子家里都会种植农作物,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举手回答。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学习课文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学习花生的品质,虽然长得不太好看,但是花生有很多的作用,例如花生可以用来压花生油等。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他们自己知道的其他农作物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质量。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想和道德人格”,最终来很好的提高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及时进行肯定和点评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情感意识的成长,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少,若是教师不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导致学生愈来愈不想参与课堂教学,产生被动学习的不良效果。因此,教师要及时开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在学生表达之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客观的点评和肯定,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例如,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时,教师首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略读的方式整体感知文章,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接着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基本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各小组选出合适的人选即兴表演故事中的人物。在准备表演时,教师巡视现场,及时指点学生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内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真实地再现人物情感画面。在学生完成表演后,教师带领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事半功倍的课堂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教材内容,设身处地地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体会文章表达的人生感悟—在面临困境时,我们要以积极客观的心态去面对。
3结束语
总得来说,与城市的教学相比较,农村的教学水平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基础教学的资源缺乏、教学设施落后、教学的有效性低下等问题也是很多。针对这样的现象,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同时,语文教师还需要多和学生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和学习特点,从而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的。
参考文献
[1]陈金涛.提高西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147-148.
[2]闭秀艳.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因材施教的对策[J].学周刊,2019(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