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要注重兴趣培养,引导审美,传授方法,使其可以在阅读学习中能够有能力的建立,并有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随着新课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落实,教学的开展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引导自主阅读,而语文知识的学习都是以阅读为起始的,所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为教学的重点。本文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希望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知识获取,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方法
前言:小学生的学习几乎都是无基础的,而且进入小学之后有课堂纪律,学习要求等,这些都会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阅读学习造成影响。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都是以基础知识为阅读教学的基础,学生参与性差,也没有深入的情感感受,所以阅读能力的养成也都是基础知识的分析。对于这些实际的问题需要教师进行解决,以学生语文阅读理解为方向,在方法上注重兴趣、审美和方法的培养,以此来实现有效的阅读能力培养。
一、注重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在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促使其在阅读中有主动参与的意愿,有思考探究情感的意识,有积极阅读理解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将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作为教学设计的前提,使学生愿意进行阅读理解,在不断地阅读学习中有阅读能力的养成[1]。
对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激发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让兴趣意识能够与阅读内容产生关联。例如,在《开国大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1949年的开国大典,以历史资料介绍课文中的内容,同时也让学生在观看中能够有情感的体会,而将文字内容变成动态的图像,能够激发阅读了解兴趣,也能在阅读中也能有所参照,便于学生做课文的解读,可以引领深度阅读理解。
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主要在阅读学习的感受上做鼓励,使其愿意进行阅读理解,养成良好的也读习惯和喜好。在方法上需要从感受出发,让处于童年的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愉悦体会和成就感,心理上接受阅读这种学习的形式,也就会养成兴趣。例如,在古诗《示儿》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对于主动发表阅读想法和感受的学生给予表扬,并组织阅读理解的相互讨论,提高古诗的阅读感受,这样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也就能够建立兴趣。
二、注重阅读审美的引导和建构
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重视“审美”的落实,以此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语文核心素养,而审美引导和建构的开展能够有效培养阅读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效的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同时也能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需要任务驱动和生活思考,使学生能够做审美阅读和心理建构[2]。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教师就设计探究小女孩为什么不回家,课文故事要表达什么样的想法的任务,以任务来驱动自主阅读理解分析,使学生可以体会到课文中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和对资本家的讽刺。在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则引入生活思考,组织学生讨论“我们的生活与小女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种不同?”,以此来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认识的内化,可以推动学生价值观和生活观的形成,能够珍惜生活,认真学习。审美引导和建构的开展让小学生能够深层次的进行阅读学习,在过程中就可以培养正确的阅读方式,使其能够建立人文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和练习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成长过程中,阅读方法的养成是关键内容,也是能力在实践学习中的主要体现[3]。要教授学生语文也读的方法要抓住阅读教学的过程,以递进阅读引导和课外兴趣阅读为方法,让学生参与阅读分析,在知识的阅读积累中完成方法养成。递进阅读教学是考虑到学生能力和基础知识的不足,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做深度理解,掌握基础知识,也能挖掘思想情况,使审美建构的得到有效地开展。例如,在《找春天》的教学中,教师就建立一个逐步探究阅读的微课,以课文生字识读、文章描述、阅读感受和写作训练为顺序,逐步的引导学生做阅读理解。在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也让学生之间的阅读思维能够得到交互,在实践阅读中得以完善。要让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养成,进行日常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需要积极建立校本读物,并指导建立读书笔记,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接触和吸收到更多的知识,记录自己的阅读所得,可以完成丰富的知识积累,也能拓展阅读视野,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结论:总而言之,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让学生做自主性的反思和总结,从实际的课文阅读教学出发,使学生可以在教学中积极主动的思考,进行深度的审美阅读,并传授阅读的方法,从而得到综合性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清萍.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20(14):17-18.
[2]刘东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91-92.
[3]王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越性[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