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的谋“略”之法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期   作者:虞凌英
[导读] 教育部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
         【摘要】
         教育部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精读课文的教学需要教师引领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从中习得阅读方法,而略读课文的教学则注重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实践,重在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和内化巩固。从三上开始到六下,每学期安排了5-9篇不等的略读份量,成为了阅读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研究略读教学之教师的“略”,探寻略读教学谋教师“略”之法显得颇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应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关键词】
         略读课文   谋略之法
         【现状分析】
         对于略读课文,《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寥寥几笔,使得老师们把握不住它的特点,不能清晰定位,略读课文或是被处理成精读课文,或是被一带而过,存在着以下误区:
         1.粗知大意,简略化。
         “略”,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简单、略微”,顾名思义,“略读”就是简单地读一读,略微知道大意即可。因为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相比,少了要学写的生字,也没有需要思考的课后问题,就会让人产生走过场的念头。略读课文被视之为闲文而略读。
         2 .精雕细琢,精品化。
         我们教材中的略读课文虽然定性为略读课文,但是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上看,篇篇文质兼美,皆属精品。于是有的老师心中难以割舍,课堂上词句品析、朗读感悟、积累运用、人文熏陶……面面俱到,精雕细琢。
         在观看虹桥的动态视频之后,乘着学生兴致浓厚,我引导学生模仿第四自然段中抓住“最有意思”这个词让学生仿写,课堂上,由于学生对桥下穿过桥洞的画面只观看了一遍,很多学生都还没有弄清楚,也没有观察透,所以文章写起来不够生动。课后,我又让学生仔细观看了这一动态画面,他们观察很仔细,很多细节都注意到了,仿写起来就形象、生动的,而且想象也非常的丰富。
         【教学收获】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用直观视频教学、图文结合、情景创设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运用已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名画主要内容,感悟名画风采,激发想象力,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重难点。


         一、精略相辅,教略学不略
         略读课文教学体现的是简约语文的思想,以简略的教学目标、简化的教学进程、简洁的教学语言、简明的教学线条、简约的教学风格为标志。我们心中要明确:略读略的是教师的引导,但不能略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自主学习。应当是“教”略,“学”要丰。要略内容的学,略化字词教学;简化情节学习,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就行,甚至还可以淡化一些出声的朗读。
         部编教材里,都是以单元为主题教学的。一个单元里面,略读课文前都有排精读课文,教师在教学精读课文的都花大精力讲授阅读课文的方法。《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个单元的一个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在前一课精读课文《赵州桥》中,学生已经体会到课文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也试着围绕一个中心,分层写作,把事情写具体详细。让学生从前一课精读课文教学中初步习得阅读方法,这一课略读课文教学刚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试着运用和练习,进一点步熟练掌握,逐步形成独立阅读能力,为课外自读做好准备。
         二、捕捉细节,“简”中突出“精”
         略读教学需要“简”、“略”,但提倡的是老师“略”讲,学生 “精”读。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句、学词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清晰、突出。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寻找准确的着力点,在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如本课教学中,在教学第2小节,体会各行各业的人物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三、以点带面,拓展延伸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既然略读是为了推广应用,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就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拓展阅读。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我就充分抓住优势,补充课外知识。
         课前搜索信息,快速走进文本。让学生搜集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资料,为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作准备。课堂扩展阅读,丰富文本感悟。上课时,我先播放一段由自己整合的音频加视频的《清明上河图》,让学生边欣赏整幅画,边听介绍,使他们对这幅画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然后,我出示了三百六十五行的分类,加深学生对各行各业的认知。最后,我总结本单元所学习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课后继续搜集相关资料,为作专题交流和展示准备。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的一点粗浅的思考和收获。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意识到,略读课文的教学的本质是根据单元目标与课文特点,做到:教师的教“略”,学生的学“详”,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学会阅读,从而享受阅读。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逐步提高,对独立阅读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而略读课则是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最重要的阵地。教师应该认真上好略读课文,给予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为语文学习开辟一片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
        
        
参考文献:虞大明著《略读课的另一种可能》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