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曾宪佐
[导读] 摘要:土地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平南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广西平南  537300
        摘要:土地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对此,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各地区对土地利用规划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问题来自生态环境,如果土地利用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仅会降低土地的利用效率与价值,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为了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性,达到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就必须深入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现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影响
        引言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实现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是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而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了解其影响,才能采取针对性地解决措施进行改善,最大限度保证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随着各地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越来越便利,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有的地区在大力发展基层建设中,土地利用不科学、不合理,导致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地破坏,出现水土流失、土地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快速丧失等不良问题[1]。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悖,也直接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所以,为了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从业者就必须重视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来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二、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土壤与水资源的影响
        水乃生命之源泉,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与水资源一样,土壤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不合理的土地规划,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其中就包括土壤与水资源。为了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规划。针对土壤的保护,我们主要是防止对耕地的破坏,众所周知,耕地是人们生活的基础保障,保证耕地的可持续发展,就能促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在以往土地建设中,由于人们缺乏保护意识,并没有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导致耕地遭到严重的破坏,出现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的情况,从而对农户耕种作物的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
        土地利用规划对水资源的影响,一般主要体现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如混凝土运用、工程建造方式等环节都会对环境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土地的储水能力是避免水资源流失的重要方式,除了会对城市用水现象产生影响之外,土地储水能力的高低还关系着水资源的净化能力,决定了水资源质量的好坏。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对水资源的需求是很大的,一旦水资源遭到污染或者水资源质量下降,就会对国民生活质量及社会的稳定产生巨大影响。对此,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相关工作人员要切实考虑到对水资源的影响,并可以采取有效的针对措施予以改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2]。
        (二)生态多样化的影响
        土地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土地利用规划与国家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除了会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要基于对生态环境的充分考虑,实现其结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态环境防范工作与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另外,在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中,还会对生态多样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某一道路的建设中,施工方会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就会调整生态地形,而这样就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多样化。

作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十分依赖生物多样性资源,而随着人口的增长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得很多生物物种逐渐消失。
        具体而言,土地建设中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多样化的影响。例如,有的工作人员会为了减少成本消耗,就会在生态区进行不合理的建设。其中主要是土地建设对该区域植物生长产生抑制,使得植物无法正常生长。还有过度放牧、大面积森林采伐等都会让农作物失去生境,对生物多样化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不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会对生态植物的生长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进而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三、解决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影响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通过科学的规划方式来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保护生态环境中,我们可以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土地建设情况运用科学的规划方式来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先详细调查土地建设的生态环境,调查的内容涉及植被生长习惯、生态环境的异常变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按照土地利用原则,来编制土地建设方案,最大化保证其全面性与合理性。之后,在全面及合理的土地建设方案指导下,有序开展土地建设工作,以此来实现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发展。另外,在全面应用科学规划方案的同时,还要强调对施工地形的保护,减少对其的破坏,尽可能提高建设的质量,并且在完工以后要将施工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地貌现状进行修复与维护,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对土地建设对土地内部结构的破坏,进而影响到植被的健康生长。
        (二)加强生态用地保护,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首先,要对土地管理法进行优化与完善,尤其是明确生态用地的法律地位,能够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对其进行保护。其次,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与修订时,应该明确相应的指标控制量,这样才能在土地利用决策层面中有生态用地供需状况的涉及。再其次,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工作,关于生态用地的占用要有完善的审批制度支持,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现象。最后,要基于当前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用地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特别是比较容易受到破坏的区域,要采取严格的管制措施,防止被破坏,同时要生态用地范围内的建设用地进行外迁。
        (三)生物多样化的保护措施
        在土地建设中,有的工作人员会过去强调土地利用原则的实现,忽视了对生态多样化的影响。对此,工作人员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探究对土地地形、土地利用及植被生长的措施,实现对生态环境多样化的有效保护。生物多样化的基础即植被生长的变化,工作人员在调查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适应土壤的种类、植被的生长习性以及养分吸收等问题,在制定土地建设方案的过程中结合这些内容,以此来实现对生物多样化的保护[3]。另外,在调查生态环境中,还要对土地地形的变化给予关注,避免土地地形内部结构出现变化,这样就会影响到植被的健康生长。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背景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这也是保障国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所以,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结合具体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不仅是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文章就主要解析了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文本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敬兵, 郝海娜.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包装科技博览,2012(002):12-12.
        [2]覃伟燕.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对环境影响评价分析[J].大科技,2017(12).
        [3]韩娜.浅析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3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