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摘要:湘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储备量是非常大的,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商业化开发是这部分遗产利用和保护的一个主要渠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初级阶段都是依靠传承人来
完成的,当前传承人总体基数小,且逐步老龄化的现象给湘西地区的非遗利用和开发带来的一定的阻力
。本文从非遗传承人现状的研究出发,探索现阶段湘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困境,并提出
建议性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商业视域;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策略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精髓,不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特色和文化
价值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代社会对其开发和保护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在长期传承中的文化隐蔽性,当地的民众中除了传承人,大部分乡民对
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形成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尤其是年长在新时代的年轻人,由于受到现
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从主观上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思想认知上也缺
乏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1]。在现代旅游业不断发展的状态下,其发展空间就更为狭窄。最后
,传承人自身由于文化水平和宣传渠道的限制,并不能实现对自己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的
目标,这也是湘西地区应当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广重视程度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基于商业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面临的困境
(一)传承中对文化内涵层面不重视
在商业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往往对商业价值的开发更加重视,即使在传承中强
调文化价值,也是以提升商业价值为目的的。关于文化内涵部分的内容在传承中并不得到重视[2]。主要
原因有,第一,商业视域下的文化价值对于商业价值的提升并不具备直接的作用,无法带来直接的利益
,因此,及时在宣传中融入了文化内涵方面的内容,实际的宣传者自身对于其中的文化内涵也并没有做
到充分地理解。第二,从传承人自身的角度上来讲,现阶段大部分的传承人都已经逐步步入中老年阶段
,其个人对于一些手工艺艺术品的文化价值也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只是在上一辈的家族传承中被动的学
习和掌握某种工艺。因此,即使依托传承人自身也无法达到良好的文化内涵传达效果。即使部分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有年轻一代,其自身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程度也比较有限,这都是背离了非物
质文化遗产传承发扬的根本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除了对有形的工艺、
技术进行传播,更重要的传播内容就是文化内涵本身。
(二)文化遗产环境遭到破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留和传承是需要一个客观的氛围和环境的,但从实际出发来观察,现阶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环境已经遭到商业开发的严重破坏,部分开发商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占用
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地和环境。这对于这部分遗产的保留和传承都是严重的打击[3]。例如,在湘西地
区生活的一些原住民,就存在被开发上从原有的聚居地区域驱赶的现象,这种实际上已经破坏了非物质
文化遗产所在的环境。即使游客进入到一些原住民的聚居地旅游,其内部的环境和也都已经被改造。游
客也无法真正体会到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环境。另外,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湘西部分留存有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已经严重被商业化,即使是当地的居民也受到商业气息的影响出现了重经济利益,
轻文化传承的问题。
三、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策略
(一)发展壮大传承人队伍
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中处在核心的位置上,对于非遗原貌的保留工作中,传
承人的引领力量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湘西地区的政府部门以及旅游资源的管理者应当重视传承人本身
社会地位的提升,通过拍摄纪录片或者开展针对性宣传活动的方式使得传承人自身的价值得到宣传和体
现。另外,政府方面还应当协助传承人做好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例如,在湘西地区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很多都是音乐舞蹈或者表演类的形式,政府或者高校方面可以通过从艺术院校内
抽调学生的方式,引入一部分具有专业素质的年轻学生接触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从而为充实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继承队伍而不断努力。对于逐步步入老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应当及时
对其个人和家庭基于充分的支持和关心,突显这部分人群的社会地位。
(二)注重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共同开发
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的社会发展阶段所具备的双重价值。在新时期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中,政府和具体负责传承的人员应当在获取商业价值的同时对文化价值方面提
高重视程度,通过运用合理的管理方法,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区域的商业开发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避免过度开发,最大限度地存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并且可面向旅游区的导游和管理人员开展基
于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虎内涵的学习培训,使具体参与到商业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人员素
质得到提升,保持一个良性的开发利用状态。
四、结束语
综合来讲,湘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商业视域下进行开发利用时,应当综合考
虑其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在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留和完善的同时,获取一定的商业价值。提升
湘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力度。
参考文献:
[1]吴越,陈东.当代土家族母语民歌音乐特征探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为例[J].广西民族师
范学院学报,2019(4):40-43.
[2]姚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高校音乐教育——以湘西少数民族歌谣为例[J].当代音乐
,2019(9).
[3]葛芳.数媒视域下民俗类非遗数字化传播研究——以黄梅木偶戏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40(5).
课题:
2015年教育部青年项目《湘西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现状与政府保护制度构建
研究》编号:15YJC760111
2014年湖南省社科西部项目《湘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研究》编号:14YBX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