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3期   作者:程龙 吴佳辉 王紫萱
[导读] 宣化自古以盛产葡萄而远近驰名,因其葡萄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故有"葡萄城"之誉。 2013年6月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达席尔瓦在热烈的掌声中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牌匾授予宣 化区。"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更以其"城市中农业"的独到之处成为全球唯一的 "城市农业文化遗产",本 文主要分析了宣化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宣化牛奶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宣化自古以盛产葡萄而远近驰名,因其葡萄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故有"葡萄城"之誉。

2013年6月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达席尔瓦在热烈的掌声中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牌匾授予宣

化区。"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更以其"城市中农业"的独到之处成为全球唯一的 "城市农业文化遗产",本

文主要分析了宣化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宣化牛奶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葡萄产业;栽培;对策分析
       
       
引言
        宣化区位于张家口市区东南28公里处,古称“上谷郡”,位于张家口市区东南28公里处,北靠

阴山、南临洋河,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素有“京西第一府”之美誉。这里便利的交通、得天独厚的土

壤、气候条件使得这里成为优质葡萄的主要基地之一。宣化葡萄已发展形成了特色产业,葡萄的种植园

已成为目前全球唯一的城市农业文化遗产。尽管如此,仍在现在的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宣化葡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1.发展历史
        宣化盛产牛奶葡萄,是它的古老产区,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据《宣化葡萄史话》记载,

宣化葡萄最早引进栽培时间为唐代僖宗年间,种植在宣化区柳川寺院附近,这里的适宜条件为葡萄生长

奠定了基础。而在辽金时期,葡萄的种植便以农户普遍种植,为达官贵族享用。明清以后,宣化葡萄已

经享誉中外,京张铁路的修通,已经为宣化葡萄打开了销路。与此同时,宣化葡萄还获得了巴拿马政府

颁出的“荣誉产品奖”。这也是首次荣获国际大奖。【1】
        2.现状分析
        宣化葡萄在宣化这样的城郊农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它是该区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宣化葡

萄为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贡献了一定价值。但是近年来,城市用地的紧张导致大量耕地不断减少,

建设用地与葡萄园发展用地矛盾日益凸显。而宣钢这样的重工业企业,所产生的的温室效应,无疑又增

添了一些不良影响。但宣化牛奶葡萄名扬海内外,独特的漏斗架形栽培全球独树一帜,在世界葡萄栽培

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不好好保护,必定会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二、宣化葡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葡萄产业集聚度不高,市场化组织化程度较低
        宣化葡萄虽然在已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但仍然不足以媲美于怀涿葡萄,由于果农的不善经营

,品牌意识差,产业链条短,宣化葡萄面临着无序的市场秩序,激烈的竞争环境,低效的服务体系,包

装贮运标准不一。同时,区域内尚未形成联合销售的工会组织,规模不经济的运作模式使得他外销受阻

。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葡萄种植技术管理不到位,产学研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宣化葡萄的种植户大多为零散种植户,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没有规范操作和标准化意识,而

是凭借自身经验;片面追求高产量、新品种、高收益,导致种植葡萄接受光照不足,市场上葡萄成熟度

不良,着色不均匀出现;而施肥技术不达标则导致肥料的配比不当,以致果粒饱满度和营养不良。缺乏

适用性人才,科研力量不足,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导致出现土壤管理,越冬管理,病害管理存在弊病


【2】
        3.高成本、低机械化和营销渠道匮乏
        葡萄的种植培育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葡萄销售前,需要投资大量的资金在灌

溉、农业防护、包装、运储等环节。而当前的种植主要以手工为主,机械化程度低,效率低;由于缺乏

品牌效应,宣化葡萄营销渠道单一,网络营销渠道有待开拓。葡萄需要保鲜技术的支持,否则无法及时

销售,导致烂果或者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
        4.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发展葡萄产业融资困难
        葡萄不同于其他产品,受气候影响较大。特别是发展葡萄产业初始阶段投入高、周期长、见效

慢,种植户或企业都缺乏风险基金和贷款担保基金的扶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和企业发展葡萄

生产的积极性。能够为葡萄种植户提供资金的渠道有限,银行的补助相对有限,融资瓶颈出现。
        三、宣化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开发葡萄园观光旅游资源
        由于宣化葡萄种植园具有世界非物质遗产的独特优势,种植户应合力打造生态园区,用旅游去

推动宣化葡萄销量。应当合理规划用地,建立相应葡萄资源保护区,必要时政府应出台法律法规进行行

政保护文化遗产。除此之外,可以与充分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建立合作机制。
        2.强化品牌意识,合力打造龙头企业
        品牌的影响不容小觑,种植户应该巩固品牌形象,可以设计logo口号等让消费者印象深刻,以

形成刻板印象。要通过名牌企业、名牌、
        产品、名牌工程、名人效应把宣化牛奶葡萄地理标志产品的形象树立
        起来,品牌效应应贯穿始终。以重点项目为龙头,引领整个行业不断发展,要统筹兼顾,兼具

国际视野和格局,让宣化葡萄成为享誉海外的产品。
        3.加大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发展葡萄产业需要大量资金,而这些资金的来源渠道很单一。所以政府应为企业融资提供信誉

担保,对葡萄种植户给予一定的补助,建立农业合作的相关项目,成立相应的专项基金,对那些对外出

口的企业,实施关税优惠政策,用政府公信力提供担保。
        4.标准化经营管理,增加资金投入力度
        产品标准化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在葡萄生产,种植,灌溉,包装,存储等环节实施统一的

标准,加强检疫关,加快脱毒快繁体系建设。而标准的认定应以行业最低标准为下限,这样打造出的产

品才更具有竞争力;增加科研经费,挖掘新产品、新工艺、新模式,在栽培种植上实现创新。增加人才

的引进力度,对农业专家可以聘请来为果农定期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对从事本行的人员鼓励他们多去

学习深造。
        结束语
        宣化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葡萄的品质优良,甘甜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

。虽然当今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是这也不可避免。这正是宣化葡萄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开拓新销

路的最佳时期,更快地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史慧芳,王晨宇,梁月星,韩申,康博.城市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以"宣化城市

传统葡萄园"为例[J].福建质量管理,2019,(17):56.doi:10.3969/j.issn.1673-

9604.2019.17.041.
        [2]王康,高占虎.宣化牛奶葡萄[J].中国标准导报,2015,(1):60-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