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湖桥先民的饮食文化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3期   作者:范贤君
[导读] 在跨湖桥遗址时期,出现了原始农业和饲养动物猪、狗,但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采集和渔猎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先民们发明了处理橡子的储蓄坑,食用方式主要是直接食用、烧烤食肉、煮食,还可能出现了煎药或煮茶的饮食文化。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重庆  401331
        摘要:在跨湖桥遗址时期,出现了原始农业和饲养动物猪、狗,但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采集和渔猎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先民们发明了处理橡子的储蓄坑,食用方式主要是直接食用、烧烤食肉、煮食,还可能出现了煎药或煮茶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跨湖桥;饮食文化;中药罐
       
       
1990年,在杭州萧山区的城厢街道湘湖村发现了跨湖桥遗址,前后共进行了三次发掘,在2002年评为“2001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跨湖桥遗址距今8200~7000年,共三期。目前,学术界对跨湖桥遗址的彩陶文化、太阳纹饰、独木舟、跨湖桥文化分期问题等等都有研究分析。在生业结构、稻作农业、饲养动物等方面也不少的论述,如《新石器时代至先秦时期长江下游的生业形态研究》[]、《跨湖桥遗址的人类生态位构建模式》[]等。那跨湖桥遗址时期的饮食文化是怎样呢?笔者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下出土的文物、植物浮选报告及动物骨骼,走进跨湖桥先民的饮食生活,试分析其独特的饮食文化。
        一、食物来源及结构
        跨湖桥遗址出土动物骨骼共计5125块,其中3833块可以鉴别,共五类种类有鱼、龟、扬子鳄、蟹、海豚科、天鹅、丹顶鹤、鹰、雕、雁、鸭、鹰、猪、虎、水牛、豹猫、狗、犀、麋鹿、梅花鹿等共计34种。其中的猪分为家猪和野猪,狗为家养狗。考古工作者将动物骨骼的可鉴定标本数按早、中、晚三期进行归纳统计发现早期爬行动物为肉食主要来源,占43.92%,中、晚期哺乳动物为主要的肉食来源,分别占总数的69.95%和70.19%。三期的哺乳动物中,饲养的狗和猪都不占主要,而且猪占哺乳动物的比重在早、中、晚逐步减少,从早期的27.24%到中期的10.34%,晚期只有8.96%。可见,饲养猪不是因为食物紧缺,而是作为备用。在跨湖桥遗址时期,肉食来源为渔猎,在早期主要是捕猎爬行动物,到了中后期是哺乳动物,先民已经饲养了猪和狗,但这只是作为渔猎的补充,不是主流。
        而素食方面,跨湖桥遗址时期已经有了原始农业,水稻遗存分布很广,在探访T0409、T0410、T0411、T0512、T0513等中都发现了较多的稻谷、稻米和稻谷壳等,通过出土稻谷的长宽比和现代栽培稻的硅酸体比较结果显示,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水稻为驯化稻,与野生中午有明显区别。在部分地区还出土了大量的植物种实遗存,这些植物种实遗存大部分为:核桃、梅核、杏核、麻栎果、白栎果、南酸枣、菱角、芡实以及其他植物种子和果实,这是跨湖桥时期的主要的采集食物。虽然有了原始稻作农业,稻米产量低,还是以采集为主。
        跨湖桥遗址时期,先民的食物来源是渔猎采集为主,辅以饲养种植。
        二、工具
        我们将工具分为渔猎工具、农具、食物处理工具、烹饪工具和餐具。跨湖桥遗址发现的渔猎工具很多都是木器和骨器,有弓、叉、浮标、木、镖、鏃等,石器很少。跨湖桥发现的木制残弓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漆器,发现的骨叉的功能可能也用于结网,说明了当时可能出现结网捕鱼。目前确定的农具只有骨耜,说明当时的农业还处于原始农业的初级阶段。烹饪工具和餐具有釜、罐、圈足盘、盆、甑、勺、支架等。
        在跨湖桥居住区发现的几个灰坑值得关注。在第⑦层下T202发掘出H22、H25和第⑥层下T303的H17,灰坑大部分为圆底,深度为50厘米左右,这些灰坑中都发现了丰富的橡子遗存,H17和H22的坑口有4根木条围城“井”字形。发掘者推测,这些灰坑不仅仅作为储藏坑,可能同时也是处理橡子的一种原始加工程序。橡子的淀粉含量和脂肪含量较高,但含有大量的单宁,直接食用有鞣酸味涩和苦涩之感,通过水中浸泡或长时间烧煮并换水可以去除。这些带有“井”字形的储蓄坑很有可能也是浸泡橡子用的加工坑。橡子在当时的跨湖桥附近数量多,是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先民们在生活中创造出朴素的方法来去除酸苦味,提高橡子的口感。


        三、饮食方式
        跨湖桥遗址时期的饮食方式可分为三大类:直接食用、烧烤食肉、煮食。
        采集食物中的大部分,如桃、杏、南酸枣等都是可直接食用的应季果实,水分糖分含量高,易腐烂,应该大都是采集后直接食用,不会放太久的时间。渔猎的动物中遗留的许多哺乳类动物骨头发现了火烤后的黑焦面,说明先民在食用时选择的是烧烤食肉为主,这些动物的肢骨端部砸断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反映了先民在食用时不仅吃肉,骨髓也食用的吸食骨髓行为。
        在遗址中发现了釜、支架等物可以证明煮食主要是用釜煮。除此之外,还有在不少陶釜中发现了锅巴。有锅巴遗迹的陶釜片共有541片,锅巴粘附的位置或内或外,也有了内外都有的现象。[]这些是稻米、淀粉类食物煮沸溢出釜口所留下的遗迹。说明稻米、橡子、芡实等淀粉含量高的植物种子主要是炊煮的方式来加工食用。先民们常常吃的是稻米粥和橡子粥。织网捕鱼是跨湖桥先民的日常劳动,将鱼与橡子、芡实、菱角等煮在一起,也是十分营养又美味。遗址中的烧土堆和灶大部分是在室外,说明这时期人们主要是在室外做饭,而且是集体食用,一次做饭的量都很多,各种食材都是煮在一起,省时省力。
        在第一期(距今8200~7800年)的T0411⑧A层发现了一件稍有残缺的绳纹小陶釜T0411⑧A:25,陶釜外壁有烟熏火燎痕迹,里发现了一捆形状相近的植物茎枝,长度在5~8厘米左右,约三十余根,整齐地曲缩在釜底。[]将植物茎枝标本送浙江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检测,因煎煮物质无法进行植物鉴定,只能判断为茎枝类,不知种属。考古人员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因故(陶釜破裂)丢弃的煎药釜,将其命名为“中药罐”,也有学者认为这是“茶釜”。[]是否在当时出现了煎药的现象,目前证据不足,无法下定结论,但这“中药罐”为中国煎药起源和煮茶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四、总结
        跨湖桥遗址丰富的地下出土文物,使我们了解8200~7000年前的跨湖桥先民的饮食文化。当时的气候环境与现在相比更温暖湿润,在遗址附近有大片的水域、沼泽地带,森林、灌木丛和草地也距离不远。动植物资源丰富,先民们能捕获和采集足够的食物。渔猎和采集是主要的食物来源。那时还处在原始农业,稻米产量低,饲养动物也不是主流,是先民们为了预防捕猎采集的食物不够或为过冬的储备。
        稻米和橡子类的淀粉多的种子是先民们碳水化合的主要来源,有专门处理橡子的坑,总的来说加工食物的工具还很简单。跨湖桥遗址的工具虽然比较原始,但也发展出完整的食物加工和饮食文化,对比同时期的中国其他地区文化遗址,是比较先进的。饮食方式主要是直接食用、烧烤食肉、煮食三种,瓜果直接采摘食用,渔猎的动物主要为烧烤,淀粉类植物主要是炊煮。除此之外,可能出现了最早的煎药现象或煮茶现象。
        参考文献:
        [1] 潘艳,袁靖.新石器时代至先秦时期长江下游的生业形态研究(上)[J].南方文物,2018,(第4期).
        [2] 潘艳,郑云飞,陈淳.跨湖桥遗址的人类生态位构建模式[J].东南文化,2013,(第6期).
        [3]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浦阳江流域考古报告之一——跨湖桥[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325-327.
        [4]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浦阳江流域考古报告之一——跨湖桥[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349.
        [5]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浦阳江流域考古报告之一——跨湖桥[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52-153.
        [6] 陈珲.从杭州跨湖桥出土的八千年前茶、茶釜及相关考古发现论饮茶起源于中国吴越地区[J].农业考古,2003,(第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