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每个孩子身上的那根软肋 ——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学生德育工作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5期   作者:王贵兰
[导读] 本文主要论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做好培智学生德育工作的方法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做好培智学生德育工作的方法:进行德育工作,德育内容要具体,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用心找出每个培智学生身上的 “痛处”或兴趣的软肋并牢牢抓住,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就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德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软肋 培智学生 痛处 兴趣 生活 德育工作
        “国家教育部在2007年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指出: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对待普校的孩子一样,培智学生的德育工作,教师同样要重视。培智学生智力低下,理解能力差,行为问题比较多,更加需要对他们进行德育,但他们对“德育”这一概念根本就理解不了,这就给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德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但是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一根软肋,只要牢牢抓住那根软肋,就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得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一、德育内容要具体
        根据培智学生智力低下,理解能力差的学情特点,在进行德育工作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安排德育内容要具体,强调一个‘小’字,从小事做起,以小见大。要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形象、直观。”“班主任德育工作从小事做起,把在班级、学校、家庭日常的文明礼貌,交友往来作为起点,培养爱心,热爱、帮助身边的人……”从而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其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
        二、用心找出每个孩子身上的那根软肋
        培智学生大部分个性鲜明,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身上都有一根可以让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软肋,那就是他/她的“痛处”或兴趣,特教教师只要用心去寻找,总能找到孩子身上的那根软肋。“痛处”方面如:有的孩子什么都不怕就怕家长不来接送,有的孩子惧怕老师批评,有的孩子担心没有奖励……兴趣方面如: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有的孩子喜欢运动,有的孩子喜欢上台表演,有的孩子喜欢劳动……这些特点就是孩子身上的软肋。
        三、牢牢抓住每个孩子身上的那根软肋
        1.抓住学生的“痛处”进行教育
        在班主任的诸多工作中,德育工作是核心工作。而当前德育工作的瓶颈就在于德育的时效性问题。只要牢牢抓住每个孩子的身上那根软肋,就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从而达到德育的有效性。抓住学生的“痛处”进行教育:例如A生在学校表现比较差,什么都不怕,就怕家长不来接送,没到接送的时间,总是早早地背上书包,一有空就往窗户外张望……笔者通过日常的观察,知道了他的“痛处”,在他不乖巧的时候,就会拿出这张“王牌”:“你要乖乖的哦,要不妈妈就不来接你了。”也是神奇,这句话如圣旨般屡屡见效,笔者就趁机对他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并及时改掉了他的一些不良习惯,效果良好。

于其对这些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反复“说教”,不如使用直接见效法更理想。
        对于那些担心没有奖励的孩子,在其不乖巧的时候,也用直接见效法,不妨对他/她身边的学生加强些奖励:给他们一些糖果之类的“物质”奖励或小红花、小星星等精神奖励,其见到自己没有奖励,好胜心强的他/她也自然地向表现好的同学学习了。对于大部分培智学生来说,都是喜欢表扬的。长篇大论地对理解能力差的孩子说教事倍功半,教育者吃力不讨好。在他们犯错时,与其 “伤心伤胃”,不如简单明了地引导学生朝好的方面发展,这是每个明智的特教教师所领会并能做到的。
2.抓住学生的兴趣进行教育
        兴趣是教育教学的“强心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牢牢抓住培智学生的爱好特征,也给德育工作“添砖加瓦”了。例如笔者曾教过的B生精力旺盛,调皮捣蛋,有他在的课堂,总是“热闹非凡”,但是在一次绘画课上,却发现他足足安静了一节课,原来他喜欢“画画”!笔者找到这教育的突破口后,将他列为绘画培养对象,从涂涂画画开始,到加人学校的兴趣班,到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他“脱胎换骨”般,朝更好的方面发展了!
        有的孩子喜欢劳动,就让其在班上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笔者班上有一个非常喜欢甚至是热爱劳动的C生,每天一到教室就扫/拖地、抹桌子等,俨然是班级的小管家。笔者鼓励班上学生向他学习,并给全班同学做好详细的劳动分工。慢慢地,同学们纷纷“有样学样”,懒惰的学生也渐渐被正面影响了,全班同学养成了一进教室就先将卫生搞好的好习惯。“教室就是自己的家”,笔者教育孩子们。宿舍、饭堂也一样,卫生都搞得非常干净,学生纷纷将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慢慢改掉了,其集体主义精神也自然地就有了。因此学校每次的文明班评比,都榜上有名!成功不是一时的努力,在于长期的有效努力,作为特教教师,任重而道远!坚持付出,必结硕果!
       
        四、结语:
        不管是抓住培智学生的“痛处”进行教育,还是抓住他们的兴趣进行教育,都是因材施教。培智学生大部分智力较低,行为问题比较多,具有个性鲜明的特点,对“德育”理解不了,要做好德育工作,非简单之事!可再难的问题,只要用心对待,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综上所述,虽然培智学生有特殊的学情特点,但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一根隐藏的软肋,只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善于发现,安排的德育内容具体,牢牢抓住学生的那根“痛处”或兴趣的软肋,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育。这样就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德育工作就必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邢同渊.智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143
【2】贺乐凡.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30-231
【3】芮秀军.班主任班队活动管理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