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兴起和繁荣,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壮大,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用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重视民主平等的形式,而不讲民主的本质,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关键词: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关于西主民主政治
现代民主理论很多,对民主的看法不一,有些西方学者和政客从他们的价值观出发,认为民主本身是神圣而崇高的普世价值,西方国家实行的普选制,一人一票,政党轮替掌权是真正的民主。企图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推销给第三世界国家,用这种输出的方式实现他们所希望的“民主化”。
(一)西方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有以下几种政体:
⒈ 共和制。国家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现在大部分西方国家都采用这种政体。
⒉ 君主立宪制。由世袭君主制定法律。
⒊ 联邦制。由若干成员组成的统一国家。
⒋ 联邦共和制。由多外共和制政体组成的联邦国家。
⒌ 酋长制。以部落酋长为国家元首。
⒍ 教皇制。以教皇为国家元首。
西方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但是,总体上看大同小异,其主要原则和内容如下:
⒈ 议会制:议会制也称之为“代议制”、“国会制”,是西方资产
阶级民主政治的一种典型的政体形式。西方议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制度
①议会的组成
一是议员由选举产生。西方各主要国家议会的议员均实行普选,直接选举产生。但这一制度确立后三百多年,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妇女才获得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选民年龄降至十八周岁,取消了种族歧视等(美国从建国经过144年,占美国人口半数的妇女的选举权才获得宪法的承认,美国1961年宪法修正案才允许哥伦比亚特区居民(黑人)享有选举总统权力)。使议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二是议会的结构。在西方,议会多实行两院制。在英国十四世纪中叶,国会分为贵族院(上议院)和平民院(下议院),有的国家叫“参议院”和“众议院”,少数国家(丹麦、芬兰等)设一院制。设两院是为了平衡各种政治力量,兼容各种利益集团的代表,两院彼此制约,防止议会专权,同时有利于慎审立法,使法律更完善和稳定。
三是议会人数和任期有限制。作为权利机关,为了使民主政治有活力和稳定,经过几百年的摸索,除了英国,西方主要国家议员人数、任期都有限制,终身议员极少,有的规定二年或三年要改选参议员三分之一。议员任期限制,有利于选民监督议会。
②议会的职权;
西方各国议会职权不一,其中共有三种职权。
一是立法权。立法权是议会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立法权是指议会有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
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不同,议会的立法权限也有区别。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英、法、日)等议会的立法权限比较广泛。实行联邦制的国家(美、德)等,则由宪法对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在立法程序上,各国都有严格规定。法案提出,经议会三次审议,然后表决通过。议案通过有普通程序、特别程序和公民公决等形式,前二种在议会内实行。法案表决通过后在一定期限内,由国家元首予以公布。
二是财政权。这是议会特有的传统权力。包括国家财政决定权(包括决定国家财政和预算、税收、关税、借贷等权力)和政府财政监督权(包括审查、决算和公共财政审计等权力)。由于财政问题对国家关系重大,西方国家对行使该项权力都作出特殊规定。财政权主要掌握在下院或众议院,只有它才能对政府或议会提出的预算案拥有最终决定权。
三是监督权。监督权是议会制衡行政和司法机关的一项重要权力。这项权力的行使范围,不同政体的国家也不一样。内阁制的国家(如英、日、德等国),议会监督权力很大,在议会不支持政府的施政方针或通过政府不信任案时,除非解散议会,否则政府必须总辞职。政府由君主或总统直接控制而不对议会负责的国家(如美、法等国),议会的监督权相对较小。这类国家实际是二元制。综合各国议会的监督权力,主要包括:调查权(议会对行政、司法机关的失职、违法等行为进行调查。包括对政府部门经常性的国政调查和对某些事件的临时调查)。质询权(凡是宪法规定行政机关对议会负责的国家如英、法、德、日)议会均有质询权;审批权,这是议会有效监督政府行政权和制约司法权的一种手段,议会对政府任免官员和对外缔约等拥有最后的审批权;弹劾、倒阁权,议会可以对政府通过不信任投票,令内阁(政府)辞职,对政府的高级官员违法失职行为进行检查追诉,弹劾案由众议院提起,参议院审理,一经通过,被弹劾的官员将被免职或处罚,这种监督方式源于英国,盛行于总统制国家。
⒉ 多党制。政党是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并为之奋斗的政治组织。列宁说:“政治斗争的最严整、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政党的斗争。”一般来说,许多国家都存在着若干政党。这里所说的多党制,是指西方议会制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政党竞争制。各政党可单独或联合参加竞选,由议会中占多数议席的一个政党或几个政党联合组成政府。西方有些国家实行两党制(参与议会竞争的政党主要在两个政党间进行,如英国、美国最为典型)。有的是多党制(指两个以上政党争夺议席,以法国、德国、意大利为代表)。日本也是多党制,但以第一大党(自由民主党)长期执政为特征。议会经过政党竞争,在权力分配上实行政党分赃,即分为在朝党(执政党)和在野党。议会中的主要职位(议长、委员会主席等)既体现议会中多数党的优势,也照顾少数党的利益。一般来说,议长由多数党决定。多党竞争制对议会政治力量的构成,议会职能作用的发挥,都能产生一种强大的制约力和推动力,特别是在野党能起到某种牵制和监督政府的作用。
⒊ 三权分立。在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激进的平等派领袖李尔本针对专制主义的暴虐统治,主张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并反对行政干预司法。后来英国哲学家洛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权说。认为君主立宪是最好的国家形式。十八世纪法国的孟德斯鸠(启蒙思想家、法学家)根据洛克的分权说,进一步提出把国家权力分成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由不同的机关掌握,这就是著名的“三权分立”说。他认为如果同一个人或一个机关行使三种权力,那就一切都完了。主张实行开明的君主立宪制,议会行使立法权,君主掌握行政权、法院专管司法权,三者互相平衡,互相制约,以避免专制独裁。[1]“三权分立”后来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不仅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就是美国那样的共和制国家的政治制度也是根据这个原则建立起来的。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把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写入宪法,作为一项重要原则确定下来。一般是议会行使立法权,内阁(君主立宪制国家)或总统(共和制国家)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
二、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评价
西方国家先行一步,从经济、教育的发展、市民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最后演变成近代民主政治,可称之为自然进化的原生态的民主政治。经过几百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它体现的民主精神、法治原则和监督机制等都值得我们在完善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中加以研究和借鉴。但是,我们不能照搬西方模式,西方民主政治有许多弊端。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封建制度来讲,从一开始对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个性解放和社会进步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新生的民主制度的产生、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
1. 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特别是美国)都是以孟德斯鸠的权力分治学说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孟德斯鸠认为最理想的政治制度是开明的君主立宪制,议会行使立法权,君主掌握行政权,法院专管司法权,三者互相平衡、互相制约、以避免专制独裁。这种制度设计,一开始就侧重制约性而忽视统一性。所以“三权分立”实际是三足鼎立,各自为政。虽然从本质上说,议会、行政、司法都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只强调互相制约,不注重统一协调,结果只能是互相牵制和掣肘,不可能有一盘棋思想,影响行政效率。西方国家的司法监管机构有的设在司法行政部门,有的设在法院下,没有独立的宪法地位,很难发挥其职能作用。在西方民主政治这个平台上,尽管许多“演员”(主要是政府和公职人员)也很努力,但是很难演出“好戏”。我国某位领导访问美国时曾对美国官员说:“你们的技术比我们先进得很多,但制度没有我们有效率,就象2012年福建遭遇台风时,我们能做到在48小时转移300万人,你们做不到,还有1998年抗洪、2003年抗“非典”我们的领导干部都是在抗击第一线。而你们的国家,当飓风来到时,连警察都跑了。当时美国官员无话可说。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暴露得更加明显,当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连金融大鳄巴菲特都看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他曾说:“该死的资本主义。”
2. 在选举问题上,形式上的平等,掩盖着实际上的不平等,因此具有虚伪性。西方民主政治比较重视民主形式和游戏规则,西方国家的某些人从他们的价值观出发,混淆了民主和选举的概念,认为普选制,一人一票就是民主。其实这只是民主的一种形式而不是民主的本质。早在25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批评过把选举等同于民主、平等的思想。认为有特权的自由民(指奴隶主)利用公民表决权追随政客们争权夺利,破坏了希腊城帮的民主制度。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说过,如果人民仅仅只是选举代表,那很可能就是选的时候履行一下仪式,选完之后各自回家,谁也不管,这样的国家实际上是被几个寡头管理,这就是在很多国家依然流行的民主方式。其实,西方早期的民主理论大师,从孟德斯鸠到熊被特,都认为民主是一种程序,一种制度安排,一种游戏规划。熊彼特批判“古典民主观”时给民主下了一个定义,即只要一个政治制度允许定期的竞争性选举,它就是民主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重视民主平等的形式,而不讲民主的本质,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试想,在一个几千万甚至几亿人口的国家,每个公民所能熟悉的人是很有限的,搞直接选举、全民公决只能有利于那些参加竞选的人,而竞争的成本很高,只有富人有权势的人才能参加竞选。这种民主表面上是平等的,实际是有钱人的民主,普通百姓只有选举权而不可能有被选举权,是一种以表面的民主形式掩盖着实际不平等的虚伪民主。真正的民主应当回归民主的本意,即人民当家作主。一位多年研究民主政治的教授对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研究得很透彻,他不仅熟悉有关民主的理论,而且在国外多年,很了解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他2007年在清华大学讲演时说:“民主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的转换,最重要的转换很可能就是从直接民主到代议制民主,经过转换,民主就不是人民当家作主,而是由几个精英团体一起来竞争的政体,这就使得传统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概念被转换成通过几个精英团体互相争斗来实现民主的政权方式。由此人民的参与也就变成四年或者是几年一次的仪式,仪式完成以后老百姓就不管了。”[2]接着他深刻分析了西方代议制民主说:“在各种资源完全均匀分布的世界,代议制民主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资源是平均分布的,随机抽选和其他选举的方式应该是没有太大的差距,但是现实社会不是这样的,在各类资源分布不均的世界里,代议制民主有不少问题。比如说选举,选举的含义本身就是选出比较好的能代表民意的人。但是现在用的方法叫竞选。竞选的方法就是推销自己,推销自己现在最好的方法是抹黑对手。公民在这种体制下从公民变成了消费者,现在大量的选举靠的是钱,钱是干吗?基本上是用商业推销的方式来推销候选人,候选人变成了一个商品,一般老百姓就变成了消费者,消费这些候选人。选的结果往往不是选择最好候选人,而是选择最能推销自己的候选人,“各人所占有的资源,会不会表述自己,是不是油腔滑调,甚至长得漂亮不漂亮都可能是被选上的原因”。选举靠的是拼资源、拼形象、拼口才、拼演技,有利于占有资源的经济和知识精英分子非常容易入围,而穷人、不太聪明的人往往排除在外,金钱的作用变得非常重要。如果民主和选举有一点关系,最重要的原则是一人一票原则,一人一票意味着都平等,但现在实际上变成了一元一票,谁牟取的钱越多就越容易当选,在很多地方都变成了现实。[3]要讲到腐败,这显然是一种政治性腐败。
西方国家的人民越来越看到西方民主的虚伪性,参加投票的人
数逐年减少,投票率在整个欧美都是下降的,如美国两年一次的国会议员选举,投票率一般在30%以下,地方选举在25%左右,在总统选举时基本上就是50%参选,人民对西方民主政治、对政党的信任下降,一些有识之士正在试行一些新的制度安排,如有的地方实行抽签制。
有些人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博爱、法制等说成是“普世价值”中国也应遵行。有没有“普世价值”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普世价值应该是永恒的,对所有的人(从古至今不分国家、民族)都普遍适用的价值。上述那些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不可能是真正普世的。其实只有,科学、民主、自由、法制、人权等,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制造的文明成果,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独有的。这些成果不是抽象的,而是存在于各各历史阶段的具体成果。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打着普世价值和推进民主化的幌子,向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推销(输出)他们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达百年之久,由于国情不同,“水土不服”,给输入国人民带来混乱和灾难,在一些输入“美式民主”的国家,民主不但不能成功地解决政权与民众之间的矛盾,反而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化。瑞士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维为在报上了表一篇《反思西方民主》的文章,用摆事实的方法,极深刻的讲述了西方输出其民主模式对各国造成的危害,该作者走访了一百多个国家,没有找到一个因西方输出其民主模式而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相反,他能举出几十个西方民主化模式在发展中国家不成功的例子,驳得西方学者哑口无言,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深刻地揭示了西方民主输出失败的原因,作者指出,在民主化问题上西方还是没有摆脱“唯我正统,别人都是异类”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在历史上曾导致无数次战争,几乎毁灭了西方文明本身,西方本可以从中悟出很多道理,但是西方,特别是美国似乎还没有从中汲取足够的教训。如果西方真心想要在发展中国家推动民主,就应该认真总结自己民主发展的历史,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民主化的顺序,西方原生态的民主社会自己演变的顺序大致可以这样概括:一是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二是是市民文化和法治社会的建设,最后才是民主化。这个顺序搞错了,一个社会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现在西方要求第三世界在民主化上一步到位,把最后一步当作第一步,或者三步合为一步,不出乱子才怪呢。其实,这个问题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来解释是很容易理解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没有发展到与现代民主制度相适应的程度,就强行改变上层建筑,那肯定是要失败的。西方有些学者已经悟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把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充满活力的国民社会以及强烈雄厚的国民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成功迈向稳定的民主道路的三个关键参数。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并不赞成西方推行“普世价值”。有资料介绍法国前外长韦德里纳在回答有人质疑他放弃了人权、自由、民主等“普世价值”时说:“我一直坚信和捍卫这些价值,但我不无伤感地告诉您,西方世界10亿人口在世界60亿人口中占少数,我们认定的普世价值未必真的就是‘普世’的,现在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能力强迫别人接受我们的价值观”。还有的西方学者指出,走向西方民主模式的过程中最容易引起内部冲突或外部战争,因为政客们只要打“民粹”牌就容易得到选票。整个20世纪90年代,许多国家举行自由选举后,便立即进入战争状态,并举出许多实例: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开打,厄瓜多尔和秘鲁开打,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开打,还有布隆迪--卢旺达的大屠杀,导致一百多万人丧生,还有南斯拉夫的分裂和战争,光是波斯尼亚战争中死亡人数最保守的估计都超过10万人,成为欧洲二战后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多少罪恶都是以推动普世价值的名义犯下的。还有菲律宾、利比里亚、海地、伊拉克等。既然实践的效果如此糟糕,为什么美国还要输出他们的“美式民主”呢,唯一的解释就是搞霸权主义。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民主、法治、监督等是人类政治文明共有的价值取向,西方国家先走了一步,有些经验值得借鉴,但绝不能照搬。
参考文献:
[1]张维为.反思西方民主[J].党建.2008(04):59-60.
[2]李崇福.关于“普世价值”的追问和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1-8.
[3]董志霄.议会制与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比较和分析[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03):1-3+6.
作者简介:王绍阳(1972—),女,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