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时期学生的性格不够稳重,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以及走神等状况,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高质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利用起课堂教学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和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并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可以说,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追求和目标,但受到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教师要认真做好备课工作,灵活运用数学教材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讲好一节课,首先就要熟悉掌握这节课要讲的内容、讲课方式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有时提前备完课都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如果教师不提前备课,更不可能做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了。在进行备课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阅读分析教材,掌握这节课教授内容的知识点,尤其是重难点;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自身特点,设计趣味性较高的数学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灵活运用数学教材,而且还要充分了解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小学教师只有提前做好备课工作,熟悉要讲的数学知识的内容,才能在讲课时能将知识点完美串联起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认真备课还可以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讲课经验,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的过程中改进自己的不足。
二、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存在好奇心,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学生们一种亲切感,在称呼学生时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教师给学生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前提,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时创设一种幽默、轻松的教学环境,降低学生上课的紧张感,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学习当中。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当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学生们在课堂学习时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创设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环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数学教师要给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们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激起学生们的求知欲,让学生们喜欢学习数学,不会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特别枯燥无聊的事情,这样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帮助。教师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或指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师不能够把个人情绪带到数学课堂教学环境中,这样会破坏课堂的教学氛围和学生的学习环境,降低教学质量。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保证课堂教学有效,首先就应该保证学生能够参与课堂学习,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创设教学情境,本质就在于教师需要在学生的求知心理与教学内容之间创设出一种不协调,借助这样的“不协调”感,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通过将学生的兴趣点以及求知欲激发出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进而学会主动思考。
例如,以《圆柱的体积》这个小节的内容为例。在这个小节的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出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如“同学们,老师手上所拿的这个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如果不创设这样的情境,而是以问题的形式进行直接的呈现的话,很可能会让学生在依据数据结局问题的过程中失去探究性趣。但是如果围绕着这些数据创设出像上面这样的情境的话,则可以使学生的兴趣点被激发。比如说,“同学们,我发现班上不少学生在吃早餐的时候喜欢喝这样的袋装牛奶,但是用袋子喝会很不方便,所以有的学生会将其带入一个杯子之中。那么,你们看一看我手中所拿的这个杯子,它能够装下这袋牛奶吗?”在创设出情境后,学生会将情境与数据结合起来,开始思考,而在思考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向教师询问数据,此时教师在将数据告知给学生的时候,便可以将“杯子的容量应该怎样计算”这个问题导入进来,使学生能够在计算过程中,更加自主、愉悦的去思考,从而对“圆柱的体积”以及圆柱体积的应用这个知识有更加深刻地认识。
(二)营造轻松和谐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生通常比较好动,如果没有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跟学生沟通时,我们不仅要用平等的姿态去跟学生交流,明白学生的真实想法,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准备了很多色彩鲜艳的图形卡片,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随后,教师对学生说:我们今天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看谁能找得又快又对。教师先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三角形吗?”学生说:“有三个角的图形就是三角形。”“那么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哪些物体是属于三角形的呢?”学生纷纷回答:“妈妈晾衣服的衣架。”“端午节吃的粽子。”“切开的西瓜。”……教师说:“我给你们每组分发一些图片,你们用最快的速度把其中的三角形找出来,看哪组找得又对又快。”教师通过跟学生的简单沟通,了解到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于是通过让学生找三角形的方法来加深他们对三角形的认识。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学习三角形的积极性和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保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但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执教者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和学习,从而发现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佟利.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华夏教师,2019(17):70-71.
[2]战攀.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学周刊,2019(17):40.
[3]宁九娣.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21-122.
作者简介:覃苗,女(1982.08.08),毛南族,广西河池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